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眼形成的危害近視眼是怎麼形成的

  近視眼也稱短視眼,因為這種眼只能看近不能看遠,生活中也有很多人患有近視眼而帶上眼鏡,那近視眼到底有什麼危害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你科普一下近視眼形成的危害。

  近視眼形成的危害

  1、黃斑出血和黃斑變性。近視眼眼部血液供應差,視網膜缺血,視網膜產生一種新生血管生長因子,這些因子使視網膜下新生血管生長,這些新生血管管壁極薄,極易破裂出血,出血後形成黃斑出血。出血吸收後,新生血管可再破裂、再出血,多次出血後區域性形成短痕,致黃斑變性,黃斑變性永久性損害視力。

  2、青光眼。近視眼眼房角處濾簾結構不正常,所以眼內的房水流出阻力較大,容易引起眼壓升高。據統計高度近視眼30%有青光眼,這種青光眼會造成視力漸漸喪失。

  3、白內障。近視眼眼內營養代謝不正常,使晶狀體的囊膜通透性改變,晶狀體營養障礙和代謝失常而逐漸發生混濁,視力逐漸減退產生併發性白內障。這種白內障發展緩慢,以核心混濁和後囊膜混濁為主。

  4、玻璃體液化變性。玻璃體是無色透明膠凍狀。當近視眼眼球增大,玻璃體卻不會再增加,所以玻璃體不能充填眼內全部空間,出現液化,活動度增加,混濁,引起眼前黑影,誘發視網膜脫離。

  5、視網膜脫離。是近視眼最常見的併發症。由於近視眼眼軸伸長及眼內營養障礙,視網膜周邊部常發生囊樣變性、格子樣變性等,變性區視網膜非常薄,極易發生穿孔,有的已經穿孔形成於性裂孔,再加上玻璃體液化、活動度增加,牽拉視網膜發生脫離。在視網膜脫離中,70%是近視眼。

  近視眼的病因

  1、內因

  ***1***遺傳因素 近視眼已被公認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對高度近視更是如此。但對一般近視,這一傾向就不很明顯。有遺傳因素者,患病年齡較早,度數多在600度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視眼者,無家族史。高度近視眼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一般近視眼屬多因子遺傳病。

  ***2***發育因素 嬰兒因眼球較小,故均系遠視,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眼軸也逐漸加長,至6歲後方發育正常。如發育過度,則形成近視,此種近視稱為單純性近視,多在學齡期開始,一般都低於600度。至20歲左右即停止發展。如幼年時進展很快,至15~20歲時進展更迅速,以後即減慢,這類近視常高於600度,可到2000~2500或3000度。這種近視稱為高度近視或進行性近視或病理性近視。此種近視到晚年可發生退行性變,因此視力可逐漸減退,配鏡不能矯正視力。但有極少數為先天性的,在出生時就有近視眼。

  2、外因

  即環境因素,從事文字工作或其他近距離工作的人,近視眼比較多,青少年學生中近視眼也比較多,而且從小學五、六年級開始,其患病率明顯上升。這種現象說明近視眼的發生和發展與近距離工作的關係非常密切。尤其是青少年的眼球,正處於生長髮育階段,調節能力很強,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較大,閱讀等近距離工作時的調節和集合作用,使內直肌對眼球施加一定的壓力,眼內壓也相應升高,隨著作業的不斷增加,調節和集合的頻度和時間也逐漸增加,睫狀肌和眼外肌經常處於高度緊張狀態,調節作用的過度發揮可以造成睫狀肌痙攣,從而引起一時性的視力減退。但經休息或使用睫狀肌糜爛劑後,視力可能改善或完全恢復。因此,有人稱這種近視為功能性近視或假性近視。

  近視眼的臨床表現

  1、視力

  近視眼最突出的症狀是遠視力降低,但近視力可正常。雖然,近視的度數愈高遠視力愈差,但沒有嚴格的比例。一般說,300度以上的近視眼,遠視力不會超過0、1;200度者在0、2~0、3之間;1、00D者可達0、5,有時可能更好些。

  2、視力疲勞

  特別在低度者常見,但不如遠視眼者明顯。系由於調節與集合的不協調所致。高度近視由於注視目標距眼過近,集合作用不能與之配合,故多采用單眼注視,反而不會引起視力疲勞。

  3、眼位

  由於近視眼視近時不需要調節,所以集合功能相對減弱,待到肌力平衡不能維持時,雙眼視覺功能就被破壞,只靠一眼視物,另一隻眼偏向外側,成為暫時性交替性斜視。若偏斜眼的視功能極差,且發生偏斜較早,可使偏斜眼喪失固視能力,成為單眼外斜視。

  4、眼球

  高度近視眼,多屬於軸性近視,眼球前後軸伸長,其伸長几乎限於後極部。故常表現眼球較突出,前房較深,瞳孔大而反射較遲鈍。由於不存在調節的刺激,睫狀肌尤其是環狀部分變為萎縮狀態,在極高度近視眼可使晶體完全不能支援虹膜,因而發生輕度虹膜震顫。

  5、眼底

  低度近視眼眼底變化不明顯,高度近視眼,因眼軸的過度伸長,可引起眼底的退行性改變。

  ***1***豹紋狀眼底 視網膜的血管離開視盤後即變細變直,同時由於脈絡膜毛細血管伸長,可影響視網膜色素上皮層的營養,以致淺層色素消失,而使脈絡膜血管外露,形成似豹紋狀的眼底。

  ***2***近視弧形斑視盤周圍的脈絡膜 在鞏膜伸張力量的牽引下,從乳頭顳側脫開,使其後面的鞏膜暴露,形成白色的弧形斑。如眼球后極部繼續擴充套件延伸,則脈絡膜的脫開逐步由乳頭顳側伸展至視盤四周,終於形成環狀斑,此斑內可見不規則的色素和硬化的脈絡膜血管。

  ***3***黃斑部 可發生形成不規則的、單獨或融合的白色萎縮斑,有時可見出血。此外,在黃斑部附近偶見有變性病灶,表現為一個黑色環狀區,較視盤略小,邊界清楚,邊緣可看到小的圓形出血,稱為Foster-Fuchs斑。

  ***4***鞏膜後葡萄腫 眼球后部的伸張,若侷限於一小部分時,從切片中可以看到一個尖銳的突起,稱為鞏膜後葡萄腫。這種萎縮性病灶如發生在黃斑處,可合併中心視力的障礙。

  ***5***鋸齒緣部囊樣變性 視網膜的邊緣便是鋸齒緣。是由多層的視網膜與單層睫狀體非色素上皮交匯而形成。表明在平坦部與視網膜之間連線處有網膜殘缺現象及囊性變。

近視眼是怎麼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