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習俗過年為什麼要吃湯圓
湯圓又稱元宵或者湯糰,是中國最傳統的食品之一。每年正月初一、正月十五都有吃湯圓的習俗,象徵著閤家團圓幸福,萬事如意。這是為什麼呢?
春節的習俗:過年為什麼要吃湯圓?
元宵又叫湯圓,歷史上還有許多別稱 “面繭、粉果、元寶、湯餅、圓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樂年間才被正式定名為“元宵”.元宵分有餡,無餡兩種。無餡的個小,味甜,以白糖、桂圓、桂花、藕丁、蜜餞為佐料,又稱“珍珠湯圓”,有餡的個大,狀如核桃。
北方元宵多為甜餡,有白糖、豆 沙、芝 麻、山楂等類,南方的則甜、鹹、葷、素皆有,尤以寧波湯圓,貴陽吳家湯圓著稱。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這首清朝的《上元竹枝詞》就反映了北京老早以前就有元宵節吃湯圓的習慣,並且當時已有以出售湯圓著稱的字號。
正月十五元宵節將至。元宵是燈節。在中國,唐朝遺留下來燈節觀燈的習慣一直在民間流傳著。另外,元宵節吃湯圓的風俗也一直保留到現在,因為在上元節的晚上——元宵吃湯圓,人們也就習慣地把湯圓叫做“元宵”。
元宵佳節,飲食、糕點鋪,甚至連馬路兩邊都設攤兜售湯圓,家家戶戶在正月十五這天都吃碗熱氣騰騰的湯圓,象徵團團圓圓。
元宵節的故事:
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於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大臣東方朔決心幫助她,於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於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動難,唯一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作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並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武帝準湊,“元宵姑娘”終於見到家人。此後,便形成了元宵節。
關於元宵節習俗的形成,說法頗多,但一般變為在漢代就初具雛形。史載漢武帝的時候,漢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據稱泰一是當時相當顯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並有恩於漢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較隆盛。相傳另一位漢室皇帝漢文帝也和元宵節有關。
- 春節的習俗過年為什麼要吃湯圓
- 餐廳光棍節活動策劃方案
- 求職司機的英語簡歷範文模板
- 父母教育孩子過程中的這五件事誰也代替不了
- 七日的王妃資源_韓劇七日的王妃
- 香菇燜雞翅怎麼做好吃的做法介紹
- 向景海鵬學習作文精選
- 關於超傷感長一點的說說
- 適合一年級的英語故事閱讀
-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綜合測試題
- 巨蟹座和雙魚座哪個好
- 夢見老公得癌症是怎麼一回事
- 吊車買賣合同範本
- 軍訓結業典禮演講稿
- 防颱風通告模板
- 關於孫悟空的英語故事
- 男人經常失眠吃什麼有好處
- 夏天女人容易感染哪些婦科病
- 生蠔煎的不同做法
- 廉政勵志格言名言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