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的月經很少

  月經量少***月經過少***月經週期基本正常,經量明顯減少,甚至點滴即淨;或經期縮短不足兩天,經量亦少者,均稱為“月經過少”。為什麼會月經少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女人月經量少的四大原因:

  1、卵巢功能衰退

  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卵巢功能衰退,直接導致月經量減少,這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2、子宮發育不良

  月經實質上是子宮內膜剝落進而導致的出血現象,它隨卵巢週期變化而變化。如果子宮發育不全,即青春期過後子宮仍然小於正常,那麼小子宮必然導致子宮內膜剝落量少,直接表現即月經量少。其次,子宮內膜病變、人工流產、刮宮等導致的子宮內膜受損也會導致經量減少。

  3、內分泌紊亂

  內分泌失調,即體內雌激素分泌水平低而造成的。雌激素水平低導致女性子宮內膜難以增生,薄弱的子宮內膜必然達不到正常月經所需的量,表現為月經量少。導致激素分泌原因有很多,比如肥胖者過度節食、工作生活無規律以及相關生殖系統疾病等。這種情況可以去醫院進行內分泌激素檢查,排除其他病變可能。

  4、精神環境的改變

  精神高度緊張、壓力加大等突發性或長久性精神疲勞狀態,也有可能導致女性雌激素分泌失調,表現為月經量少。女性平時應該勞逸結合、放鬆心情,保持健康的心態。

  月經量少怎麼辦:

  1.血虛治法:養血和營調經。

  方藥:

  黨蔘12克 黃芪12克 茯苓12克 炒白朮10克 大白芍12克 當歸9克 川芎6克 熟地12克 仙靈脾9克 山茱萸9克 雞血藤12克加減:脾虛食少者,加砂仁3克***後下***、陳皮6克;經期者,宜加紅花6克、川牛膝9克、路路通10克;四肢不暖者,加桂枝6克;下腹隱冷者, 加文葉9克、烏藥9克。

  2.腎虛治法:補腎 養血調經。

  方藥:

  菟絲子12克 杜仲10克 枸杞子12克 山茱萸9克 當歸9克 熟地10克 淮山藥12克白茯苓10克 巴戟天10克 仙靈脾10克 補骨脂9克加減:經期加莪術12克、香附9克;畏寒肢冷者加桂枝6克、熟附片9克、烏藥9克。

  3.血瘀治法:活血化瘀調經。

  方藥:

  桃仁9克 紅花6克 當歸10克 川芎6克赤芍9克 生地9克 香附9克 失笑散9克*** 包煎***烏藥9克 澤蘭葉12克 京 三稜9克加減:瘀久化熱者加丹皮9克、炒山桅10克;腹脹者加枳殼9克、木香9克;經少不暢腹痛者加桂枝6克、莪術12克、王不留行籽9克;氣滯血瘀者加木香9克、小茴香6克。

  4.痰溼治法臊溼豁痰通絡。

  方藥;

  白茯苓12克 法半夏10克 陳皮6克 炙甘草3克 蒼朮9克 香附9克 膽南星10克 枳殼9克 六神曲9克 丹蔘12克加減:經期者,加沒藥9克、路路通10克、益母草15克,去甘草;苔白膩,院問者,去甘草,加木香9克、砂仁3克***後下***;腎虛者,加鎖陽10克、熟附片9克,或紫石英15克。

  5. 宮寒型

  這種 體質常發生於愛吃冰冷食物的女性。月經較易延後,經量較少或顏色較暗,有些在月經來前或來潮時小腹冷痛,劇烈時甚至臉色發青,四肢冰冷,熱敷則疼痛可稍微減輕。診察時,常可發現舌質顏色較淡,舌苔白,脈沈緊。治宜溫經散寒,並應忌吃生冷的食品。

  用生薑15克, 艾葉10克。水1碗煎至半碗去渣,雞蛋1個去殼攪拌,放入湯內煮熟服食,每日1--2次***艾葉用量不宜太多,每次60克即可,若食用太多會有噁心,嘔吐的副作用***。

  6.肝鬱型

  月經週期較不規則,月經來潮前易多愁善感,煩躁易怒或情緒不穩定,乳房易脹痛。舌邊暗,苔薄白或薄黃,脈弦。常見於經前緊張症候群。治療宜 疏肝解鬱。

  取鯊魚1片洗淨。香附拍破,與薑絲鋪在魚肉上,抹鹽,入蒸鍋隔水蒸約40分鐘***體內燥熱者不宜食用***。

  月經量少的危害:

  1、可引起色斑、暗瘡,影響美容:這些色斑、暗瘡,不是化妝品能解決的,因其是機體病變的反映,尤其是月經量少顏色黑及一些癌症、肝硬化等病症的外在表現。如果不及早診治,不但影響美容,而且還會影響身體健康。

  2、月經量少有可能會導致不孕不育:月經量少的人體質一般都不太好,有可能會導致懷不了孩子。

  3、月經量少是婦科炎症的危機:月經量少顏色黑給女性的身體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如月經性關節炎,朧性皮疹,月經性牙痛,月經性哮喘,子宮內膜移位,宮頸炎等。

  4、月經量少可引發頭疼:頭痛是一種較常見的疾病,就其發病的機率來說,女性要大於男性,這與女性獨有的生理特點有關,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與月經有關的頭痛,約佔女性頭痛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