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行為禮儀

  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所以教師的行為很重要,學生還會以此為榜樣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與家長溝通禮儀

  一、家長會與家長接待禮儀

  1、家長會目的

  ***1***與家長溝通,加深雙方對幼兒的瞭解。

  ***2***向家長宣傳,幫助家長正確地教育子女。

  ***3***向家長展示,讓家長認識老師、理解老師,從而支援老師的工作。

  2、家長會禮儀

  ***1***提前書面通知家長。

  ***2***努力創設和諧氛圍,注重情感作用。

  ***3***與家長平等交流,友好協商。

  ***4***多給家長髮言的機會。

  ***5***重視會後反饋。

  3、家訪禮儀

  ***1***提前與家長預約,不可勉強家長。

  ***2***守時守約,若因事不能準時赴約,要設法告知家長,以免家長久候。

  ***3***講究敲門的藝術。若是雨天,不可將溼淋淋的雨傘帶進室內。

  ***4***家訪時如遇有新客來訪,家長做介紹時,應起立向來客問候。

  ***5***跟家長談話,語言要客氣。對幼兒多表揚少批評。

  ***6***家訪時,以真誠為貴,不可借家訪解決私事或收受“禮物”。

  ***7***家長未提出邀請,不要在幼兒家裡隨意參觀。但可以要求看看幼兒的房間,以示關心,並對幼兒做些瞭解。

  ***8***家訪時間不宜過長,達到預期目的,即應告辭。

  二、與家長日常溝通禮儀

  1、與家長溝通禮儀

  ***1***熱情接待來園的幼兒家長。家長來訪教師要立即起身,問明來意。

  ***2***談話時要控制音量並保持距離,認真傾聽家長的敘述。

  ***3***營造寬鬆的氛圍,要以平等的身份與家長交談。

  ***4***對孩子的評價一定要客觀全面,既肯定優點與進步也要真誠地提出不足之處。

  ***5***交談時不要與別的幼兒比較。談完後要肯定溝通收穫。

  2、與家長溝通技巧

  ***1***尊重家長,態度誠懇;主動微笑,用字遣詞優雅;儀態端莊,包括肢體語言。

  ***2***選擇恰當的溝通時間與地點,向對方表示善意與歡迎 。

  ***3***保留對方的面子,委婉地透露壞訊息。

  ***4***適時提出建議,詢問對方的意見。

  ***5***不要倉促地做決定,不要催促對方下決定。

  ***6***強調溝通雙方相同的處境,充滿信心地進行溝通。

  例如:

  家長反映問題——態度冷靜,讓家長把話說完,認真委婉。如:謝謝!讓我們再瞭解一下。請您放心,我們再商量商量,儘量幫你解決。

  家長之間發生衝突——穩定家長情緒,分別與家長談話。如:彆著急,孩子在園發生事情,責任在我,您有什麼意見和我們說。

  孩子發生事故——如實說清,表示歉意。如:真是對不起,今天……麻煩您多觀察孩子,有什麼不舒服時,需要我們做什麼儘管與我們聯絡。

  家長晚接孩子——主動熱情,耐心接待。如:沒關係,請您今後商量好誰接,免得孩子著急。

  家長饋贈物品——禮貌回絕。如:您的心意我們領了,照顧孩子是我們應該做的,您別這麼客氣。

  找個別家長談話——態度平和,講究藝術。如:對不起,耽誤您一會兒時間。

  與家長聯絡——體貼關心、禮貌客氣。如:您好!我是*老師,今天**不舒服,您看是不是帶他去醫院?謝謝!給您添麻煩了。

  3、注意事項:

  一忌居高臨下,二忌自我炫耀,三忌口若懸河,四忌心不在焉。

  五忌隨意插嘴,六忌節外生枝,七忌搔首弄姿,八忌挖苦嘲弄。

  九忌言不由衷,十忌故弄玄虛,十一忌冷暖不均,十二忌短話長談。

  與同事共處禮儀

  1、尊重為先,親密有度。禮儀的核心就是尊重,“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尊重是相互的,但是從我們每個人來講,必先主動施與才能有所回報。

  2、將心比心,利益共享。想要進行卓有成效的合作,都必須使之具有堅實的物質基礎,不僅要提倡患難與共,而且也要講究有福同享,彼此雙贏。

  3、遵守“白金法則”——別人希望你怎麼對待他們,你就怎麼對待他們。就是不要以自我為核心,要學會真正瞭解別人呢,然後以他們認為最好的方式來對待他們,而不是我們中意的方式。

  4、分享快樂,不要招搖。當你取得了成績,有了高興的事情,要真誠地與同事分享,而不是炫耀。

  5、批評有益,注意方法。諍友是人生的財富,批評不要忘記尊重,不要忘記“黃金定律”***黃金定律是指:你希望別人怎麼待你,你就怎麼待別人***、“白金法則”。

  6、擇善而從,多讚美,少嫉妒。“三人行,必有我師”,要善於向同事學習。“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多從他人身上尋找優點,吸收學習,對於他人的缺點多寬容、理解,同事取得成績,要由衷地讚美祝賀而不是嫉妒排斥。

  7、化解誤會,求同存異。一切以大局為重,以工作為唯一中心,不計較一些小利益的得失,各退一步,海闊天空,力求殊途同歸,圓滿完成工作。

  8、熱情開朗,做個“開心果”。幽默開朗的人容易得到大家的信任和好感,他們的生活態度會感染著身邊每一個人,使整個群體充滿了蓬勃向上的朝氣。

  9、互助是美德,兄弟明算帳。同事有了困難大家互相幫助是一種美德,我們都願意與開朗大方的人交朋友,但是同事之間我們提倡親兄弟明算帳。

  教師微笑的作用

  1、表明心境良好。面露平和歡愉的微笑,說明心情愉快,充實滿足,樂觀向上,善待人生,這樣的教師才會產生吸引學生的魅力。

  2、表明充滿自信。面帶微笑,表明對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以不卑不亢的態度與學生交往,使學生產生信任感,容易被學生真正地接受。

  3、表明真誠友善。微笑反映自己心底坦蕩,善良友好,待人真心實意,使學生與教師交往中自然放鬆,不知不覺地縮短了心理距離。

  4、表明樂業敬業。工作崗位上保持微笑,熱愛本職工作,樂於恪盡職守。

  飾物的禮儀

  一、佩帶飾物的原則

  1、數量原則。戴首飾時,數量上的原則是以少為佳,點到為止。

  2、色彩原則。戴首飾時色彩上的原則是力求同色。

  3、質地原則。戴首飾時質地上的原則是爭取同質。

  4、身份原則。戴首飾時要令其符合身份,顯優藏拙。

  5、體形原則。戴首飾時要使首飾與自己的體形相配,不盲目模仿,揚長避短。

  6、季節原則。戴首飾時多戴首飾應與季節相吻合。

  7、搭配原則。戴首飾時,搭配上要盡力使服飾協調。

  8、習俗原則。戴首飾時要懂得寓意,避免尷尬。遵守民間地域習俗。

  二、飾物佩帶方法

  1、戒指的戴法。食指:表示目前獨身且覓偶;中指:表示正在熱戀中;無名指:表示已婚;小指:表示持獨身態度。但上班時不帶戒指。

  2、手鐲和手鍊的戴法:戴在右臂,表示“我是自由的”;戴在左右兩臂或僅是左腕,表示已婚。

  3、胸花的戴法:一般戴在左胸部位,在從上往下數的第一、二粒鈕釦中間。

  4、手提包的用法:手提包的顏色要與季節、服裝、場合、氣氛相協調。在嚴肅的社交場合,可使用顏色較暗、形狀較方正的提包;參加舞會或宴會,可使用顏色鮮豔的羊皮小包或緞面小包。夏季提包應該小巧淡雅,冬季提包可以豔麗明塊,以展示教育工作者的獨特魅力。

  5、手錶的戴法:在社交場合,佩帶手錶,通常意味著時間觀念強,作風嚴謹。

  著裝禮儀

  一、女士著裝六不原則

  1、衣服不允許過大或過小。 2、不允許衣釦不到位。

  3、不允許不穿襯裙。 4、不允許內衣外觀。

  5、不允許隨意搭配。 6、不允許亂配鞋襪。

  二、日常服裝五忌

  1、忌露 2、忌透 3、忌緊 4、忌異 5、忌亂

  三、服裝的配色藝術

  ***一***三色原則

  1、西服、襯衫、領帶、皮鞋、手帕、襪子等不超過三個色系。

  2、小三色:手錶帶、腰帶、皮鞋顏色要力爭一致,至少是一個色系的。

  ***二***服飾的色彩哲學

  黑色:神祕 白色:純潔 黃色:熾熱 大紅:活力 粉紅:柔和、溫馨

  紫色:高貴 橙色:快樂 褐色:謙和 綠色:生命 淺蘭:自信 深藍:自信

  灰色是中間色,象徵中立、和氣

  ***一***裝扮禮儀

  原則:自然和諧、秀外慧中

  具體要求:

  1、頭髮——前不擋眼後不披肩,過肩長髮應束起或盤起,髮型不誇張,不理過短的頭髮,不染誇張彩發***如:紅、藍、金黃等***。

  2、手部——勤洗手、勤剪指甲,不留長指甲,不塗色彩鮮豔的指甲油。

  3、面部——牙齒潔白,口腔無異味;保持眼部整潔,不戴墨鏡和有色眼鏡。

  4、妝容——日常生活化妝自然大方淡雅,與膚色相配,杜絕濃妝,不使用氣味過濃的化妝品。

  5、著裝——柔和大方、便於活動。不穿吊帶背心、超短裙等過於暴露或透明的服飾。

  6、鞋子——帶班時不穿拖鞋、赤腳,當班時間穿平底鞋。

  7、佩飾——帶班時不佩帶戒指、耳環和耳釘及太誇張複雜的胸飾,所戴佩飾應符合衛生和安全要求。

  ***二***行為舉止

  原則:自然規範、親切優雅

  具體要求:

  1、臉部——真誠微笑,神態自然,給人親切、和藹、可信之感,不故意掩蓋笑容,忌面色陰沉、橫眉立目。

  2、眼神——親切有神,轉動幅度適宜,合理分配目光,讓每個幼兒都感受到教師的關注,不可長時間凝視一名幼兒。

  3、守時——按時上下班,參加各類會議及活動不遲到、早退。

  4、坐姿——入座起座左入左出,動作輕緩,面對幼兒坐姿端正,雙腿併攏,上身正直,雙手自然擺放。

  5、站姿——身體挺直,挺胸收腹,抬頭沉肩,雙腿靠攏,雙目平視,雙手自然垂放,或交握在腹前。

  6、走姿——上身正直不動,雙肩平穩,重心前傾,速度適中,步幅恰當,輕手輕腳,忌連蹦帶跳或步履過緩,不可多人並排而行。

  7、蹲——身體直立,雙膝靠近,臀部向下,腳掌支撐,不可在行走中突然下蹲。

  8、手勢——準確適度、自然大方,忌拘謹僵硬、當眾搔頭、抓癢,帶班時不雙手交叉抱臂或雙手後背。

  ***三***文明語言

  原則:主動熱情、文明禮貌

  具體要求:

  1、接待來賓:

  主動詢問——您好,請問您找誰?請問您有什麼事嗎?需要幫忙嗎?

  被動受問——哦,抱歉,這個我還不太清楚,我可以幫你問一下。

  2、打電話:

  打電話——先問好,然後做自我介紹,接下來再說事。如:“喂,您好!我是X班的XX老師,你是某某的媽媽嗎,是這樣的……”

  接電話——先問好,然後做自我介紹,接下來再詢問。如:“喂,您好!XX幼兒園X班XX老師,請問你找誰?有什麼事麼?”

  放電話——等對方放下電話,然後再掛機。

  3、對待幼兒:

  無意過失——耐心安慰,不指責埋怨幼兒。如:傷著沒有?下次小心。

  組織活動——語速適中,指令簡潔明瞭,語言生動、有趣、兒童化。如:請吃好點心的小朋友輕輕地把小椅子搬到旁邊。

  師幼互動——熱情溫和、積極應答、仔細觀察、不斷提示、給於評價、鼓勵欣賞。如:你真愛動腦筋,真棒!

  遇到困難——鼓勵幼兒增強自信,不諷刺挖苦。如:你肯定能行,試試看吧!彆著急,我來幫助你。

  有意過失——堅持正面教育,及時解決。如:有事好好說,不能動手。相信你是好孩子,以後不會再做這種事。

  日常生活——親切關愛,體貼入微,力求體現母愛。不講粗話、髒話,不訓斥幼兒,忌大呼小叫。如:有點不舒服是嗎?讓我看看褲子有沒有溼了。

  教師的禮儀與修養

  一、加強教師禮儀修養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