高中高效學習方法

  在中學階段,只有高效率利用時間,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一

  1善用優先法

  中學的學習內容複雜,很多同學常常忙得手忙腳亂。其實,我們只需要確保自己一直都在做最重要的事情,也就能確保了自己的時間一直都在被高效的利用。比如,如果你今天計劃做五張試卷,語文、英語、數學、物理、化學各一張。那麼,請先做你覺得你最需要提高的那門科目。也就是說,每次學習首先要把對你來說最重要的內容放在優先的位置。由主及次,分清輕重緩急,這樣就能夠保證把時間用到刀刃上。

  2充分利用“限時效應”

  同樣一份作業,三心二意,心不在焉,效率當然就低;專心致志,心無雜念,效率才可能會高。這裡的祕訣就是“限時效應”。為了提高效率,在制定計劃時,要適當給自己“壓力”。每次寫作業或複習功課時要為自己規定時間,比如,規定每一科的作業完成時間不能超過半個小時,超過了就要“扣分”。有了時間限制的壓力,精神會更加集中,作業的質量會很高,記憶也會更加深刻。

  二

  ***1*** 儘快進入學習狀態

  只要上課的鈴聲一響,坐進教室,就應迅速地進入學習的積極狀態。利用從預備鈴聲到正式上課的兩分鐘時間,可以回憶與本節課銜接的老師講過的上節課內容;也可以回憶預習課文的思路和沒有解決的問題。由於一上課就回憶和思考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自然會很快進入角色。有經驗的教師為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儘快切入課題,往往上課一開始便會啟發性地提問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這是學生應順著老師的思路,迅速進入角色。許多會學習的學生很注意聽課的開頭和結尾,其中,注意開頭就是使自己儘快進入學習狀態的有效方法。

  ***2*** 全神貫注地聽課

  有的同學認為上課時只要人進了教室,並且還做了課堂筆記,那就是參與課堂學習了。這實際上只是在外表形式上參與了課堂學習。少數同學在課堂上或神情飄忽,東張西望;或人雖端坐,卻呆若木雞;或做小動作、玩東西、講話、傳紙條、和鄰座的同學擠眉弄眼、給老師或同學畫肖像等等,這些都是最為典型的人在課堂而神不在課堂的現象。試想,這樣的聽課狀態如何能實現學習的高效率?

  心理學家認為:人在注意某一事物時,大腦皮層的相應區域就會產生一個優勢興奮中心、這個優勢興奮中心是大腦皮層對刺激物進行分析和綜合的核心,因而能對注意到的事物產生清晰和完整的反映。同時由於興奮與抑制的相互作用,大腦皮層其他區域所受的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因而會忽視同時存在的其他事物。如果大腦皮層同時有幾個興奮中心,就會出現注意力分散的現象,即通常所說的分心和走神。

  據說有這樣的事:牛頓在思考問題時把手錶當雞蛋放進了鍋裡,陳景潤冥思苦想“哥德巴赫猜想”撞到樹上還連聲說對不起!這都是他們在思維活動中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緣故。專注是學習和思維活動中的一項優良品質。人只有在專注時才能進入最佳學習狀態,思維才能高度活躍、敏捷,有時甚至會產生靈感。因此,中學生在課堂上應排除一切干擾,克服一切不良習慣,全神貫注地聽好每一節課。

  ***3*** 掌握課堂注意力的調換

  人的注意力不可能長時間地保持固定的狀態,而是經常間歇地加強或減弱,這就是指注意力的穩定性。中學生的持續注意力一般在20分鐘左右,隨著年齡的增大,注意力的保持時間也逐步延長。根據注意力的這一特點,有經驗的老師常常在一堂課內以幾種不同的形式組織教學,如講授15分鐘新課後,安排一定時間的討論或進行隨堂訓練、或穿插一些演示實驗操作、或在短暫的時間內詼諧的語言調節一下課堂氣氛以避免學生出現聽課疲勞狀況,維持注意力的穩定性等。中學生也應該掌握這一規律,主動跟上教師課堂上對注意力調換的節奏。有的同學不重視注意力的調換,往往一堂課下來覺得很累。也有的同學注意力調換以後,不能隨著老師的節奏重新回到原來的學習中來。如教師已經停止實驗操作開始講授新課,而這些同學的注意力仍停留在已做完的實驗上,或是停留在教師安排的某些有趣的課堂插曲上,即不能根據新的學習要求,主動地將注意從一個物件轉移到另一個物件上。同注意力的穩定性一樣,注意力的轉移也是注意力的一項重要品質。因此,中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實踐中應有意訓練自己的注意力,以培養良好的注意品質。

  ***4*** 做到聽和講的同步

  每堂課的教學內容、進度,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課前就已經擬定的。學生聽課的過程中出現問題,若不能當即提問解答,可以先放下,繼續聽講後面的問題。切忌死死糾纏著某一個問題一個勁地往下想,結果中斷了聽課的連續性,造成一步掉隊步步跟不上的情況,應使自己的聽與教師的講課同步。

  三

  一、記提綱 一目瞭然

  有的同學反映,課堂上記數學筆記,常感到聽了來不及記,記了來不及聽的現象。其實,沒必要記下所有的東西,應詳略得當,提綱挈領。記好提綱,使得一部分內容學下來後,覺得脈絡清楚,然後可根據提綱進行回憶,補充。

  記提綱也有個度的問題,如果一部內容先前進行了預習或在適當場合下接觸過,在記錄時可以言簡意賅,點到為止。如果是新學內容或較難理解的內容就應適當詳細些,特別是一些經典的解釋,更應不失時機在提綱下註解。有了恰當的提綱,我們在整理筆記時,就可以進行補充和完善,加深對相關內容的理解和把握。

  二、記思維 按圖索驥

  曾經有人說,數學教學實質上就是解題的教學。雖然有些偏頗,但也能從某個側面反映數學學習的內在規律。數學學習中,一些思維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解題的訓練。一般來說,解一道題,從題意分析,方法探討,策略構建,過程表達,數學檢驗等,是個複雜的過程,滴水不漏地作好記錄,時間上不允許,也容易造成記了來不及思考的顧此失彼的局面。所以,記思路是切實有效的,有了思路,就像航海時有了航標燈,自然就有了前進的路線和方向。

  記思路也要因地制宜,如果對於一個困難題,聽了或仍頭緒不清,難以理解,比較茫然,這時,記思路就應該詳細些,並記好結論,方便複習和思考。

  三、記重點 有的放矢

  對一個學生來說,怎樣把握學習中的重點。的確是個比較困難的問題,要想記筆記時突出重點,需要有個積累經驗和體驗方法的過程。

  首先要關注開頭和結尾。有的同學誤認為,開頭不是正文,結尾則是正文的重複,聽不聽無關緊要。其實,老師講課的開頭,有的雖寥寥數語,卻是言簡意賅,全盤托出重點,有的循循善誘,引經據典,潤物無聲的引出重點。所以在開頭時就能明確提綱、把握重點,記錄時就有的放矢。結尾雖話語不多,卻是這節內容的精彩提煉和複習鞏固的提示。總之開頭與結尾有前呼後應、互相啟迪的作用,密切關注,必有收益。

  還要高度關注老師反覆強調的內容。重點內容在課堂必會得到反覆的強調,有時老師會把有關內容框出、劃出,或者用彩色筆寫出以求引人注目,突出重點。明確了重點,我們的記錄就能詳略得當,經緯分明。在記錄重點時,也要不失時機記下有關解析內容的經典範例和突破重點的巧思妙解。

  四、記疑難 追根求源

  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疑難是很正常的。遇到疑難表明新學的知識或方法有所超越,如果我們發現困難,並克服了困難,無疑是一次進步。否則表明我們的學習沒有超越,只是在鞏固,增加熟練程度而已。

  記疑難是我們做筆記的一個重要內容,無論在自學或上課的過程中,發現疑難要不失時機的記錄,因為疑難一般是在我們學習新知識或進行問題探究過程中產生的,是我們前進中的困惑,它會一閃而過,如果不及時記錄,也會莫名其妙地遺忘,導致無形的損失。

  記錄了疑難,就明確了困難的方向。我們應知難而上,及時各個擊破解決困難,獲得進步。千萬不能把問題積累,因為困難積累得太多,會讓人喪失克服困難的信心,失去學習的激情

  五、記補充 信手拈來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經常會妙例譬喻,即補充一個經典的例題或恰當的比喻來引入概念、突破難點、強化重點、說明方法或優化思維。有的會讓我們恍然大悟,有的會讓我們回味無窮。記下補充的內容,用到的時候可以信手拈來,使得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發揮這些補充內容的功能,把知識理解深刻,把方法掌握牢固。

  教材是綱,教材是本,教材內容高度濃縮,簡明扼要,點到為止。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在所難免,恰當補充些內容是必要的。我們一方面記下課堂上老師補充的內容,另一方面,在自學其它的參考書時,也應收集並記錄好的案例,多管齊下,使學習的內容豐滿而精彩。

  六、記總結 高屋建瓴

  會學習的人總是可以把學習內容先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由薄到厚,是學習者不斷思考補充、發問的過程。而由厚到薄,就是學習者善於歸納和總結,明確重點、難點和關鍵,形成知識網路。

  每節課聽下來,老師都會歸納或引導同學歸納所學知識的精髓,達到高度概括,簡明扼要。記錄好總結的內容,使得所學的相關內容變得一目瞭然。如果自己能給出言簡意賅的總結,說明這部分知識得到深刻理解,方法也掌握得遊刃有餘了。

  總結已有系列。每節課有歸納,每章節內容要通過複習給出總結,每學期的期中和期末也應給出階段性知識和方法的梳理。在總結時,不僅能給出各個單元的總結,還應梳理出有關單元的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絡,形成知識體系,觸類旁通,顧此失彼。

  七、記感悟 標新立異

  學習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懂”,就是聽懂老師講解的內容或看懂書上的有關內容,這是學習要達到的初級層次。其次是“會”,需自己動手,動腦進行模仿練習和實踐。第三是“悟”,就是對所學知識悟出道理來,對所訓練的方法悟出規律來,從本質上進行把握,這是學習的高層次,也是我們追求的效果。

  感悟也分多層次的。我們可以從學習每段內容的體會開始,有則多寫,無則少寫,然後對有關方法進行歸納總結,並進行點評,還要對重點突破和難點詮釋的方法途徑進行回顧。長期堅持,就能形成習慣,提升感悟的層次,把握要點,掌握精神實質,促進方法的形成,提高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