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的考生如何應對緊張感

  公務員考試可謂是千里挑一,能走到面試關的考生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所以很多考生在這個時候都會被緊張感絆了腿。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公務員面試考生應對緊張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公務員面試考生應對緊張的方法

  第一,重視這種緊張感,以合理的心態面對考試。要知道在這種正式的、我們很少經歷的場合下,緊張在所難免。所以作為考官也是能夠去體諒考生的情緒的,換而言之,這種緊張感恰恰也讓考生變得更加的真實,所以請大家放寬心,我們需要做到的是一方面不讓緊張影響到我們的語言表達的流暢性和思路的連貫性,另一方面在平時練習的過程中不以緊張作為藉口,把所有沒答好的題目的原因都歸結到緊張上,看到練習中所犯的問題解決它,一天進步一點點就足以應對最終的考試。總之要以一顆平常心面對面試,看淡面試,把參加面試當成一次檢閱、展示、鍛鍊自己的機會。看淡,並非放棄、不積極進取,而是要對面試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第二,平時要加強鍛鍊,培養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自信心。首先,積極的自我暗示:每天晚上睡覺前和早上起床後,對自己說幾遍“我相信自己!”其次,系統脫敏練習:我們不可能一下就能改變我們的心理,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一步一步地來戰勝自己的緊張心理。其實很多時候緊張都只是我們的假想敵,平時多加練習反而上了考場之後會發現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緊張。

  第三,學會自我調節。要學會“目中無人”,兩眼平視,用眼神與面對評委,這樣可以減輕自己的緊張程度。要沉著冷靜,認真審題,在短暫的準備間內,迅速揣摩出出題的意圖,列出簡要的答題提綱,千萬不能冷場,一旦冷場,評委會盯著你,會使你越發緊張。答題時要適當放慢節奏,穩定情緒,在思考中使思維重新回到題目上來,不能急躁,更不能流露出不知所措的思想情緒。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在剛剛進場的時候考官讀引導語的時候認真聽,讓自己適應考試的緩解,緩解緊張的情緒。要注意的是如果第一個題沒思路,千萬別緊張。沉著應對下一題目,不要影響後面的發揮。要自信,和平常練習的一樣。

  我們要做到在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最終克敵制勝!

  公務員面試的複習方法

  1、每天看新聞

  看新聞不只是增加自己的知識面,而是通過閱讀的時候不斷地思考,讓自己的思維不斷昇華。其實我們的面試真題可以說都是源於新聞。

  舉個例子,有這樣一則新聞:成都雙流機場出現大霧天氣,機場旅客大量滯留,機場負責人採取了某某***可能是多個***措施,起到了XX效果。那麼問題就可以這樣出:你所在的機場出現大霧,大量旅客滯留,你是機場負責人,你怎麼辦?這就是一道應急題目的來源,考生在平時看新聞的時候設身處地的想過這些問題嗎?

  其他型別題目也是通過新聞的方式來設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當然,讀新聞應該在學校就培養出這種好習慣,而不是臨時抱佛腳。如果是臨時抱佛腳,一定要提高複習強度。讀新聞也要注重持之以恆,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這樣不利於思維保持連貫性。

  2、讀雜誌

  雜誌不能亂讀,這裡我推薦兩本:《南風窗》和《半月談》。兩種雜誌要結合起來學習。《半月談》是新華社雜誌,代表著官方的主流方向,對於南風窗裡所提到的實事觀點方向是絕對符合面試答題的,另外通過《半月談》的閱讀可以在短期內提高考生的語言功底,考試出口成章,語句工整、規範。為什麼我還要推薦《南風窗》呢?因為面試我們不是面對機器人,考官是活生生的人,他們都有自己的思想,雖然考官的總體思想與《半月談》雜誌所述保持一致,但在部分內容或細節上難免有出入,這就需要另外一種聲音的對抗和碰撞,這樣才能使答題的內容與考官產生共鳴。文似看山不喜平,就像一部電影、一組對白,越是起伏跌宕越能引起對方的注意。那麼《南風窗》就有效的彌補了這個不足。《南風窗》是港刊,相對比較開放,對於一些問題看得也比較深刻和透徹,但總體的方向又能保持中國的主流聲音***否則他發行不了***。兩種雜誌結合閱讀,並深入展開思考,會很快提升考生的思維,思維提升,不管看到熟悉問題還是陌生問題,會很快的在頭腦中展開大腦風暴,答題思路如泉水般湧出。

  3、總結真題規律

  雖然面試是一項考察綜合素質的開放性考試,但依然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我在理論和實戰部分已經對一些題型的特點進行總結和歸納,但由於篇幅的限制,不能針對每個省的題型進一步分析。考生一定要立足所報考省市的歷年真題進行分析,找出出題特點及規律。這樣在考試中才算有備而來,不會出現措手不及的情況。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面試練習,只練真題,千萬不要練那種考友編的題目,這是自殘的行為。

  4、開口練習

  面試答題還是要通過良好的表達能力來體現,所以高強度的開口練習是必不可少的。很多考生在複習面試中常走入一個誤區,那就是:總喜歡看別人作的真題答案,而不是通過自己的練習來思考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答案,這些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例如,我們在做高數題目時,看答案都看得懂,但是讓自己做就不會做,所以筆試在於動筆,那麼面試在於開口。考生可以找一些基礎較好的朋友,每天互相出題、答題,關鍵不在於你答的內容,而在於把握你思考問題的時間及表述的感覺。

  5、家長模擬

  很多考生過分迷戀所謂的高手和考官,其實很多高手的答案是華而不實的,因為你們也沒有定性的標準,所以看每個人的答案都覺得非常好。另外,很多考官也都是臨時抽調去培訓的,並不是每個考官對面試的把握都到位。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父母,因為他們才是最瞭解你的人。不管他們是不是公務員,他們的閱歷及經驗都值得你去學習,他們的意見都相對比較中肯。在具備一定的基礎後,就要每天讓父母做考官進行模擬訓練,增加訓練的壓力,通過這種練習來提高考生的抗壓性。

  公務員面試的小技巧

  一、思路不熟

  剛剛接觸面試時,有些考生對答題思路不熟悉或不能熟練運用,這種現象主要出現在剛剛開始練習時。這個問題比較好解決,把每種題型的答題思路再整理一下,並試著去運用。在練習答題時,先分析題目的題型,再按照思路一步一步擴充套件。

  二、難以破題

  很多考生在面試複習答題時,不知道如何破題或不知道答題時如何切入。這個問題,需要考生們自己總結適合自己的各種題型開頭語。準備時,可以先參考一些經典開頭語,結合自己的表達習慣,修改成適合自己的開頭語。例如,在人際溝通方面可以總結同事方面的開頭語、領導方面的開頭語,在綜合分析方面可以總結政治、教育、文化、就業等個方面的開頭語。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即使在緊張的考場上也不用怕了。

  三、忘記結尾

  答題的一般思路是總分總,但許多考生在實際練習過程中經常忘了做總結。這個問題解決起來很簡單——在每次思考時,在草稿紙上註明“總結”二字即可。

  四、高度不夠

  平時接觸時事較少,不常關注社會新聞的考生在答題,特別是綜合分析題時,展不開,不會提升高度,總是就題論題,無法從這些問題裡面抽象出我們當今的社會熱點或普遍現象。例如,“針對當前高校論文抄襲和剽竊現象嚴重的問題,談談你的看法”,很多考生就會說到出現這種現象的危害、原因以及解決對策,但無法上升到“學術道德缺失”、“高校科研機構考核機制不夠科學和完善”、“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創新型國家”等方面上來。這個瓶頸的解決是需要一定時間的訓練和一些時事素材的累積的。除了必要的答題訓練之外,需要自己平時多看看新聞,多看看相關的文章,建議各位考生筆試完之後每天堅持看看我們的《人民日報》的相關文章,特別是評論性的文章***網上可以看到***。

  五、內容苗條

  也有許多考生在面試複習時出現這樣的問題:答題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框架掌握了,但不會擴充套件,主體內容很少,不懂的如何豐滿答題要點。這是語言表達能力不足的問題,也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這個瓶頸的解決,主要還是多靠自己多看、多聽、多背、多練才能解決——多看看我們的政府工作報告、多聽聽時事新聞、多背背一些好句子、多練練各種題型的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