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魅力作文有獎徵文範文

  紅色魅力是中華文化光輝燦爛的歷史,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紅色魅力的有獎徵文作文,歡迎閱讀參考!

  紅色魅力作文篇1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書——《讓孩子最感動的100個紅色經典故事》。裡面有兩把菜刀鬧革命的賀龍將軍,有倔強的小紅軍,有抗日女英雄趙一曼……他們的故事就像一場場電影浮現在我的腦海裡。可最讓我感動的,也最能表達每個愛國中華兒女那種綠葉對根的守望的真摯情感的,應是吉鴻昌的“我是中國人!”

  吉鴻昌,河南省扶溝縣人。1980年任22路軍總指揮兼第30師師長。內戰爆發後,因為他不願意打內戰,所以積極與紅軍聯絡,準備起義。被蔣介石知道後,吉鴻昌被解除兵權,逼到外國“考察”。但是吉鴻昌遭到了意想不到的刺激:有一次,他想往國內寄衣服,職員竟說不知道中國。同行的人說:“你快說自己是日本人。”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而我覺得光榮。”後來他找了塊木牌,在上面寫了“我是中國人!”這5個大字震驚了許多人。

  “我是中國人!”一聲驚天霹靂,驚醒了多少人。不以國弱而恥辱,不因國破而逃亡。吉鴻昌的愛國故事流芳百世。反駁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歧視,證明了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不是支那人!從新中國成立那一刻起,就是在向世界宣告:“中國站起來了!”從港澳迴歸到申奧成功,從申奧到修建青藏鐵路,從修建青藏鐵路到北京奧運會的圓滿結束,到世博會的成功舉辦……向世界證明了中國是了不起的。

  現在再走出國門,你說:“我是中國人。”大家都會向你投來敬佩的眼光,翹起大拇指,說:“Good!”是啊,祖國的昌盛需要我們每一箇中華兒女來努力。作為21世紀的接班人,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祖國的明天需要我們來努力,讓我們goodgoodstudy,daydayup!將來報效祖國。巨龍騰飛,我為我是中國人而自豪而驕傲,我永遠為中國驕傲。

  紅色魅力作文篇2

  現在,我們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過,現在的幸福生活來的?這可是戰士用自己滾燙滾燙的鮮血換來的。這個代價太大了!今天,讓我們來顧過去的點點滴滴吧!

  在抗日戰爭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連天、濃煙滾滾的戰場。一個個滿身鮮血、汗流浹背、奮力拼搏的八路軍戰士們。萬山叢中,青紗帳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遊擊健兒到處逞英豪;雁翎隊、敵後武工隊、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使驕狂一時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敵後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我還看到了19路軍組織的“敢死隊”出發前接受長官的指示。接著,“一、二八”的戰火首先在閘北燃燒。一個個19路軍沉著應戰。我還看到抗戰1月27日午後,日軍準備開火的訊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帶的上海居民紛紛湧向租界避難。最後,蔡延鍇軍長臨前線指揮……

  “淞滬會戰”中“八百壯士”的忠貞獎章,“血戰臺兒莊”的殺敵大刀,“武漢會戰”中斃敵3000餘人的萬家嶺大捷中繳獲的戰利品……抗戰初期,國民黨數百萬軍隊對日軍進攻進行了正面作戰,給日軍以沉重打擊,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者“速戰速決”的美夢。

  “抗日則生,不抗日則死,抗日救國,已成為每個同胞的神聖天職!”“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堅持抗戰,堅持持久戰,堅持統一戰線,最後勝利必然是中國的。”

  中國共產黨,率先吹響抗戰的號角。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努力和推動下,國共兩黨拋棄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華民族全面神聖抗戰從此以燎原之勢燃燒起來。

  這場在1945年9月3日贏得的戰爭勝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戰爭。從1840年開始到抗日戰爭勝利的105年間,幾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中國,而我們惟一贏得的,就是70年前的那場勝利。那是近100年來積貧積弱的中國第一次在一場生死存亡的民族戰爭中取得勝利,這場勝利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喚醒了沉睡了幾個世紀的中國。

  歷史學家陳寅恪曾說:“國可亡,史不可滅”,因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在2005年

  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之際,我瞭解這段悲壯而可歌可泣的歷史,作為一名中國學生,無疑是責無旁貸,卻又是一件難以承載的任務。

  同學們,戰士們就是這樣拋頭顱,灑熱血,用汗水和鮮血換來的新中國。讓我們勿忘國恥,好好學習,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將來振興中華!

  紅色魅力作文篇3

  在冀南一望無際的平原上,有一個叫鐵頭的男孩。他有個雙眼皮、大眼睛、圓臉盤,薄嘴脣,年紀才十四五歲。他天天盼望著加入八路軍當騎兵,拿著馬刀,騎著大馬,在戰場上與騎兵一起拼殺日本鬼子。在一次送情報的過程中,憑自己的智慧與勇敢,小鐵頭赤手空拳奪過了日軍中隊長的大洋馬,參加了八路軍,加入騎兵;在李指導員的精心培育下,很快成為一名英勇的八路軍騎兵戰士。

  鐵頭和其他戰士一起抓漢奸、殺鬼子、攻城池,屢立戰功,使他在戰火中、馬背上迅速成長。趕走日本鬼子以後,他又騎著大洋馬隨著浩浩蕩蕩的解放大軍一起夜渡黃河,向南挺進,繼續為解放事業做貢獻。

  這是紅色經典《小鐵頭奪馬南征記》描述的精彩故事。看完這本書,我被小鐵頭大智大勇徹底征服了,彷彿回到了那硝煙瀰漫的戰爭年代,看見許許多多像鐵頭的一樣擁有強烈愛國之心的革命先輩;為了趕走侵略者,建立新中國,無論多少困難擺在眼前,他們都毫無畏懼勇往直前,用自己的青春與熱血譜寫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他們對敵人充滿著仇恨,但對自己的親人同胞都充滿熱愛。如機智勇敢的小嘎子,臨危不懼的王二小,英勇善戰的小飛虎隊……他們都跟鐵頭一樣小小年紀,在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戰爭年代勇敢地打擊敵人,保衛國家。正是他們的奮鬥和犧牲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們這一代的孩子,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在幸福的陽光下成長;雖然不能體驗當時的情境,但應該多閱讀一些像《小鐵頭奪馬南征記》的“紅色經典”瞭解歷史,親近英雄,思考責任,真正瞭解胸前的紅領巾是紅旗一角的含義,把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代代相傳;更應該珍惜現在的大好時光,排除萬難努力學習,長大了為國家多做貢獻。“咱鐵頭能行!”我堅信新時代的中國少年都能行!

  紅色魅力作文篇4

  一個民族的繁衍承載了一個的厚重的歷史,沿著文明 的發源地,一路走來,領土在擴張。子孫在膨脹人類。從蠻夷步入文明,再走向更大的文明,更全盛的時代。在一遭遭的輪迴變化裡,得失交替,唯獨不斷累積滋長的是一種精魂,氣韻。一代代的布衣貴族、婦孺男人都生就著一種或者自己無從覺察的氣質,然後用自己的行動賦予他更大、更多的內涵。

  朋友,當你操著滿口的洋話慶祝“洋節”的時候,你可想到。其實你更應該陪伴自己的長輩傾聽民族古樂的動人之音?朋友,在西方洋節的衝擊下,你是否還記得自己的膚色就是大地的顏色,是否還記得自己的血液裡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讓我們放下手中的杯盞,關掉轟鳴的音響,坐在陽臺前的月光下靜靜地思考吧!

  當今社會是多元化的社會,是各種文化相互碰撞彼此滲透的社會。閉關自守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只有瞭解世界,認識世界,才能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但是,傳統的文化為何要丟棄?在我國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長廊中。已沉澱了為世人所驚歎的無數瑰寶 ――文字、禮儀、節日等,它們如同天山上奔騰的清流,如同森林間孕育的珍寶,燦爛奪目,博大精深。

  中國的節日文化就是一曲唱不盡的民曲,品不夠的香茗。新春佳節,寄意於閤家團圓;清明節,著意緬懷故者,撫慰亡靈;中秋之夜,明月高懸,清輝灑遍人間,親人故友共嬋娟;端午之晨,龍舟競發,唱盡胸中豪情,祭奠古人之忠烈,繼往開來。可以說,每一個佳節都承載著動人的歷史故事,寄託著華夏兒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願。歡度傳統佳節,即是浸足於清泉,沐臂於月光。只覺古代賢德佳人在耳邊吟唱;享受民族風俗,即是置身於大海,浴心於波濤。頓感今朝人生美滿幸福無比。簡言之,佳節既是感受瑰麗多彩的文化魅力的途徑,又是聯絡血脈骨肉之情的紐帶。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節日,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情懷。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必是民族的自豪和民族的心結。兩河流域滋養了猶太人的虔誠,賦予他們聖誕之慶:長江黃河孕育了華夏兒女的勤勞善良以及對故鄉的眷戀。共度傳統節日,就是把心結緊緊繫牢,讓精神久久傳承。即使漂泊異鄉,身處險境,也能勇於奮起,重返故里。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古曲聲聲,曾讓西方震動;中秋賞月,七夕廟會,曾讓世人感懷。所以,我們要堅守共同的財富,擔起肩上的責任:將中國節日的神韻代代相傳!親愛的朋友,當你流連於洋節的霓虹燈裡時。可別忘了,你更應該重返故里,堅守故里,因為那裡有你自己的一縷節日的陽光……

  呵,中華文化光輝燦爛的歷史,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祝您快樂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