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可行性

  “年輕”究竟是缺乏資源經驗的代名詞,還是創業者們的重大資本?大學生創業”都是社會和媒體關注的熱點話題,而“大學生”代表的實際上是更廣義的年輕創業群體。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歡迎參閱。

  

  你覺得年輕人創業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劉靖康:優勢是不怕死,相對成家立業後,心理負擔也小一些。還有一點是創始團隊的搭建成本低,大部分都是同學,而工作後再拉同事出來創業的難度會稍微大一些,成本也會高一些。

  劣勢也在年輕,職業素養、經驗、技術、情商等等,瓶頸很快就會體現出來。但最主要的劣勢還是因為成長的環境是學校,需求往往來自於校園。校園產品一般市場天花板會低一些,而且在學校間複製和推廣的成本很高。如果跳出校園內的需求,看別的人群也會容易看得不透徹,想當然。

  毛聖博:從資料上看,獨角獸公司裡成功的年輕創業者比例是超出我們想象的,這在某種程度上就說明年輕本身就是一種優勢。我非常支援年輕人創業,可能在某些領域,年輕人的優勢更大。

  年輕人創業更有優勢

  第一,沒有資源反而是好事。年輕人出來創業,因為沒有所謂的資源而必須依靠強大的創新與產品才能成功,這反而是一件好事。而一些年長者在創業時,第一反應是就是依靠資源,這會導致後期的很多問題。

  第二,年輕的創業者更敢於孤注一擲。創業是需要大量時間精力的事業,而一般年輕的創業者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將所有的精力、時間都撲上去。而年長者的顧慮比較多,家庭、朋友、為了維護社會關係而必須有的應酬等等,都會分散一些注意力。

  第三,年輕人更理解年輕人。新鮮的網際網路產品的主流使用者還是年輕人,從洞察使用者的角度來說,人生閱歷雖然可能有助於理解人性,但並不是必須的,年輕創業者可能更容易理解年輕使用者,這種共鳴和洞察是不同年齡的人很難具有的。

  第四,年輕人的創業機會成本低。年輕創業者們的另一個優勢是機會成本低,如果失敗,他們可以迅速調整方向。

  給年輕創業者的建議?

  年輕的創業者在人生經驗和閱歷上可能會有不足,因此最好不要涉及一些重度依賴人脈、資源、銷售的領域,同理太重或者太傳統領域也會比較難。而相對來說,技術類、產品類的創業會是好方向,也會更利於年輕人創造力、想象力的發揮。

  我們不鼓勵年輕人為了出名而創業,或者是做一些To VC的專案。真正優秀的創業者是會對自己做的事情有熱愛,也有深刻的洞察。

  想過創業失敗會去做什麼嗎?

  以前大學的時候,覺得自己一無所有,就算創業失敗了,也只是回到一無所有的狀態,但現在並不是這麼想。現在雖然在經濟層面沒有什麼風險,但一般人花了這麼多心血,共同去做一件事情,如果失敗了,心裡會有一個大窟窿。表面上看起來,起點和終點沒有什麼不同,但心理上的損失一定是非常大的。

  你覺得大學生創業應該被鼓勵嗎?

  我覺得在風險可控,不給別人造成不可逆傷害的情況下,我個人是鼓勵的。因為就算事情沒有成功,經歷過這個事的人,一定成長很多。風險和不可逆傷害主要是指家庭條件方面,如果拿家裡大部分錢來作為大學生第一次創業的本金,我覺得風險是相當大的。

  在有關“年輕人創業”或者“大學生創業”的話題上,創投圈有許多不同的聲音,許多投資人曾公開反對年輕人創業,“年輕人圖樣圖森破”、“人生閱歷少”、“短板太多”……種種理由皆有。而“神奇百貨”、“剪電線事件”等事件的發生,也讓年輕的創業者群體成為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接受質疑與批評。

  但我們仍然對年輕人報以樂觀。“年輕”是個充滿希望的詞,也充滿著未知與不確定性。優秀的創業者是對所做的事情有熱情、有熱愛,並且有著深刻的洞察,熊貓君知道這樣的特質不會被“年輕”掩蓋,也不會隨著時間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