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秋季出菇管理措施

  在香菇生產中,秋季出菇自然溫度比較適宜。你知道在香菇在秋季出菇時該如何管理嗎?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秋季香菇出菇期管理措施

  1、拉大日夜溫差。白氣象溫高,蓋層薄膜,可使菇畦內溫度比膜外高出2—3℃,夜晚10時後開啟薄膜,使溫度迅速下降。

  2、節制菇場溼度。轉色後,初期維持菇畦相對溼度在85%左右,隨著大批菇蕾分化出菇蓋、菇柄後,下降空間相對溼度至80%左右。

  3、適宜發明乾溼差。秋菇前期,菇筒內部含水量較充分,完全能滿足第一批菇子實體生長的需要,不用浸水催菇。第一批菇採後,停滯噴水,掀膜通風,讓菌筒外表單調1—3天,再蓋上薄膜提高畦溫,增進菌絲生長。2—3天后,採後留下的菇穴會發白長出菌絲。這時再噴水增溼,掀膜通風,促使下一批菇生長。

  4、保證通風,減少畸形菇。氣溫在23℃以上,每天早、中、晚各通風1次;氣溫在18—23℃,早、晚各通風1次;氣溫在17℃以下,每天通風1次即可。

  5、預防雜菌感染,延長菌筒壽命。

  延伸閱讀

  香菇出菇期管理

  香菇菌柱轉色後,菌絲體完全成熟,並積累了豐富的營養,在一定條件的刺激下,迅速由營養生長進入生殖生長,發生子實體原基分化和生長髮育,也就是進入了出菇期。

  一、出菇安排

  在自然條件下,春載香菇可收5-6茬,從發生季節可分秋菇、冬菇、春菇三種;春栽香菇重點是秋菇和冬菇。

  9-11月發生為秋菇,9月份開始,氣溫逐漸由高到低,出現菇蕾後要根據天氣情況,分別採取培育厚菇或花菇的技術措施。

  秋雨連綿,空氣溼度大時可先培育厚菇,天氣晴朗,要抓住時機培育花菇,當菇蕾長到2-3㎝大小時,進行催花管理,白天採用遮陰方法控制溫度18-20℃。山區採取5陰5陽,平原6陰4陽方法***單層遮陽網***,調節光照,降低溫度。

  第一批菇採完後,要清除菇腳重新進行養菌,溫度20-25℃條件下一週左右,至採菇後柄部穴口發白,催第二茬菇。

  12月至翌年2月是冬菇管理階段,是培育花菇的最好時機,可培育二茬花菇,把遮陽物全部去掉,讓菇架及菇袋直接讓冬季太陽照射、調節棚溫8-16℃之間,晚上低於8℃時,應修火道加溫,維持8℃以上溫度。白天晴天時,將薄膜去掉,讓幼菇在太陽光下生長。

  二、出菇方式

  出菇方式可分為脫袋排場出菇法和不脫袋割孔上架排袋出菇法。

  脫袋排場出菇法:指菌袋轉色後將塑料袋全脫去,然後排到出菇場進行出菇管理,這是傳統的方法,出菇產量高,但花菇率低。

  不脫袋割孔上架排袋出菇法:這種出菇法可提高花菇率和經濟效益。花菇是菌蓋上帶有白色龜裂紋的香菇,是在特定環境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特殊畸形菇。龜裂紋越多、深,寬、白越好。

  三、菌筒的補水工作

  一般催蕾前的菌袋不需浸泡處理,但如果存在基料水分不足的情況,則應進行浸泡後再催蕾,以使第一潮菇儘量多而肥大;

  經越夏後的菌筒,含水量常偏幹、對於偏乾的菌筒提前移至室外出菇場,並適當增加菇場的空間溼度,讓菌筒吸收空氣中水分,恢復重量.對難於恢復重量的菌筒要進行注水,讓菌筒恢復到原重量的3分之2左右.使菌絲在適宜含水量中繼續生長.如果這時氣溫還偏高,依然要注意防暑降溫和雜菌防治問題.菌筒含水量愈低,愈要提前擺到室外出菇場。生產中常用的菌棒補水方法:

  1.浸水方法 選擇晴天,將菌棒擺入水池內,壓實,防止飄浮。浸水時要用乾淨的冷水,當菌棒的含水量達到60%~65%時將其撈出,重新在培養架上排場進行出菇管理。

  2. 注水方法 將噴霧器噴頭改裝為4個小噴管,分別接上塑料管,另-端對接注射棒***徑4毫米,長35釐米空心棒,鑽有20個細孔***。將4根注射棒分別插入菌棒內,利用噴霧器的壓力注水,該法目前已被廣泛採用。

  四、催蕾管理

  香菇屬於變溫結實性的菌類,一定的溫差、散射光和新鮮的空氣有利於子實體原基的分化。這個時期一般都揭去畦上罩膜,出菇溫室的溫度最好控制在10℃~22℃,晝夜之間能有5℃~10℃的溫差。如果自然溫差小,還可藉助於白天和夜間通風的機會人為地拉大溫差。空氣相對溼度維持90%左右。條件適宜時,3~4天菌柱表面褐色的菌膜就會出現白色的裂紋,不久就會長出菇蕾。此期間要防止空間溼度過低或菌柱缺水,以免影響子實體原基的形成。出現這種情況時,要加大噴水,每次噴水後晾至菌柱表面不粘滑,而只是潮乎乎的,蓋塑料膜保溼。也要防止高溫、高溼,以防止雜菌汙染,爛菌柱。一旦出現高溫、高溼時,要加強通風,降溫降溼。

  催蕾的方法有很多,一般常用的方法為:

  1.自然催蕾法:浸泡後的菌袋排入菇棚,加強通風和光照,不要任何輔助措施,數日後即可自然現蕾。

  2.驚蕈催蕾法:對菌袋採用木棒敲擊、地下滾動等辦法,使之受到“驚嚇”,現蕾速度較快。

  3.強光催蕾法:對棚內地面澆水,使之保持較高溼度,然後,揭開草苫等遮陰覆蓋物,使棚內進入直射光,對菌袋進行強光刺激,很快即有菇蕾現出;但要密切觀察,一旦棚溫達到30℃時,即應立即遮陰,並向棚頂噴水降溫。

  4.溫差催蕾法:準備鼓風機和噴水器械,揭開草苫等遮陰覆蓋物,利用陽光對菌袋一方面進行強光刺激,另一方面,棚內溫度急劇升高,待升至30℃時,進行保溫處理,使30℃保持到太陽落山後,揭掉覆蓋物,開啟進出口,先用地下水對菌袋進行快速降溫,繼之開動鼓風機向棚內吹風,然後,利用晚間的自然降溫,棚內溫差可達15℃以上,催蕾效果不錯。

  五、育蕾管理

  該階段的主要管理任務是割膜和疏蕾。首先,菇蕾現出後,僅僅是一個個灰褐色的小“肉疙瘩”,還沒有分化,也沒有觸及塑料薄膜,此時應及時進行割膜處理。方法是:使用鋒利的刀尖***現多使用桌布刀***,環繞菇蕾將塑料膜切割成“活動門扇”的樣子,既不妨礙菇蕾從中鑽出,又可防止過大的風流進入,以避免基料的水分過多散發。注意:不可待菇蕾觸及或頂到塑料薄膜後再割膜,否則會產生畸形菇。在割膜時或在幼蕾鑽出後,發現有叢生的如有兩個、三個或更多的菇蕾擠在一起時,即應進行疏蕾,用刀尖將邊緣的菇蕾切去,如果操作不方便,也可以只將其上半部分***大約是菌蓋部位***削去,保留一個長相端正、形態圓整的菇蕾即可。

  六、蹲蕾管理

  作物栽培中,有一個“蹲苗”的做法,在香菇生產中,也有類似的措施,就是蹲蕾,目的就是培育個大、肉厚的厚菇或花菇。蹲蕾做法很簡單,就是降溫。幼菇蕾在15~22℃的溫度下生長速度快,在14℃的溫度下長速明顯減緩,如有條件,降溫於12℃左右,甚至8℃左右,可達到蹲蕾的目的;如果配合短時的直射光和偏低的空氣溼度,將會有助於蹲蕾的效果。一般在15℃左右的溫度持續一週左右,即可達到蹲蕾的目的。

  七、子實體生長髮育期的管理

  子實體發生後的管理,要圍繞著溫、溼、光、氣這四個因子進行。

  1.溫度:菇蕾分化出以後,進入生長髮育期。不同溫度型別的香菇菌株子實體生長髮育的溫度是不同的,多數菌株在8℃~25℃的溫度範圍內子實體都能生長髮育,最適溫度在15℃~20℃,恆溫條件下子實體生長髮育很好。低於5℃時,子實體無法分化和發育,高於28℃時,子實體發育速度明顯加快,但菌肉薄、易開傘、色澤淺、品質差。

  夏季出菇時要儘可能的降低棚內溫度、秋季出菇自然溫度比較適宜,冬季出菇棚內要設法保溫,總之香菇生長的溫度範圍應控制在15~25℃之間,溫度過高或過低均不利於香菇生長。

  2.溼度:出菇階段以保溼為主,應調控空氣溼度在90%以上***85%~90%***,如果培育花菇,則可根據其不同發育時期調控至60%~70%。

  在香菇子實體生長初期,棚內空間的相對溼度以90%為宜,香菇蓋直徑大於菌柄直徑後,溼度以80%~85%為宜,這對提高香菇的品質,特別是對菌蓋的加厚意義很大。

  3.通風換氣:除保溫等特殊要求外,一般要求棚內要有較新鮮的空氣條件,應控制二氧化碳濃度在0.5%以下。隨著子實體不斷長大,呼吸加強,二氧化碳積累加快,要加強通風,保持空氣清新,還要有一定的散射光。

  增加通風可減少畸形菇的發生,如果棚內通風不良,菇蓋不能很好的展開,菇柄變得肥大畸形,失去商品價值。通風與保溼是一對矛盾,栽培者可根據具體情況,處理好通風與保溼的關係。

  4.適當光照:除特殊栽培環境如人防工事、天然山洞等場所需要增加光照外,菇棚要根據子實體的生長要求,通過揭蓋覆蓋物來調控棚內的光照,否則,光照不足時,將使菇體色澤不好,影響商品質量。

  香菇生長髮育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光線不足、菇蓋顏色淺褐色乃至黃灰色,還會導致菇柄拉長,降低商品價值。一般棚內能順利閱讀報紙的光照強度就足夠了。

  通過上述的溫度、溼度的控制。通風量的調節及散射光的誘導,原基就能順利的長大,從原基發生至第一潮菇成熟採收一般需要4~7天。

  第一潮菇採收後菌棒含水量減少,要注意保溼又要通風,促使菌絲恢復,積累營養。經一週後,當採菇痕跡菌絲開始發白時,菌棒可進行噴水或浸水或注水處理,拉大棚內的溫差,誘導第二潮子實體的形成。每潮菇採收後,都要讓菌棒恢復菌絲生長,積累養分後,再進行摧蕾促菇和子實體生長髮育的管理。

  八、提高香菇栽培後期鮮菇質量

  香菇出菇週期長,前期由於菌塊內養分充足,氣溫較低,子實體生長緩慢,菇體蓋大、肉厚、柄短,質地密實;而後期由於菌塊養分消耗較多,加之氣溫高,子實體生長速度快,菇體蓋小、肉薄、柄長、質地疏鬆,其商品價值和出菇量都顯著降低。

  實踐證明,採用降低菌塊含水量和環境溼度的方法,使子實體在較為不利的環境中生長成熟,可以使後期香菇質量得到改善。具體做法:

  1、縮短補水浸泡時間,使菌塊含水量在70%左右***比常規減少10%***,撈出來稍瀝乾後再進行覆膜管理。

  2、在菇蕾大量產生,菇蓋直徑達1.5cm左右時,揭去薄膜使其在自然溼度環境中生長髮育,陰雨天不噴水,晴天每天下午5~6時噴一次重水,菇長至七八分成熟時採摘。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菌塊在含水量較低,高溫低溼的環境中,子實體內養分輸送減緩,子實體現蕾至採收時間延長有利於養分在子實體內積累,長成的菇質量相對同期常規管理方法的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