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會議效率的方法

  有很多的會議是因為組織不善而讓與會者感到討厭的。在當今社會,時間就是金錢。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

  是什麼

  1、會議成果。

  一定要在會議開始之初就讓與會者明白這次會議想要得出什麼樣的結果。在常規會議上,組織者一定要開門見山地將自己對會議的期望表達出來。在特殊會議上,如果實在不方便直接講出來就給出相應的暗示。同時,會議的組織者也要表達出自己期望在會議結束時會有什麼樣的效果。所以,在會議開始的時候就闡明會議的結果是提高會議效率最有效的措施。將會議目標寫在顯眼的地方也會非常有用。

  2、會議日程安排。

  根據會議議題重要性的不同安排出相應的時間,並列出一張簡單的會議程序表格。這樣就可以對會議的程序瞭如指掌,在時間安排上也會更加科學。

  3、會議角色。

  會議當中有很多的角色,只要將各種角色弄清楚並各司其職才能提高會議的效率。不管你是會議的設計者、組織者還是指導者,這些角色的任務是各不相同的,只有保證各種角色的人員認真完成自己的工作才能保障會議的順利進行。

  4、會議規則。

  在召開會議之前,一定要制定好各種預案,尤其是那種比較常見的問題。如果會議之前各種預案都比較完善的話,就可以將各種問題防患於未然。比如,會議過程中是否允許用電腦,會議內容是否允許記錄等等,這都需要提前想到的。

  提高會議效率十大要領

  會議目的要明確。

  一個單位或者部門召開會議,無論其規模大小、型別如何,第一步就是設定會議目的,明確會議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而且表述要儘可能具體,讓每一位與會人員清楚明白,以便提前做好相關準備。

  參會人數要適當。

  參加會議的人員一般包括會議的組織者、參與者和記錄人員等。參會人數的數量要適當,人員太多易七嘴八舌、偏離主題,導致會期延長,最後草草收場;人員太少則不能有效徵集意見和建議,不利於民主決策、科學決策。同時,參會人員的層級不能相差太遠。

  會前準備要充分。

  會前準備工作包括髮出會議通知,告知會期、時間、地點等;印製會議日程,編排會議議程;做好會場佈置,如懸掛會標、徽記、旗幟等,安排座次,擺放席籤、話筒、資料、茶杯等,保證照明、通風、空調裝置齊全有效;做好會議食宿、集體照相等方面的準備。

  會議規則要清晰。

  堅持“四不”原則;不跑題,緊緊圍繞會議主題發言;不打斷,尊重發言人;不超時,無論誰發言都有時間限制;不攻擊,不指責、批判他人,更不能進行人身攻擊。

  主持協調要到位。

  會議主持人要加強協調,保證會議按照預定議程進行。要不斷向與會人員明示或暗示會議的目標和主題,有人偏離主題時應及時制止。保證與會人員在發言時不受他人攻擊,在會議過程中始終保持中立,以取得與會者的信任。

  會議氣氛要和諧。

  氛圍良好,與會人員才會暢所欲言,會議才能取得預期效果。會議前,環境佈置有講究,不能太壓抑,要讓與會人員有一種輕鬆舒適的感覺;會議中,要發揚民主精神,鼓勵與會人員積極發言,允許有不同聲音和不同意見,注意集思廣益。

  會議服務要周到。

  會場上提供話筒、茶水、應急處理等服務看似小事,但對會議效率的影響也很明顯。有的會議發言的人較多,話筒數量不夠,就要做好話筒傳遞服務,確保有序銜接;有的會議需要使用展板、投影等設施,要提前主備好;會議需要臨時增加與會人員,應及時通知到位。

  形成紀要要儘快。

  會後,要根據會議主持人的要求,遵照會議精神,迅速撰寫會議紀要,呈送主持人批閱,儘快形成準確完整的會議紀要,儘快分發至相關單位和部門,以免影響決議的落實。

  傳達精神要及時。

  會議結束後,應通過專題會、新聞報道、內部簡報等形式,儘快將會議精神傳達給相關人員。傳達時要終於會議,科學嚴謹,準確無誤,防止片面性;同時要注意保密,不向無關人員透露會議內容。

  決議跟蹤要閉環。

  開會是為了統一思想,研究措施,解決問題。對會議形成的決議,要堅持一抓到底,建立追蹤制度,按照PDCA閉環管理要求,對議定事項進行跟蹤,重點對會議安排的工作是否落實、會議提出的問題是否解決等進行檢查、考核,確保各項決議能夠按時按要求完成。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