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不正的原因

  很多準媽媽在懷孕期間都會感到惶恐,害怕嬰兒的營養不良,害怕受到不可測的傷害,其中一項包括胎位不正。

  胎位異常是造成難產的常見因素之一,分娩時枕前位***正常胎位***約佔90%,而胎位異常約佔10%,其中胎頭位置異常居多,有因胎頭在骨盆腔內旋轉受阻的持續性枕橫位、持續性枕後位;有因胎頭俯屈不良呈不同程度仰伸的面先露、額先露;還有高直位,前不均傾位等,總計約佔6%~7%。胎產式異常的臀先露約佔3%~4%,肩先露已極少見。此外還有複合先露。在分娩過程中,胎頭以枕後位或枕橫位銜接,在下降過程中,胎頭枕部因強有力宮縮絕大多數能向前轉135°或90°,轉成枕前位而自然分娩。若胎頭枕骨持續不能轉向前方,直至分娩後期仍然位於母體骨盆的後方或側方,致使分娩發生困難者,稱為持續性枕後位***persistent occipito posterior position***或持續性枕橫位***persistent occipitotransverse position***。

  症狀:

  1,臨床表現

  臨產後胎頭銜接較晚及俯屈不良,由於枕後位的胎先露部不易緊貼宮頸及子宮下段,常導致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及宮頸擴張緩慢,因枕骨持續位於骨盆後方壓迫直腸,產婦自覺肛門墜脹及排便感,致使宮口尚未開全時,過早使用腹壓,容易導致宮頸前脣水腫和產婦疲勞,影響產程進展,持續性枕後位常致第二產程延長,若在陰道口雖已見到胎髮,但歷經多次宮縮時屏氣卻不見胎頭繼續順利下降時,應想到可能是持續性枕後位。

  2,腹部檢查

  在宮底部觸及胎臀,胎背偏向母體的後方或側方,在對側可以明顯觸及胎兒肢體,若胎頭已銜接,有時可在胎兒肢體側恥骨聯合上方捫到胎兒頦部,胎心在臍下偏外側聽得最響亮,枕後位時因胎背伸直,前胸貼近母體腹壁,也可以在胎兒肢體側的胎胸部位聽到。

  3,肛門檢查或陰道檢查

  當肛查宮頸部分擴張或開全時,若為枕後位,感到盆腔後部空虛,查明胎頭矢狀縫位於骨盆斜徑上,前囟在骨盆右前方,後囟***枕部***在骨盆左後方則為枕左後位,反之為枕右後位,查明胎頭矢狀縫位於骨盆橫徑上,後囟在骨盆左側方,則為枕左橫位,反之為枕右橫位,若出現胎頭水腫,顱骨重疊,囟門觸不清,需行陰道檢查藉助胎兒耳廓及耳屏位置及方向判定胎位,若耳廓朝向骨盆後方,即可診斷為枕後位;若耳廓朝向骨盆側方,則為枕橫位。

  4,B型超聲檢查

  根據胎頭顏面及枕部的位置,可以準確探清胎頭位置以明確診斷。

  預防方法:

  孕婦不宜久坐久臥,要增加諸如散步,揉腹,轉腰等輕柔的活動。

  胎位不正在許多孕婦懷孕期間都曾經出現過,但絕大部分人到了妊娠末期都能夠自行糾正,準媽媽大可不必為此焦慮。

  忌寒涼性及脹氣性食品,如:西瓜,山芋,豆類,奶類等。

  大便要暢通,最好每日大便。

  需要提醒各位準媽媽的是,上述療法如果能夠幫您將異常胎位轉正固然很好,如果轉不了也不必緊張, 需要在預產期前1~2周住院待產,由醫生根據孕婦的具體情況決定分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