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點評創業讀後感
《馬雲點評創業》是馬雲點評《贏在中國》選手的精彩語錄,讀後覺得受益良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從這篇開始,我可能要連續發幾篇關於《馬雲點評創業》這本書的讀後感。
此書是馬雲點評《贏在中國》選手的精彩語錄,讀後覺得受益良多。
《贏在中國》我也看了看了幾眼,當時都是80強了,可是有的創業者讓我都覺得很可笑,不可理喻,不知道他們怎麼進的80強。
此書我剛看了52頁,就發現很多舉例的參賽者很有意思,這些專案大多是商務網站,跟馬雲的阿里巴巴類似的,他們很多不講清楚自己的商業模式,隱晦的或者直接地表示怕馬雲學去,怕馬雲盜用。
我覺得這很可笑,他們都覺得自己非常聰明非常了不起,有點自以為是。在馬雲面前自作聰明,班門弄斧。
我在生活中也經常能遇到這樣的人,凡是有點驕傲的資本的,或者覺得自己混得不錯的,都有這樣的毛病。我覺得這樣的人走不遠。
不管自己有多大本事,有多大成就,還是要始終保持謙虛的,學習的,低姿態的態度,這世界上還有很多很多值得你學習的地方,自己要當個空杯子,隨時來填滿它。我們要從點點滴滴的啟發中去學到東西,別那麼驕傲那麼自負,全世界似乎只有你自己最聰明,別人都是傻子麼?
篇二
我先是看《贏在中國》這套電視節目,又閱《馬雲點評創業》這本書,總之現在我對這類書比較感興趣,它們真正能充實我的感知。
看了《贏在中國》這套節目,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得要數馬雲。他是怎樣一個人呢?有過怎樣的經歷呢?為何很出色又優秀呢?
他確實如書中序言裡講的一樣:“馬雲是個諳熟創業之路並能用最點穴的語言針對具體的創業案例進行既具體也抽象地表達的人。他以自己卓越的遠見和不懈的努力,在很短的時間內使阿里巴巴成為一家非常成功的國際公司。他為什麼能成功呢?首先得有一個成功的人品,有一個成功的人品作基石才能把事情做好,否則他拿什麼去信服別人呢?一個事業和人品都好的人,他人品的吸引力永遠都勝過他事業對人的吸引力。他在點評選手的許多話裡都透露出,他最看重一個人的人品,也強調人品的重要性,有個好品質的人,才能在事業上有所作為。
他的話中有些很有哲理性,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有這麼幾句。在第二賽季中他講過:”這世界上最不可靠的東西就是關係。“是呀,關係就是人與人心之間的關係,人與人物質之間的關係。人性中本生有些事情就是排它性的,有了這種排它性,還談的上什麼可靠呢?要說可靠那只是物質間的等量交換,所以一切事物只有公平、正當才是持久的。還有他說:”上當不是別人太狡猾,而是自己太貪。“確實如此,看看各種媒體中報道的,哪個上當的不是因為自己貪圖某種便利。如果一個人通過正當的渠道、坦蕩地獲得屬於自己的東西,怎麼可能談的上受騙上當。這也與他的別一句話的意思完全吻合:”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東西。“
從他的點評語中看出馬雲是個心胸開闊的人,對選手所講的都是他在創業路上一路走過來的真實感概,是用失敗和辛勞換來的智理明言,有些話是別人要用一生的時間才能總結出來的道理,而他是毫無保留地奉獻給選手和廣大觀眾了,他的點評給許多創業者都提供了很多這方面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鼓勵和激發了許多人的創業激情。在中國民營企業日漸興旺的今天和明天,是需要有馬雲這樣的創業先驅者和創業成功者的指點,以帶動更多的人創業成功,從而也改變了國營企事業一統天下的泡沫經濟現象。
看了他在電視節目裡的點評,還想看書來進一步加深印象,有種想反覆咀嚼細細口味的吸引力。從他的點評中看出了敏捷的思維、妙語連珠的語詞、風趣幽默的輕鬆心態、認真而又一針見血的嚴謹態度,讓人感到有種”同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還有從他簡練的語言中看出他的思路始終是清晰的。
在互聯網布滿全球並作用於廣大群體的今天,是馬雲引領了中國的廣大民眾享受於網際網路的商業部份。
感謝馬雲!
篇三
前天買了一本書《馬雲點評創業》。喜歡看書,也喜歡買書。這本書,夢寐以求。
當晚入夜12時30分,又有時間暫短的感覺。我不崇拜馬雲先生,但我欣賞他們。再說句實在的,有些對話我看不懂。這隻說明,沒有夠到他們的檔次。
但是,馬先生有句話說得很好,所有的成功模式都該是簡單的——所以你看到的馬雲點評創業的語錄,都是淺顯易懂、卻意味深長又難以一一把握住的。
做不好,就不收你錢,剛看到COCO小粉筆的文章,故事串聯在客戶與供應商之間,發展在打樣、看樣、改樣、修整的蛛絲細節之間,功成於簡短的一句——1年之後,你成了我的客戶。
一年之後,你成了我的客戶。這個未完的結局給人一個想法:客戶是可以峰迴輪轉的,但決定客戶能否輪轉成功的關鍵掌握在供應商我們的身上。
做不好,就不收你錢。
這是一種態度——事後的態度。
這是一種心態。事情發生之前的心態。
中小企業,我們也許都該嘗試這樣一種心態,開發這樣一種行為。今年的冬天也許來得正是時候,一個持久戰時期,堅持過去的絕不會是等閒之輩。
前段時間,一位同事為一件事在煩惱。原因是:打了三次樣給客人,沒有一次順利通過。
也許我們做銷售都該記住一點:適合的就會是好的——針對性需求。一個不懂得從客戶處索取終端需求的銷售,如何實現銷售的價值?
第一次打樣,根據按照客人的要求來。結果客人不滿意,只有一個理由:沒有完全”挖掘“客人需求。除非是我們自己馬虎,我們本身就沒做好。出口歐美的貨是不一樣的,中小型企業與集團企業是不一樣的。
瞭解了客人的高階定位之後,總經理得出了一個結論:打的不好的,就不要寄——1箇中小企業在前行中,對每一次失利的總結,都應該是慎重的。應該要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