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許多人家利用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圓",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那麼為什麼這一天要吃湯圓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吧。

  

  為了區別於後來的春節前夕的"辭歲",冬節的前一日叫做"添歲"或"亞歲",表示"年"還沒過完,但大家都已經長了一歲。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

  煮湯圓小技巧

  現在的許多家庭,為了方便都是在超市買的速凍湯圓。拿回家硬邦邦的,不知道如何下手,很多人直接放在鍋裡煮,這是錯誤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為湯圓解凍。

  解完凍湯圓後,就開始煮湯圓了,那是用熱水煮呢,還是用冷水煮呢?大家還不知道吧,正確做法是將湯圓放入冷水中,慢慢煮。

  那麼就這樣一直煮嗎,當然不是,如果你不想你的湯圓粘鍋,你就需要不斷的攪動湯圓,不讓他們在一起。

  那開了之後怎麼辦呢,是否立即吃?當然不是,因為此時水開了,只是代表湯圓外部已經熟了,而裡面還沒有熟,這是我們就要加入冷水,在用文火慢煮直到水開,再加冷水,重複2-3次即可。

  也行有人會問,那怎麼說明湯圓已經熟了呢,一個很好的辦法,你看湯圓有沒有浮上來,如果浮上來了說明裡面和外面都已經熟了。

  加入糖,放多少可以根據你自己的口味而定。

  為什麼北方人冬至吃餃子

  在北方,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食物。諺語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的故事而留下的。

  張仲景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就搭起醫棚施醫施藥,並給大家吃一種叫“祛寒嬌耳湯”的食物,人們吃下之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一段時間之後,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

  這種麵皮包羊肉做成的的“嬌耳”,就是後世餃子的雛形,漸漸地“嬌耳”也演變成“餃子”,在民間世代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