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發作的特點與應對方法

  貧血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因為我們生活中經常會出現貧血的情況,如果是輕微的情況下,只要稍作調理,就可以慢慢恢復,但如果出現了嚴重的貧血,則會影響人的健康情況了,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貧血發作的特點是什麼,希望能幫到你。

  發作的特點

  1.神經系統

  頭昏、耳鳴、頭痛、失眠、多夢、記憶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乃是貧血缺氧導致神經組織損害所致常見的症狀。小兒貧血時可哭鬧不安、躁動甚至影響智力發育。

  2.面板黏膜

  蒼白是貧血時面板、黏膜的主要表現。貧血時機體通過神經體液調節進行有效血容量重新分配,相對次要臟器如面板、黏膜則供血減少;另外,由於單位容積血液內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含量減少,也會引起面板、黏膜顏色變淡。粗糙、缺少光澤甚至形成潰瘍是貧血時面板、黏膜的另一類表現,可能還與貧血的原發病有關。溶血性貧血,特別是血管外溶血性貧血,可引起面板、黏膜黃染。

  3.呼吸迴圈系統

  貧血時紅細胞內合成較多的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以降低血紅蛋白對氧的親和力,使氧解離曲線右移,組織獲得更多的氧。氣急或呼吸困難,大都是由於呼吸中樞低氧或高碳酸血癥所致。故輕度貧血無明顯表現,僅活動後引起呼吸加快加深並有心悸、心率加快。貧血愈重,活動量愈大,症狀愈明顯。重度貧血時,即使平靜狀態也可能有氣短甚至端坐呼吸。長期貧血,心臟超負荷工作且供氧不足,會導致貧血性心臟病,此時不僅有心率變化,還可有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

  4.消化系統

  貧血時消化腺分泌減少甚至腺體萎縮,進而導致消化功能減低、消化不良,出現腹部脹滿、食慾減低、大便規律和性狀的改變等。長期慢性溶血可合併膽道結石和脾大。缺鐵性貧血可有吞嚥異物感或異嗜症。巨幼細胞貧血或惡性貧血可引起舌炎、舌萎縮、牛肉舌、鏡面舌等。

  應對方法

  貧血的預防主要是加強科普宣傳,提高認識。對高危人群,如婦女和兒童,應注重改善其膳食結構,改變其生活習慣。對易發病個體,應提高預防意識。對蔬菜攝入、加工方法應進行宣傳指導,對素食者的膳食應有微量元素及維生素含量的規定,對發病率高的地區應進行改變生活習慣的宣傳教育。

  飲食營養要合理,食物必須多樣化,食譜要廣,不應偏食,否則會因某種營養素的缺乏而引起貧血。要富有營養及易於消化,飲食應有規律、有節制,嚴禁暴飲暴食。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豬肝、豬血、瘦肉、奶製品、豆類、大米、蘋果、綠葉蔬菜等。

  多飲茶能補充葉酸,維生素B12,有利於鉅細胞性貧血的治療。但缺鐵性貧血則不宜飲茶,因為飲茶不利於人體對鐵劑的吸收,適當補充酸性食物則有利於鐵劑的吸收,忌食辛辣、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平時可配合滋補食療以補養身體。

  營養不良性貧血的防治關鍵是調整膳食營養結構、科學進餐。早餐能攝取足夠的高熱量優質蛋白,如豆漿、雞蛋、牛奶等,中餐能從菜餚中廣泛攝取各種營養素,晚餐少吃脂肪多的食物和甜食,以防止消化不良和肥胖等。

  主要原因

  1、壓力過大:現代人的壓力比較大。工作壓力、生活壓力,都像山一般將人壓得喘不過氣來。人整天不停地思慮,而思慮會消耗掉大量的血,同時思又傷脾,脾主運化,脾傷則會影響血的生成,影響脾胃的功能,消化吸收減弱,久而久之,氣血便會不足,這也是現代女性貧血的原因。

  2、生活無規律:精神疲勞,體力消耗過度,睡眠得不到保證,使健康受到影響,也可促進貧血的原因發生。

  3、造血功能降低:隨著年齡增長,骨髓內幹細胞有逐漸衰竭的可能,從而使老年造血功能明顯降低,紅細胞數量減少,是最主要的貧血的病因。

  4、需鐵量供不應求:青春期少女生長髮育旺盛,需鐵量遠遠超出一般需要量,若不注意增加營養,不及時額外補充鐵質,就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5、營養過剩:現代人的生活水準提高了,每天都有大量的雞鴨魚肉蛋奶等油脂多的東西可吃,好吃的東西攝入過多,會加重腸胃的分解吸收負擔,肝的消化、腎的排洩也不得不超負荷工作,久而久之,內臟功能減退,體內毒素堆積,很容易造成氣血瘀阻、氣血不調,這就是現代女性貧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