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的原因

  血液病是原發於造血系統的疾病,或影響造血系統伴發血液異常改變,以貧血、出血、發熱為特徵的疾病。為什麼蝴蝶血液病那麼?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

  1、再生障礙性貧血

  常用的大部分抗癌藥物都有抑制骨髓造血的副作用,且與劑量相關,如阿黴素、阿糖胞苷、環磷醯胺、苯丙氨酸氮芥等。有的藥物在正常劑量時對大多數人無害.卻會引起某些人的再生障礙性貧血***與劑量關係不大***,如氯黴素、磺胺類藥物等。

  2、血小板減少及止血機能障礙

  有些藥物可引起骨髓再生不良,直接破壞血小板或免疫性血小板減少。常用藥物有利福平、解熱鎮痛藥、磺胺類藥物、抗糖尿病藥物、鎮靜藥、雙氫克尿噻、地高辛、、甲基多巴、乙琥胺、滅滴靈、先鋒黴素、紅黴素等。有些藥物可使血小板功能發生障礙,影響止血機能。如消炎痛、阿司匹林、雙香豆素等。當血小板減少或功能出現障礙時可出現面板紫癜、黏膜出血,嚴重者可發生內臟出血。

  血液病的特點

  ***1***貧血:貧血是血液病患者常有的表現之一。但是應當明確貧血不是一種疾病,而只是一種人體由於組織和器官血氧缺乏而引起的症候群。貧血並不一定表明原發血液病的存在,血液病也不都有貧血。

  ***2***出血傾向:異常的出血現象,如不易控制的鼻衄、嘔血、黑糞、血尿、月經過多。面板出血點、紫癜、瘀斑,以及眼和口腔粘膜及齒齦出血,都應高度警惕血液病的可能性,血液病異常出血原特點是出血一般多為全身性,而不是區域性性的;另一個特點是出血程度和引起出血的創傷程度不成比例,出血時甚至沒有創傷史或沒有注意到的創傷發生。

  ***3***黃疸:黃疸通常是消化系統的症狀,這裡只討論與血液病有關的問題,黃疸是血液和組織中含有過多的膽紅素所引起的鞏膜和面板的黃染。

  ***4***淋巴結腫大:是血液病,特別是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如白血病和淋巴瘤等的常見體徵之一。應當對腫大的淋巴結進行仔細檢查。首先,注意其部位,是全身淺表淋巴結普遍都有不同程度某個或某些區域;其次,應檢查腫大淋巴結的數量、大小、硬度、表面溫度,以及它與鄰近組織如肌肉、結締組織和表皮的關係;再次,問診時應儘量搞清楚它們出現的時間和出現腫大的時間順序,以及它們是否伴有紅、腫、痛和其它全身的症狀。

  ***5***肝、脾腫大:肝、脾腫大,特別是明顯的腫大,應警惕血液病的可能性。肝、脾在胎兒階段是主要的造血器官;嬰幼兒以及成人在應激條件下或病理情況下,肝、脾可成為髓外造血的場所。脾臟是紅細胞破壞場所,紅細胞的碎片和病變的紅細胞可以被脾的巨噬細胞所吞噬。

  ***6***骨、關節及其相關的症狀和體徵:骨髓是造血的組織器官,因此不難理解在血液病時會產生骨骼與關節的症狀。

  ***7***口腔及粘膜的病變:扁桃體及舌根部和鼻咽部,即咽淋巴環過於腫大時,應考慮惡性淋巴瘤的可能。口腔粘膜潰瘍和壞死,以及齒齦高度增生,有時合併出血和感染,它們可能提示急性白血病。舌苔光滑或伴有舌痛,常見於缺鐵性貧血或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巨舌可能提示多發性骨髓瘤合併澱粉樣變性。

  ***8***面板病變:面板瘙癢常見於霍奇金病。面板皮層被組織淋巴細胞浸潤可產生脫屑性紅皮症,可合併脫髮、水腫、角化過度,見於Sezary綜合徵。出現紫紺應想到高鐵血紅蛋白症及硫化血紅蛋白血癥等。

  ***9***原因不明的發熱:經過相當仔細的診斷和治療仍未能查明原因的發熱,應考慮惡性腫瘤存在的可能性,尤其是造血系統惡性疾病。週期性高熱是霍奇金病的典型症狀之一。不規則的高熱經久不退時,應考慮惡性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病,晚期白血病等。

  血液病的種類:

  紅細胞疾病

  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地中海貧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藥物性溶血性貧血、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急性失血性貧血、慢性病貧血、血色病等;

  白細胞疾病

  白細胞減少症、粒細胞缺乏症、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惡性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惡性組織細胞病、多發性骨髓瘤等;

  出血性疾病

  單純性紫癜、過敏性紫癜、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小板無力症、血友病、獲得性凝血機制障礙性疾病等;

  骨髓增生性疾病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症等。

  血液生成和功能

  血液是血管中流動著的粘稠液體,分為液體成分和有形成分。液體成分指血漿***50~60%***,有形成分指血細胞***40~50%***。從胎兒期開始就開始生成原始的血細胞,出生後骨髓成為唯一的造血器官。血液細胞主要指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以及各種免疫細胞。紅細胞主要運輸氧和二氧化碳,緩衝體內的酸鹼平衡。白細胞則是炎症反應的第一線的衛士,聚集、遊走到炎症部位進行吞噬作用。而對於較大的細菌、寄生蟲等則靠體內的單核-巨噬細胞系統來完成。血小板參與人體的血凝、抗凝及纖溶的過程。血液中各細胞各司其職,共同使血液系統處於正常的動態穩定的狀態。

  如何預防血液病的發生:

  1.面板護理:面板是條件致病菌的隱藏所,因此應每天用0.5%洗必泰液擦浴,尤其要注意腋下、肚臍、腹股溝等皺摺處的清洗。注射部位及靜脈插管處要用碘伏消毒,後者應每日換藥一次。

  2.五官孔竅的消毒:口腔護理特別重要,應每日4次用0.5%洗必泰液衝擊性漱口,並應認真仔細地做口腔護理,一旦出現潰瘍和感染應給予碘伏外塗。用氯黴素及利福平眼藥水每日4次點眼及滴鼻,以預防結膜炎及眼瞼附近的蜂窩組織炎和鼻腔及副鼻竇的感染。便後須用洗必泰液清洗會陰部,並坐浴15分鐘,而後肛門及其周圍塗以碘伏。咽部可用洗必泰液噴霧或霧化,有利於咽及肺部感染的預防。

  3.腸道消毒:腸道是內源性感染的主要門戶,為減少腸道內微生物,避免腸道內條件致病菌的感染,應進無菌飲食,水果等不易高壓消毒的食品應使用洗必泰液消毒。口服針對G-菌及黴菌的腸道消毒劑,如黃連素、慶大黴素、氟哌酸或環丙氟哌酸、制黴菌素、氟康唑等。

  4.保護性隔離:為預防外源性感染,採用不同級別的無菌防護措施十分必要。可根據不同的醫療條件採用不同的防護措施。一般有如下設定可共選用:

  ***1***保護性單人隔離病房:室內需定期進行噴霧消毒和紫外線照射,醫務人員入室前應洗手,更換託鞋,戴帽及口罩.此種隔離可減少交叉感染,適用於惡性血液病的化療及伴有輕度粒細胞缺乏症的血液病患者。

  ***2***無菌隔離床:為密閉塑料帳篷罩在病床上,空氣通過過濾器吹入罩內,罩內空氣從帳篷下地面流出,進入帳篷內的一切物品均需經高壓消毒或用消毒劑浸泡消毒。患者先經藥浴後進入無菌隔離床中。醫務人員通過帳篷孔戴手套接觸病人。它的優點為經濟,醫務人員觀察病人較方便。不利因素為病人僅能在床上活動,檢查治療不便。本設定適用於大劑量化療及嚴重粒細胞缺患者。

  ***3***空氣層流室或層流床:此設定為空氣通過高效過濾器送入病房或病床內,潔淨度達到百級,多采用水平層流方式。患者必須先經藥浴後方可進入,患者處於全環境保護之中。進入室內的一切物品也必需先經消毒,醫務人員入室時必須穿戴無菌隔離衣、襪、帽及口罩,接觸病人時還應戴無菌手套。層流室或床主要適用於骨髓移植的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