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孩子依賴性的原因您知道嗎
不少家長都說自己的孩子依賴性太重,那麼?怎樣幫孩子克服依賴性?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1、孩子處於過分愛護的包圍之中,往往容易產生依賴心理。過於嬌生慣養,樣樣都由父母安排停當,會使孩子養成離開父母就無法生活的習慣。媽媽給寶寶餵飯,奶奶就在旁邊看著,或者走來走去,一走來就要叫一下他,然後就離開,一看到離開,寶寶就哭,一定要奶奶抱才行。
2、一些孩子利用依賴性作為一種表現自己價值或者引起別人注意的手段。我們可以從嬰兒的行為中清楚地看到這一點,嬰兒啼哭,不光光是因為肚子餓的原 故,有時看到大人從他身邊走過來卻不抱他,也會哇哇哭起來,目的是引起你的注意,要你趕快抱他。這是一種感情需要。兒童纏人也出於同樣的道理,問你要東 西、跟你搗亂都不是目的,目的是要你注意他,和他交流感情。這種心理在獨生子女身上表現得更為突出。當有人陪、有事幹的時候是不會磨人的,當他東張西望不 只做什麼的時候,就會來找你的麻煩了。
3、當父母屈服於孩子的哀求,或擔心孩子玩的時間太長而耽誤了學習,於是滿足孩子要求陪著他做作業時,你可能會鑄成大錯,導致孩子依賴性的產生。另外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專找寵愛他的人纏,也專找態度曖昧、容易妥協的人纏,因為經驗證明,他們總是在責罵之後滿足他的要求。
4、孩子的依賴性可能是父母對孩子管理不嚴的結果。獨生子女個個都是家長的心頭寶,捨不得他們受委屈。寶寶一遇到困難就會尋求大人的幫助。雖然家長覺得這樣不對,但是抱著寶寶長大後會慢慢改變的僥倖心理,事事妥協。
怎樣幫孩子克服依賴性?
1.鼓勵孩子自己動手
自己動手做的食物味道更美,自己動手摘的果子更甜,自己動手洗的衣服更香,人們都有這樣子的感覺,凡是自己動手的東西必定比他人動手做出來的更好。這就是收穫的感覺,心裡充滿了喜悅。同樣的道理,多鼓勵孩子自己動手,讓他們品嚐到收穫的喜悅和樂趣,遠比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得好。正因為是自己動手的,孩子也特殊地珍惜,如自己動手摘果子,無論摘多摘少,孩子都會吃得津津有味,家裡四處擺著的水果他們未必吃。自己動手有助於孩子克服平時凡事依賴父母的壞習慣,從而養成自己動手的好習慣。
2.從小養成好的習慣
有些父母總是埋怨自家的孩子這也不懂,那也不會,別人家的孩子卻聽話懂事,什麼都會。父母在埋怨的同時有沒有想一想孩子之所以這樣和自己有沒有關係呢?別人家的孩子肯定也不是生來就會的,而是從小父母幫他們養成的好習慣。因此,父母在埋怨孩子這也不會,那也不會的同時,請您從小幫孩子養成好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多種好習慣,這樣孩子就會形成良好的獨立性而不依賴於父母。
3.給孩子獨立的機會
孩子需要成長,需要獨立,需要面對問題,這樣他們才能擺脫對父母的依賴。給孩子獨立的機會,給孩子需要思考的問題,放手讓他們去成長,這才是智慧型父母的教育方式。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先站在一旁,觀察孩子是如何面對的?如果他們想都不想就高聲呼喊父母,那你就在一邊藏起來,讓他們找不到,看看他們會怎麼處理?他們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之下也會自己動手。如果孩子還沒發現問題,你就衝上去解決了,那孩子如何有機會獨立呢?
4.不做封建包辦父母
封建社會孩子是父母的附屬品,沒有任何公平和自由可言,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包辦,包括孩子長大以後的婚姻都是父母包括。在這樣子的教育方式之下,孩子沒有自己思想和生活,只能什麼都任由父母擺佈,也就形成了孩子對父母的過於依賴。如今封建社會早已離我們遠去,但包辦式教育卻還有不少存在,如果您還在包辦式教育那就請多思考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