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怎麼形成的

  青光眼是指眼內壓力或間斷或持續升高的一種眼病。眼內壓力升高可因其病因的不同而有各種不同的症狀表現。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青光眼的相關知識。

  :

  青光眼是一種引起視神經損害的疾病。視神經由很多神經纖維組成,當眼內壓增高時,可導致神經纖維損害,引起視野缺損。早期輕微的視野缺損眾通常難以發現,如視神經嚴重受損,可導致失明。儘早地進行青光眼的檢查、診斷和治療是防止視神經損害和失明的關鍵。 青光眼的病因――前房是位於角膜之後、虹膜和瞳孔之前的空隙,後房則在虹膜、瞳孔之後,晶狀體之前。前、後房內充滿了透明的液體,我們稱之為房水,房水在前、後房內不斷地迴圈流動,並且不斷地生成、排出,使眼壓維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提醒您注意的是,房水並不是我們淚水的一部分***。 眼球內是一個封閉的結構,如果房水排出通道一房角阻塞,房水排出受阻,眼內壓升高,引起眼球壁壓力太大,則導致視神經損害。

  1.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特別是父母兄妹患病的。

  2.患有全身性疾病的人,如糖尿病、高血壓、低血壓、高脂血症等。

  3.不良生活習慣者,比如吸菸酗酒等嗜好。

  4.高度近視或遠視的人。

  5.女性青光眼患病率高於男性,男女比例大約是1∶4,暴躁、勞累、多疑的女性尤其應注意。

  6.超過40歲的中老年人。青光眼隨著年齡增大,發病率增高,但近來年輕人工作生活壓力大,也有增高趨勢。

  青光眼的種類:

  一、先天性青光眼:根據發病年齡又可為嬰幼兒性青光眼及青少年性青光眼。30歲以下的青光眼均屬此類範疇。先天性青光眼形成的原因是胚胎髮育過程中,眼前房角發育異常,致使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壓升高。25-80%的病人半年內顯示出來,90%的患兒到一歲時可確診。10%的病人在1-6歲時出現症狀。

  1. 嬰幼兒性青光眼:一般將0-3歲青光眼患兒歸為此類。此型是先天性青光眼中最常見者。母體內即患病,出生後立即或緩慢表現出症狀。一般是雙眼性病變,但卻不一定同時起病,也有25-30%患兒單眼發病。臨床表現為出生後眼球明顯突出,頗似牛的眼睛故稱“牛眼”,怕光、流淚、喜揉眼、眼瞼痙攣,角膜混濁不清、易激動哭 鬧、飲食差或嘔吐、汗多等到全身症狀。此型的預後關鍵在於及時正確診斷,因小兒眼球壁正處於發育階段,查眼壓,可能正常,而眼底檢查不好配合,所以缺乏青光眼豐富俅簿。

  2. 青少年性青光眼:發病年齡3-30歲之間。此型臨床表現與開角型青光眼相似,發病隱蔽,危害性極大。近年來此型多發生於近視患者且有發病率不斷上升的趨勢。90%以上的患者並不表現為典型青光眼症狀,而是以“近視、視疲勞、頭痛、失眠”,甚至不知不覺失明而來就診,詳細檢查才知道是青光眼。有的患者查出來青光眼,但自己錯誤的認為,我現在又沒有什麼感覺,視力也可以,不可能象大夫說的那麼嚴重,真正失明瞭,那時後悔也來不及了,只能在黑暗中痛苦的渡過終生。

  二、原發性青光眼:根據前房前角的形態及發病緩急,又分為急、慢性閉角型青光眼、開角型青光眼等:

  1.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發生,是由於眼內房角突然狹窄或關閉,房水不能及時排出,引起房水漲滿、眼壓急劇升高而造成的。多發於中老年人,40歲以上佔90%。女性發病率較高,男女比例為1:4。來勢凶猛,症狀輕劇,發病時前房狹窄或完全關閉,表現突然發作的劇烈眼脹頭痛、視力銳減、眼球堅硬如石,結膜充血、噁心嘔吐、大便祕結、血壓升高,此時全身症狀較重易被誤診為胃腸炎、腦炎、神經性頭痛等病變。如得不到及時診治24-48小時即可完全失明無光感,此時稱“暴發型青光眼”,但臨床上有部分患者對疼痛忍受性輕強,僅表現為眼眶及眼部不適,甚則眼部無 任何症狀,而轉移至前額、耳部、上頜竇、牙齒等部疼痛。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實則是因慢性閉角型青光眼反覆遷延而來。

  2. 慢性閉角型青光眼:此型佔原發性青光眼患者50%以上,發病年齡30歲以上,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社會競爭日趨激烈,腦力勞動者有急劇升高的趨勢,此型發作一般者有明顯的誘因,如情緒激動、視疲勞,用眼用腦過度,長期失眠,習慣性便祕、婦女在經期,或區域性、全身用藥不當、均可誘發,表現為眼部乾澀,疲勞不適,脹痛、視物模糊或視力下降、虹視,頭昏痛,失眠、血壓升高。休息後可緩解,有的患者無任何症狀即失明,檢查時,眼壓可正常或波動,或不太高20-30mmhg左右,眼底早期可正常,此型最易被誤診。如此反覆發作前房角一旦粘連關閉即可形成暴發型青光眼***參:急性閉角型青光眼***。

  3. 原發開角型青光眼:多發生於40以上的人。25%的患者有家族史。絕大多數患者無明顯症狀,有的直至地失明也無不適感。發作時前房角開放。此型的診斷最為關鍵,目前一旦西醫確診都已經有明顯的眼底改變,因此必須全面、認真排除每一個有青光眼苗頭的患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不要非等到確診為青光眼才去治療,那時已喪失最佳治療時機。

  三、繼發性青光眼:由眼部及全身疾病引起的青光眼均屬此類,病因頗覆雜,種類繁多,現僅簡述最常見的幾種繼發性青光眼:

  1. 屈光不正***即近視、遠視***繼發青光眼:由於屈光系統調節失常,睫狀肌功能紊亂,房水分泌失恆,加之虹膜根部壓迫前房角,房水排出受阻,所以引起眼壓升高,此類患者的臨床特點是自覺視疲勞症狀或無明顯不適,戴眼鏡無法矯正視力,易誤診,故有屈光不正病史的患者一旦出現無法解釋的眼部異常時應及時找有青光眼豐富臨床經驗的大夫 ,詳細檢查。

  2. 角、結膜、葡萄膜炎繼發青光眼:眼內炎症引起房水混濁、睫狀肌、虹膜、角膜水腫、房角變淺,或瞳孔粘連,小樑網阻塞,房水無法正常排出引起眼壓升高。目前西醫對此病一般用抗生素、激素對症治療,人為干擾了自身免疫功能,使病情反覆發作,遷延難愈。

  3. 白內障繼發青光眼:晶體混濁在發展過程中,水腫膨大,或易位導致前房相對狹窄,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壓升高,一旦白內障術後,很快視神經萎縮而失明。

  4. 外傷性青光眼:房角撕裂、虹膜根部斷離、或前房積血、玻璃體積血、視網膜震盪,使房水分泌、排出途徑受阻繼發青光眼視神經萎縮,如能積極中藥治療預後良好,手術只能修復受損傷的眼內組織,但其引起的眼底損傷無法糾正,所以此型病人一般在當時經西醫處理後,認為就好了,不再治療,一旦發現已視神經萎縮,造成嚴重的視力損害。

  四、混合型青光眼:兩種以上原發性青光眼同時存在,臨床症狀同各型合併型。

  青光眼的早期症狀:

  ●眼壓升高

  用修茲氏眼壓計測量,正常眼壓範圍為10—21毫米汞柱,用手指觸按眼球富於彈性,當眼壓上升到25-40毫米汞柱時,用手指觸按眼球好似打足氣的球,比較硬。當上升到40-70毫米汞柱時,再用手指觸按,眼球硬得象石頭一樣。

  ●視野變窄,視力減遇

  因眼壓過高,視神經受到損害,早期多在夜間出現視力下降和霧視,第二天早晨消失。

  ●頭痛眼脹

  由於眼壓急劇上升,三叉神經末稍受到刺激,反射性地引起三叉神經分佈區域的疼痛,患者常感到有偏頭痛和眼睛脹痛。

  ●噁心嘔吐

  眼壓升高還可反射性地引起迷走神經及嘔吐神經中樞的興奮,出現嚴重的噁心嘔吐。

  ●虹視

  由於眼壓升高,眼內體液迴圈障礙引起角膜水腫,折光改變,這時看日光特別是看燈光時會出現外圈橙紅,內圈紫蘭,中間挾綠色的彩環現象。當眼壓恢復正常之後,彩環即隨之消失。這種現象在醫學上稱之為虹視。如果是生理性的或白內障性的虹視,則不會有頭痛和眼壓升高的症狀。

  青光眼常見於中壯年,特別是婦女較多,多數發病原因與精神有關,如重大的精神刺激、激動、失眠和過度疲勞等皆容易誘發。

  另外,有些患者的青光眼與遺傳因素有關,因此,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更應警惕該病的發生。

  有的青光眼病人也可能毫無早期訊號,直到視野很小,行動困難時已到了中晚期,在治療上常常比較困難。但大多數人在發病早期會出現上述一些症狀的,患者應及時注意察覺並及早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