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便血的原因

  寶寶便血就是在寶寶的糞便裡面出現了血,一些是在大便的表面,也有的是和大便進行了混合;輕一點的就是在給寶寶擦屁屁的時候發現了血。為什麼會這樣呢?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1媽媽乳頭破潰出血

  母乳餵養期間,特別是初期,媽媽的乳頭很容易破潰,如果孩子吞嚥了媽媽乳頭破潰處的血液,大便就會帶有少許粉色或紅色物質,大便檢測查不到紅細胞,卻能查出潛血。這種情況孩子通常進食正常,生長正常,家長不必緊張。

  2服用了補鐵製劑

  如果孩子服用了含鐵的多種維生素製劑或補鐵的藥物,其中的鐵不可能全部被吸收,會有少量經腸道排出。這時大便中可能含有黑褐色點狀物,大便潛血會呈現陽性,第一個例子中的球球就是這種情況,因為醫生經詢問得知,球球從出生後6 個月開始,每天服用含鐵的多種維生素。這種情況與孩子腸道發育或疾病無關,只要孩子生長正常,就不必擔憂。

  3小腸黏膜受損

  如果小腸黏膜受到損傷,大便也會帶有紅色物質,大便檢測潛血呈陽性。誤服藥物或異物會造成腸道黏膜受損,但對於小寶寶來說,這種可能性很小。大多數造成腸道損傷的原因是食物,其中最常見的是牛奶。腸道不能耐受某種食物,使小腸黏膜受到損傷,血液進入腸腔,由於這些血液在腸道存留一段時間才會隨大便排出,此間會被腸液破壞,因此大便檢測只能查到便潛血,並沒有紅細胞。但是,這種小腸損傷在不改變飲食的情況下會持續存在,造成孩子生長髮育遲緩。第二個例子中的強強就是這種情況。強強出生後主要以嬰兒配方奶餵養為主,出現了對牛奶蛋白的不耐受。經過轉換氨基酸和深度水解的特殊配方粉後,強強大便恢復正常,生長也很快恢復正常。

  4消毒劑損傷腸道

  一些化學物質,特別是消毒劑,也會對腸黏膜造成損傷,第三個例子中的小東就是這樣。家長認為消毒能使孩子遠離病菌侵襲,但是孩子無形中接觸消毒劑的機會也明顯增多,長久下來,慢性消毒劑食入成了損傷腸道的元凶。此後,父母改用清水擦洗代替消毒紙巾,孩子的大便不久就恢復了正常。

  5肛裂

  如果大便中可見鮮血,而且血液附著於大便表面,檢查提示有紅細胞,多半是由於肛裂所致,就像第四個例子提及的那樣,孩子會伴有哭鬧、排便費勁,但大便不一定乾結。因為嬰兒肛門括約肌發育不夠成熟,收縮和舒展調解不夠完善,經常出現排便過程造成的小裂口,導致大便帶有少量鮮血。這時在肛門處塗上少許含有抗生素的軟膏,很快就會好轉。

  嬰兒便血應及時就醫:

  雖然寶寶便血不需要太擔心,可是如果發現寶寶便血,最好是能夠第一時間帶寶寶就醫,來確認出現便血的原因,第一時間對症治療,防止延誤病情。

  要是寶寶便血是因為便祕引起的肛裂造成的,首先要解決寶寶的便祕 ,給寶寶吃纖維素含量豐富的食物;要是牛奶蛋白過敏,那麼最好給寶寶食用水解的奶粉;要是感染性腹瀉,治好腹瀉就可以;要是其它疾病則應對症治療。

  拓展:嬰兒便祕的原因:

  1. 配方奶餵養引起便祕的原因包括:

  奶粉兌水時,相對過稠;

  配方奶中已添加了嬰兒生長髮育所需的鈣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D等維生素。若家長額外補充,就會造成腸道內不能被吸收的鈣等礦物質與脂肪酸結合形成鈣皁,容易引起便祕;

  牛奶蛋白不耐受等。

  2. 食物過於精細,飲食結構不合理

  寶寶飲食加工過細,纖維素攝入不足,對腸壁刺激不夠容易導致便祕;

  高蛋白或者高澱粉類攝入過多,包括蔬菜裡的塊莖類***土豆、紅薯等***、精白米、麵條、饅頭、麵包、蛋糕等,容易使腸發酵菌相對減少而影響發酵,進而使大便乾燥致便祕;

  飲食量不足時,由於腸道內殘渣較少,腹肌、腸肌張力不足、蠕動無力,也容易引起便祕;

  喝水太少。

  3. 排便不規律

  由於排便排便時間不規律且缺乏相關訓練,沒有形成排便反射,有時雖有排便的感覺,但由於貪玩或其他事情干擾,寶寶可能會有意識地抑制便意,時間一長,腸內排便反射的敏感度降低,大便堆積於腸內,水分被吸收,大便變得乾燥,因而不易排出,就形成了所謂的習慣性便祕。

  4. 寶寶缺乏運動,平時活動少,久坐等

  5. 先天性生理及解剖缺陷

  有少數的寶寶是由於先天性疾病導致的便祕,如:乙狀結腸冗長、腸狹窄、腸梗阻、直腸或肝門狹窄、先天性幽門狹窄、幽門痙攣、先天性巨結腸等。

  6. 精神因素

  另外有一些精神上的刺激因素也可引起寶寶出現便祕現象,如生活環境的改變,或者因肛周病變***如肛裂***引起排便疼痛而使孩子懼怕排便,這些都可能導致寶寶出現短期的便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