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創業故事
創業不一定要去最繁華的地區,不一定要有最集中的人才,只要有心,大學生在鄉村也能實現創業。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村官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故事1:三位大學生村官網售野菜月賺5萬 共走致富路
三七菜、薺菜、香椿等野菜你或許品嚐過,養心菜、人蔘果、菜用枸杞、紫白菜、雪櫻子,這些不少人聞所未聞的養生野菜也被引入沛縣規模種植。從6月份開始,沛縣的三名大學生村官利用自己種植的10畝野菜地,協作生產基地160畝,用於保健野生蔬菜的培植和繁育。年輕的村官們發揮大學專業特長,通過網路推銷野菜及野菜種子,一個月就能賺5萬多元。
近日,記者來到沛縣胡寨鎮草廟村一排農家大棚裡,看到的是一派悠然見南山的田園景象。這裡是三位大學生村官創業的地方。胡寨村黨支部副書記王志、十里堡村黨支部副書記安保標、辛莊村黨支部副書記孫冰,與沛縣野生蔬菜研究所張成革合夥成立了徐州泰康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王志任公司的負責人,他們每個人擁有公司20%的股份,預留20%的股份給公司未來的投資人。
“野菜藥食同源,既可做菜,長期食用還可預防及治療疾病、強身健體。這是我想發展野菜種植的初衷。”王志說,目前三個大學生村官的精力既在試種各種保健野菜,又兼顧網路銷售,不僅要在國內賣出名氣,還計劃銷售到國外。“從6月份開始,平均每天都能接到20多單,僅發貨打包就需要3個小時,忙不過來還得招兼職工幫忙。”王志話語樸實,又表達出做事的信心。
在王志看來,是夢想推著自己一步步前進。“從小生活在村裡,到如今老百姓地裡生長的野菜大多依舊靠著最原始的肩扛背挑小打小敲,實在太辛苦了。”現在他們和沛縣野生蔬菜研究所進行技術合作,帶動胡寨、張寨等鎮的農民種植野菜。相對其它農作物,野菜比較容易種植,利潤率也比較可觀,關鍵是要選擇好適銷對路的產品。現在銷售最火的養心菜,其實就是三七和費菜雜交的多年生植物,像韭菜一樣,可以割一茬又一茬。僅這一種新鮮野菜,一個月就能掙2萬多元。
談到今後的發展,王志也很有思路,他想和客商一起在鄰近的狄莊村種植帝王菜等保健野生蔬菜。而且,下一步還要從簡單的深加工做起,把一些集中上市的時鮮野菜烘乾,或者做成麵粉狀,讓養生野菜的保健功效充分發揮,把生態迴圈農業鏈做起來。對於實現自己的巨集偉藍圖,帶領鄉親們走出一條致富路,王志和他的小夥伴信心滿滿。
故事2:四川大學生村官結盟觸網2公斤花生賣出258元
資中縣大學生村官電商創業聯盟的10名成員按慣例聚集到該縣縣委組織部在電子商務集中發展區為其提供的辦公室,商討解決創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今年4月13日,內江市委組織部下發《關於大力實施“四先”計劃切實推進農村黨建電商雙促進的意見》。“四先”計劃,即通過基層組織爭先發展電商、大學生村官領先融入電商、黨員骨幹率先實踐電商、村級活動場所優先服務電商,實現農村黨建電商雙促進。
隨後,資中縣委組織部即下發具體實施方案,包括對全部120名大學生村官進行電商知識培訓、開展“大學生村官電商創業標兵”評選、打造100個有產業支撐的電商產品特色村等目標。截至目前,資中已有40餘名大學生村官直接創業。
7月底,資中縣10名大學生村官組建電商創業聯盟。“大學生村官長期紮根在村裡,融入電商既有優勢又有不足。優勢在於,對當地情況非常熟悉,村民又很信任,包裝土特產品到網上賣會輕鬆很多;不足在於,很多土特產品季節性很強、產量又不夠,容易出現有市場需求但無貨可賣的情況。我就在想,能不能聯合一部分大學生村官,深入挖掘各種資源,尋找到更多有特色、有市場的土特產品。”談到“結盟”初衷,“盟主”廖小萍說。
資中縣委組織部特意在電子商務集中發展區為大學生村官電商創業聯盟提供了一間辦公室,併發函到各村,在不影響村裡工作的情況下支援聯盟成員每週四定期聚會。同時,縣委組織部還與相關職能部門積極溝通協調,幫助大學生村官們儘快申請食品流通許可證和QS認證。
雖然創業聯盟成立僅3個多月,但不乏“得意之作”。
公民鎮的羅漢花生小而脆,吃起來口感很好,但因為沒有進行宣傳,所以知道的人並不多。聯盟成員在聚會討論時,瞭解到這條資訊,大家一致決定到公民鎮實地考察。
經過包裝後,通過聯盟成員網店銷售的2公斤裝羅漢花生已經賣到了258元一盒,而且供不應求。公民鎮黨委、政府考慮擴大種植面積,與創業聯盟進行更深度的合作。
龍山鄉的粉條、銀山鎮的紫薯,經過創業聯盟包裝後,銷售也比之前好了很多。
如今,創業聯盟在當地已小有名氣,有時候聚會時還有其他大學生村官、有志於做電商的村民和村幹部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