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風寒感冒吃什麼藥

  兒童風寒感冒怎麼辦?要吃什麼藥物治療?下面小編告訴你,一起來了解吧!

  網友回答一:

  杏蘇止咳糖漿、小青龍沖劑、通宣理肺丸。風寒是中醫的說法,若吃西藥你不用管風寒或風熱。

  網友回答二:

  兒童風寒感冒常用藥物:小兒感冒顆粒、小柴胡顆粒,抗病毒顆粒,健兒清解液、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等。

  風寒感冒的症狀有哪些?

  1.後腦強痛,就是後腦袋疼,連帶脖子轉動不靈活。

  2.怕寒怕風,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蓋大被子才感到舒服些。

  3.打噴嚏,流清涕,白色或稍帶點黃色;鼻塞聲重。若鼻塞不流涕,喝點熱開水,則開始流清涕,也屬於風寒感冒。

  4.舌無苔或薄白苔。

  5.惡寒,不發熱或發熱不甚,無汗;周身痠痛;咳嗽痰白質稀,舌苔薄白。

  6.脈像浮緊;浮脈的意思是陽氣在表,輕取即得。

  7.人體受風寒侵襲,肌膚就會收縮,首先是關閉汗孔,然後可能會感到全身疼痛。

  8.鳳寒侵襲人體肌膚表面,人體正氣與外邪相搏擊,就會有發熱的表現。

  9.不同的人感受風寒會有不同的症狀表現,平時喜歡吃肥膩之物的人,體胖之人,有氣管、支氣管炎的人,本來體內痰飲就多,一旦外邪侵襲,體內的痰飲遇到外面的寒冷,就會產生大量的寒痰,影響到肺的功能,就會出現咳嗽喘息。因為性質是屬寒的,所以,痰液也往往是清而稀或白稠的。

  風寒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區別:

  1.過敏性鼻炎:鼻塞、流涕、鼻癢、打噴嚏,可能是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在作祟。過敏性鼻炎的這四大典型症狀與感冒的症狀相似。但過敏性鼻炎是由過敏原引起的,需要用抗過敏藥物治療;感冒是由病毒、細菌引起的。有些患者把過敏性鼻炎誤認為是感冒,僅自行服用簡單的感冒藥物進行治療,豈不知這樣不但起不到治療作用,還會延誤正確的診斷治療,嚴重的會造成鼻竇炎、中耳炎、鼻息肉、支氣管哮喘等併發症。

  2.風疹:風疹在發病的頭24小時,可有輕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如發熱、流涕、咳嗽等。1~2天后面板出現淺紅色丘疹,先從面部開始出現,在發病1~2天遍佈全身,並在2~3天皮疹消退,不留痕跡。出疹時有耳後淋巴結及枕部淋巴結腫大。

  3.流行性腮腺炎:常以普通感冒形式出現,而後突然高熱不退,同時腮腺腫大,面頰腫痛,持續3~5天。該期若沒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化膿性腮腺炎及各種併發症,如腦炎、副睪炎、急性胰腺炎和腎炎等。

  4.流行性腦膜炎: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疾病,病原菌經呼吸道飛沫傳染。春季多發、傳染性強,兒童發病率最高。流腦的最初症狀是發熱、鼻塞、流涕、咳嗽、咽紅、渾身痠痛等症狀。當病菌侵入血液後,就表現為突然高熱、頭痛、寒戰、嘔吐、頸項強直、角弓反張、昏迷等。

  5.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發病初期多有發熱、精神不振、倦怠乏力、頭暈頭痛等症狀,與感冒症狀也很相似,其主要鑑別點有病程長、厭油膩、有黃疸、肝區痛、化驗可見轉氨酶增高。若已患感冒且纏綿不愈並出現上述症狀者,應及早確診並治療。

  6.麻疹:麻疹在發病的頭1~2天有發熱,呈感冒症狀,伴流淚、流涕、眼結膜充血發紅、怕光。第3天起先在口內黏膜上出現麻疹斑,其後面板出現紅色斑丘疹,先出現在耳後面板,繼之出現於頭部、面部、軀幹、四肢。隨出疹增多,發熱也加重。

  7.水痘:水痘是由一種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見於兒童。病初有輕度發熱、流涕、咳嗽等症狀,約2天后,皮疹可依次從軀幹、頭部、面部、四肢出現,不高於面板,數小時後變為丘疹,高出面板,再變成透明飽滿的水痘,以後變為渾濁,再變為乾癟的水皰。水皰周圍皮膚髮紅、發癢。

  8.肺結核:肺結核早期臨床可出現持續反覆的低熱、盜汗、食慾下降,伴咳嗽、咯痰等症狀,與感冒有很多相似之處。如果經常不明原因地“感冒”,應考慮到肺結核的可能,應做胸部透視,或者反覆痰檢可查到結核桿菌而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