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到仲裁部門去解決勞動糾紛
當我們面對勞動糾紛時,應該拿起法律武器保護我們的權益。仲裁就夠就是通過仲裁方式,解決雙方民事爭議,作出仲裁裁決的機構。那我們怎樣到仲裁部門去解決勞動糾紛:
申請。首先申訴人應在權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書面提出申請。當事人按仲裁委員會提供的《申訴書》填寫一式二份,附勞動合同、身份證影印件及相關的證據材料;申訴人系用人單位的,應附營業執照有效影印件。上述提交的材料系影印件的應帶原件核對。
受理。自當事人提交符合填寫要求的申訴書之日起7日內,仲裁委員會將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決定,並在作出決定之日起7日內通知當事人。
委託。當事人可以委託不超過二名的律師或其他人代理參加仲裁活動;委託他人蔘加仲裁活動,必須向仲裁委員會提交有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委託書應明確委託事項和許可權。
舉證。勞動爭議案件一般由申訴人提供證據;因用人單位應作出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責提供證據。
審理。雙方當事人應按仲裁庭指定的時間到達指定的地點參加庭審活動。申訴人無正當理由未到庭的,按撤訴處理;被訴人無正當理由未到庭的,仲裁庭可進行缺席審理並作出缺席裁決。
調解。仲裁員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應當先行調解,當事人雙方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根據協議內容製作調解書,調解書在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
裁決。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裁決。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即發生法律效力。
結案。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一般自組成仲裁庭之日起60日內結案;如案情比較複雜的,經批准最多可延長30天。
當事人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根據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的規定向相應的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級別管轄是指不同級別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案件的分工。縣、市、直轄市普遍設立了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部分省、自治區也相應地設立了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在現階段,勞動爭議案件大部分都由當地縣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除外。
地域管轄是指不同地區同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在受理案件方面的分工。如果發生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不在同一個仲裁委員會管轄地區的,由職工當事人工資關係所在地***即向職工發放工資的單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員受理。
- 如何到仲裁部門去解決勞動糾紛
- 傷感勵志的個性簽名
- 象棋的起源是什麼
- 大師書法字型
- 關於傷感傷心的個性簽名
- 流行漂亮的足部美甲高清圖片
- 上肢肌肉不自主的跳動怎麼回事
- 整人冷笑話腦經急轉彎猜成語
- 輪船兒童創意簡筆畫圖片
- 好聽的扣扣網名唯美
- 治療皮炎的方法有哪些
- 蘇軾蝶戀花讀後感
- 青春勵志成長主題的手抄報設計
- 最新高二物理下冊教學工作總結優秀範文最新5篇
- 佰草集太極丹怎麼樣
- 水蜈蚣的藥用價值與功效
- 記憶體加大後系統資源反而降低怎麼回事
- 鋼筆精美書法作品
- 巨蟹座代表的花
- 學生畢業登記表上的自我鑑定範文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