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跳槽的隱形成本

  正確看待跳槽現象和端正跳槽動機是求職者應該努力的方向。那關於跳槽的成本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跳槽的隱形成本,希望你喜歡。

  

  心理成本:

  相比“騎驢找馬”,“裸辭”需要承擔更大的壓力,更需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裸辭”前,自己需要有一個充分的心理準備,對“裸辭”後有可能發生的最糟糕的事情有一個預測並做好相應的對策。“裸辭”後,儘管之前有過未雨綢繆,但事事難料,各種困難挫折降臨時,仍然會讓人的信心受挫,感覺茫然無措。

  “裸辭”前後需要面臨的壓力如經濟上的壓力、職業空白的壓力、找工作的壓力等,這些壓力如一座座大山壓在求職者的身上。一旦壓力過大,或者化解不及時,就會轉化為心理上的壓力。心態不穩,不僅會影響情緒,使你不能冷靜、客觀的處理問題,嚴重時還會影響身體健康。

  人際成本:

  離開一家公司的同時,也代表這一期間經營的人際關係可能歸零,不僅是同事、公司外部的聯絡過的合作伙伴、客戶、供應商等都可能會慢慢疏遠。老關係丟失,新關係要建立、維護需要重新投入,在短期內還看不到效果,且結果未知。

  機會成本:

  選擇一個機會,必定意味著放棄其他機會,包括原公司的加薪、升職機會。個人對於公司未來的發展很難評估,錯過一次晉升或一次發展機會,可能給職業生涯帶來重大的損失。新工作到底有多大發展還很難說。

  風險成本:

  去到一個新環境,面對新的工作任務和人際關係都是挑戰。此外,新公司的發展好壞,也難以預料。就像金融風暴、政策變動等對行業的影響不可小覷。其實,不管是行業的變動還是公司的整改,都會對你的工作產生直接的影響。

  其他成本:

  到新環境中,難免有一些小費用。若公司對著裝有要求,那你就需要花錢置備衣服。剛入職和新同事間的應酬也難免要破費一些。當然,如果在原公司,同事們已經熟悉,那這些費用必定可以節省下來。在物價高漲的年代,這些花銷也是不小的支出啊!

  延伸:如何權衡是否跳槽

  1、對當前工作做一張收益分析表

  相對跳槽的成本分析表,對當前的工作平臺、工作環境做一個全面的評估分析,看看自己在這裡可以得到什麼機會,又有哪些方面對自己的發展有利。相比陌生的環境,熟悉的環境對自己總會有些益處,不能一票全部否決。

  2、儘可能全面地瞭解目標公司或行業

  跳槽不是萬能藥,不能動不動就用“跳”來解決,跳到新東家難道就不會再有問題了麼?在選擇新平臺前,一定要耐心的收集資料,對目標公司或目標行業狀況有一個較為全面的瞭解,結合自身狀況分析清楚了再下決定。

  3、從長遠的職業規劃角度進行決策

  前兩步都是在收集各種資料,為你的理性判斷做鋪墊。這一階段可以根據自己的現實狀況來制定職業規劃方案,有了準則才能有行動的標準,最大限度減少跳槽引發的風險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