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方法可以治頸椎病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徵,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徵、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那麼在生活中要如何去治療這種症狀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治頸椎病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頸椎病的病因:

  頸椎間盤變性***25%***:

  其主要病理改變是:早期為頸椎間盤變性,髓核的含水量減少和纖維環的纖維腫脹,變粗,繼而發生玻璃樣變性,甚至破裂,頸椎間盤變性後,耐壓效能及耐牽拉效能減低,當受到頭顱的重力和頭胸間肌肉牽拉力的作用時,變性的椎間盤可以發生侷限性或廣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間盤間隙變窄,關節突重疊,錯位,以及椎間孔的縱徑變小,由於椎間盤的耐牽拉力變弱,當頸椎活動時,相鄰椎骨之間的穩定性減小而出現椎骨間不穩,椎體間的活動度加大和使椎體有輕度滑脫,繼而出現後方小關節,鉤椎關節和椎板的骨質增生,黃韌帶和項韌帶變性,軟骨化和骨化等改變。

  頸椎間盤向四周膨隆***15%***:

  由於頸椎間盤向四周膨隆,可將其周圍組織***如前,後縱韌帶***及椎體骨膜掀起,而在椎體與突出的椎間盤及被掀起的韌帶組織之間形成間隙,稱"韌帶間盤間隙",其中有組織液積聚,再加上微細損傷所形起的出血,使這種血性液體發生機化然後鈣化,骨化,於是形成了骨贅,椎體前後韌帶的鬆弛,又使頸椎不穩定,更增加了受創傷的機會,使骨贅逐漸增大,骨贅連同膨出的纖維環,後縱韌帶和由於創傷反應所引起的水腫或纖維疤痕組織,在相當於椎間盤部位形成一個突向椎管內的混合物,就可能對脊神經或脊髓產生壓迫作用。

  鉤椎關節壓迫神經根及椎動脈***15%***:

  鉤椎關節的骨贅可從前向後突入椎間孔壓迫神經根及椎動脈,椎體前緣的骨贅一般不會引起症狀,但文獻上也有這種前骨贅影響吞嚥或造成嘶啞的報告,脊髓及神經根受壓後,開始時僅為功能上的改變,如不及時減輕壓力,逐漸會產生不可逆的變化,因此如果非手術治療無效,應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治頸椎病的方法:

  美式整脊療法

  頸肩鬆按摩膏快速緩解頸椎不適,堅持用好了不在反覆。運用脊骨神經醫學對人體的脊椎的X光片,進行研究、分析、制定治療方案。進行脊椎復位,直接作用於椎體,調整脊椎結構,將錯位的椎體關節進行復位,從根本上治療頸椎病,消除頸椎病疼痛以及引起的症狀。

  藥物治療

  內服藥物通過腸胃吸收、消化、分解,最後通過血液迴圈,將藥物輸入送給區域性,具有活血通絡,散風止痛的功效,如頸復康顆粒,主治風溼瘀阻所致的頸椎病,症見頭暈,頸項僵硬,肩背痠痛,手臂麻木等。

  食物療法

  由於頸椎病是椎體增生、骨質退化疏鬆等引起的,所以頸椎病患者應以富含鈣、蛋白質、維生素B1、B2、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飲食為主。其中鈣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魚、豬尾骨、黃豆、黑豆等含量為多。蛋白質也是形成韌帶、骨骼、肌肉所不可缺少的營養素。維生素B、E則可緩解疼痛。另外,如頸椎病屬溼熱阻滯經絡者,應多吃些葛根、苦瓜、絲瓜等清熱解肌通絡的果菜;如屬寒溼阻滯經絡者,應多吃些狗肉、羊肉等溫經散寒之食物;如屬血虛氣滯者,應多進食公雞、鯉魚、黑豆等食物。

  正規有效的療法

  中醫認為,頸椎病為風寒溼邪所致,瘀邪交結、凝而不散,孝多治療頸椎病是以祛風散寒、活血化淤為目的,遵循中醫通則不痛的原理,所以效果徹底。還要注意防寒保暖。

  牽引法

  通過牽引力和反牽引力之間的相互平衡,使頭頸部相對固定於生理曲線狀態,從而使頸椎曲線不正的現象逐漸改變,但其療效有限,僅適於輕症患者;且在急性期禁止做牽引,防止區域性炎症、水腫加重;牽引期活動受限。

  理療法

  理療法是物理療法的簡稱。其原理就是應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子,如聲、光、電、熱、磁等作用於人體,以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磁場頻率與人體本身的磁場能產生協調一致,不但不會引起人體本身磁場的紊亂,更重要的是可以促進人體生物電磁能增強,推動人體經氣執行,從而達到通經活絡有效止痛的作用。

  推拿法

  推拿法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治療時不用吃藥和打針,僅憑推拿醫生的雙手和簡單器械在身體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沿經絡循行的路線,氣血執行的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達到治療目的。但在急性期或急性發作期禁止推拿,否則會使神經根部炎症、水腫加重,疼痛加劇。頸椎病伴有骨折、骨關節結構紊亂、骨關節炎、嚴重的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等,推拿可使骨質破壞,感染擴散,應禁此療法。

  按摩法

  1、解除痙攣:無論外傷還是勞損,頸肌和軟組織痙攣都存在,導致頸部軟組織對頸椎正常的平衡力學關係發生矛盾,部分緊張,部分鬆弛。按摩使肌肉痙攣消除,由緊張僵硬、缺乏彈性變成了放鬆、柔軟、恢復彈性。

  2、解除粘連頸椎病中出血、瘢痕和組織粘連,影響了頸部力學關係,造成了壓迫因素,影響了神經和血管功能。推拿通過彈撥和剝離解除粘連,改善了血迴圈,疏通了經絡,滑利了關節。

  3、找壓痛點:穴位和痛點、敏感點與頸椎病疼痛、麻木、酸脹及萎縮無力等症狀有密切關係。在解除了痙攣,分離了粘連後,定點找深部壓痛點、穴位、敏感點對頸椎病治療有重要作用。不但能解除頸強、緩解疼痛,還能疏通經絡、改善迴圈、防止變性引起病理變化。

  4、復位:關節脫位、椎體移位、骨贅、先天畸形形成相對的壓迫因素,而因軟組織不平衡造成或加重了上述病理變化,使頸椎病形成嚴重臨床症狀。治療的目的主要是對這一環節的改善,這是復位的重要性所在。頸椎病按摩治療效果也由此下結論。這是十分重要的治療原則。

  中醫治療

  對於此症應做到及時治療,可以外用中醫育善膏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絡,消炎止痛作用,進而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並且在治療期間應避免過度勞累,多注意休息。

  水針刀微創法

  無痛苦,鬆解區域性軟組織結節,結合注射鬆解液和三氧消融術,針刀、藥、氧並用,三位一體,一步到位。可以軟化結節,改善內迴圈。遠期療效突出,具有抗粘連抗復發的作用。安全範圍廣,減少了閉合性手術的盲目性。

  手術法

  手術法的原理主要是減輕壓迫,消除刺激、增進穩定,防止進行性損害。但手術併發症與禁忌症較多,危險高,痛苦大,全身或區域性的情況不適宜手術的患者,如年齡偏大、身體欠佳者,合併心腦血管病變或糖尿病,或者有麻醉禁忌症的患者不宜手術治療。

  礦泉療法

  簡便、易行,病人在治療中無痛苦,療效好。礦泉水中的化學成分及各種微量元素可加速血液迴圈,有利於增加受損組織修復;礦泉水的溫熱作用,可解疼、止痛、消炎、消腫,改善由於椎動脈引起的腦供血不足症狀。

  貼劑法

  一般市場上比較好的貼劑有很多,,對頸椎病的效果不錯如頸肩鬆按摩膏快速緩解頸椎不適,堅持用好了不在反覆。。

  膏藥法

  採用中草藥配方的膏藥,運用中醫古方炮製,精選上等純良中藥,獨特配方,嚴格流程,精心熬製而成。對頸椎病的治療具有明顯的效果。

  枕頭法

  枕頭或高或低都不行,選用符合人體頸部生理曲度的枕頭,頭部微度後仰,儘量平躺,一個星期就有明顯效果。

  枕頭瑜伽操[1]

  枕頭治療頸椎病除了上述方法外,還有一套比較流行的枕頭瑜伽法。大家經常見的枕頭,除了用於睡覺,還是你睡前做瑜伽的好工具,這種方法也同樣可以作為頸椎病自我治療體操來練習。瑜伽本身是一種能提高人體的自愈能力、整體的調理、使全身各部位得到治療的一種運動量很小的專案。

  第一式:全蝗蟲式

  做法:俯臥,大小腿呈90度,枕頭夾在小腿中間。吸氣時,上身和雙腿儘量高地抬離地面,保持4次呼吸。呼氣還原。

  功效:腿夾緊枕頭能促進大腿內側脂肪的消耗,增加背部的收縮,使放鬆後的舒適度增加,改善睡眠質量。

  第二式:船式

  做法:仰臥,枕頭放在小腿上面。吸氣,抬高上身和雙腿,保持4次呼吸。呼氣時還原***如果覺得吃力可以用雙手拉住枕頭邊緣***。

  功效:藉助枕頭的重量加強腹部肌肉收縮,減少贅肉,刺激神經,起到安神作用,改善睡眠質量。

  第三式:上伸腿式

  做法:仰臥,將枕頭夾在小腿之間。吸氣,雙腿向上抬高45度,保持4次呼吸。呼氣還原。

  功效:改善小肚腩的狀況。加強脊椎力量,有助眠作用。

  第四式:倒置式

  做法:仰臥,枕頭墊在臀部下方,雙腿豎起貼在牆上,保持2-5分鐘。

  功效:消除小腿水腫,血液充分向上半身迴流,治療和預防靜脈曲張,可以很快感到有睡意。

  酒瓶治療法

  晚上睡覺時,頸部枕一啤酒瓶,一定要仰睡!

  礦泉水瓶治療法

  用500L的飲料瓶子,灌35度左右的溫水,睡前枕於頸椎部位30分鐘,平躺。

  體操法

  頸椎病患者可以自行點按、揉推、活動患部,會收到一定療效。

  方法是:

        1.頭向前、後、左、右各傾十次,然後慢慢搖頭,左轉十次,右轉十次;

  2.左、右臂各搖動二十次;

  3.兩臂平伸,雙手五指作屈伸運動五十次。每天可自行施術一次,一般1到2月即可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