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創業還是打工

  打工與創業 ——你選擇? 我們無法改變現有的環境,但唯一能改變的就是自己的思想!一個人如果踏上社會工作了3至5年,如果還沒有一個自己比較滿意的結果,那應該重新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重新考慮自己選擇的方向?近來許多好友都與我談到創業,他們心裡很矛盾,既有創業單幹的激情,同時又有擔心失敗後悲慘的命運!所以很多朋友思考了很長時間,最後還是決定等等再看,一月過了一月,一年過了又一年,歲月流逝,光陰不再,沉浸在打工的生涯中難以自拔,結婚供房,身上的經濟枷鎖日益沉重,無力再搏,最後只好認命,打工一輩子。

  很多成功創業者和失敗創業者的最大區別是一個運氣好,一個運氣差。

  現在關於創業的報道越來越多,創業也越來越成為年輕人的選擇。但是,雖然有創業者做出了偉大的產品和偉大的公司,更多人的創業都是以失敗告終的。

  ?

  在美國感恩節前夕,一位創業者在國外程式設計師和創業者聚集的社交新聞網站HackerNews上表示自己創業失敗了。他花光了所有的錢、信用透支、賣了房,家裡能賣的基本都賣了。他有兩個不到6歲的孩子,妻子又懷孕了。

  這位創業者的經歷引起另一位創業者AaronHillegass的共鳴。AaronHillegass是一家百人規模的程式設計培訓和諮詢機構BigNerdRanch的創始人,他在2001年建立了這家公司,但公司真正迎來大發展是在2008年以後。

  Aaron表示,再過一個月自己的公司要啟動校招,他也經常遇到優秀的學生不願加入公司而想創業。因此他寫了一篇文章來闡述自己對創業和加入公司的想法,雖然這篇文章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招聘貼”,但Aaron的一些觀點的確很值得有創業想法的人蔘考。

  簡言之,Aaron認為,創業最好的地方是能夠決定一家公司的文化。但是鑑於創業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運氣好壞,那麼如果你能找到一家志趣相投的公司,而這家公司又願意付給你有吸引力的薪水能讓你去解決問題,就趕緊加入這家公司,別創業。

  第一:創業是否成功主要靠運氣

  很多成功的創業者會說他們成功是因為找對了人,或者公司戰略定的好,或者合適的投資人,或者快速試錯和轉型。但是Aaron認為,之所以會有那麼多觀點,是因為這些人都忽視了運氣的重要性。很多成功創業者和失敗創業者的最大區別是一個運氣好,一個運氣差。

  Aaron從10歲開始學程式設計,後來進入了喬布斯建立的NeXT公司做開發者。因為對NeXT和蘋果公司使用的程式語言比較有經驗,他在2001年和合作夥伴Emily創辦了BigNerdRanch公司,主要提供程式語言Objective-C的培訓和其他程式設計方面的諮詢服務。

  當時蘋果公司遠不如現在受歡迎***2001年蘋果推出iPod,可以說剛剛開始復甦之路。當時蘋果公司的股價還不到10美元,現在為560美元***。因此BigNerdRanch的發展並不是很理想,雖然他向每個人兜售自己的想法,到2008年公司還是隻有7個人。

  2008年蘋果推出了iPhone的開發者SDK,由於Objectvie-C是iOS作業系統***當時稱為iPhoneOS***最主要的程式語言,於是一夜之間,Aaron和他的6名員工成了世界上最火的領域裡最優秀的程式設計師——而這個領域在蘋果釋出SDK前幾乎不存在。

  在這之後BigNerdRanch迎來了高速發展,現在已經有超過100名員工,在歐洲和拉丁美洲都有辦公室,並且成了iOS,Android,JavaScript和Ruby等程式語言方面的專家。

  Aaron自詡為一個聰明的人,但他表示,聰明和努力工作讓公司擴充套件到了7名員工的規模,接下來的發展全是靠運氣。

  的確,他在2001年的時候不可能猜到蘋果會在6、7年後推出iPhone和AppStore,而如果蘋果沒有那樣做,Aaron的公司到現在可能也就10人左右,甚至有可能已經倒閉。

  第二:創業初期充滿青春期的煩惱

  Aaron認為,創業初期是創始人最辛苦的時候,不僅僅是工作辛苦,更重要的是付出的努力很可能得不到任何回報。很多時候,創業人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經歷去做一件事,最終卻發現必須放棄。

  不過,最糟糕的是,創業者會發現,自己的競爭對手都有比自己強的地方。比如一些公司會更懂這個行業,一些公司已經有客戶和收入,一些公司甚至已經開始盈利。

  雖然很多時候,新進入者有全新的眼光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創業者會覺得這是自己的優勢。但Aaron表示,大部分時候那是一種劣勢。

  在創業初期,團隊不可能做到精細化分工。那就意味著創業者可能要花數個小時來做一件專家10分鐘就能搞定的事情。Aaron表示自己在公司每個職位都做過,並且都做的很差。

  第三:錢只要夠用就好

  很多創業者在成功後都身家過億,因此成為億萬富翁也是一些人創業的原因。

  Aaron過過窮日子,他知道窮日子不好過。現在他認為,有足夠多的錢是件很爽的事情。

  Aaron對足夠多的定義是:你可以請朋友去一家不錯的餐廳吃飯,但完全不用擔心這頓飯的花費。

  在和一些億萬富翁打過交道的過程中,Aaron發現成為億萬富翁比有足夠多的錢花僅僅是更好一點而已。所以他覺得年輕人對未來的想法不應該是“我怎樣成為億萬富翁”,而是“我怎樣有足夠多的錢花?”

  當然,也有人希望賺足了錢,然後退休。但是Aaron認為,如果聰明的人很早就退休,然後打打高爾夫球等著老去死亡,那其實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就算在傍晚要離開世界,Aaron也希望當天早上他能給某個專案貢獻一些有用的程式碼。

  第四:創業很多時候並不能解決真問題

  很多人創業是希望通過創立一家公司去解決問題。創業者會希望這個問題現在還沒有人能很好的解決,如果自己能搞定,就會有人買單。

  最重要的是,這個問題得是一個真問題。Aaron認為,很多時候創業者是在猜某個問題是否存在。

  當你是為一家公司工作的時候,公司的客戶會提出問題,並且為一個好的解決方案買單。對於公司的員工來說,不需要去猜測有什麼問題要去解決。

  Aaron認為,老公司都希望創新,並且這些公司也有資源幫助有想法的人去實現自己的想法。在大公司工作,你產品釋出當天就能獲得成百上千的客戶,從而產生出一種自己對世界有貢獻的深深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