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潮效應在職場中有什麼啟示

  導語:海水因天體的引力而湧起,引力大則出現大潮,引力小則出現小潮,引力過弱則無潮,此乃海潮效應。

  人才與社會時代的關係也是這樣。社會需要人才,時代呼喚人才,人才便應運而生。依據這一效應,作為國家,要加大對人才的宣傳力度,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風氣。對於一個單位來說,重要的是要通過調節對人才的待遇,以達到人才的合理配置,從而加大本單位對人才的吸引力。現在很多知名企業都提出這樣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業激勵人。

  歷史故事

  公元前314年,燕國發生了內亂,臨近的齊國乘機出兵,侵佔了燕國的部分領土。燕昭王當了國君以後,他消除了內亂,決心招納天下有才能的人,振興燕國,奪回失去的土地。雖然燕昭王有這樣的號召,但並沒有多少人投奔他。於是,燕昭王就去向一個叫郭隗的人請教,怎樣才能得到賢良的人。郭隗給燕昭王講了一個故事說:從前有一位國君,願意用千金買一匹千里馬。可是3年過去了,千里馬也沒有買到。這位國君手下有一位不出名的人,自告奮勇請求去買千里馬,國君同意了。這個人用了3個月的時間,打聽到某處人家有一匹良馬。可是,等他趕到這一家時,馬已經死了。於是,他就用500金買了馬的骨頭,回去獻給國君。國君用很貴的價錢買的馬骨頭,很不高興。買馬骨的人卻說,我這樣做,是為了讓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您是真心實意地想出高價錢買馬,並不是欺騙別人。果然,不到一年時間,就有人送來了3匹千里馬。

  郭隗講完上面的故事,又對燕昭王說:“大王要是真心想得人才,也要像買千里馬的國君那樣,讓天下人知道你是真心求賢。你可以先從我開始,人們看到像我這樣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會來投奔你。”燕昭王認為有理,就拜郭隗為師,還給他優厚的俸祿。並讓他修築了“黃金臺”,作為招納天下賢士人才的地方。訊息傳出去不久,樂毅、鄒衍和劇辛等一大批賢士紛紛從各自的國家來到燕國。經過20多年的努力,燕國終於強盛起來,終於打敗了齊國,奪回了被佔領的土地。

  用買馬骨的方法來買得千里馬,用修築黃金臺的方法來吸引天下的人才,所運用的都是用人中的一種海潮效應。人才乃強國之本。求賢納士,選人用才,貴在誠心實意。燕昭王採納郭隗建議,不以“才”小而不敬,敢向天下人昭示自己尊重人才、招募人才的誠心,所以四方賢士紛至沓來,燕國由此日漸強盛,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啟示。

  作為一個組織,必須通過調節對人才的待遇,以達到人才的合理配置,從而加大本單位對人才的吸引力,同時加大對人才的宣傳力度,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組織文化,吸引外來人才加入。現在很多知名企業都提出這樣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業激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