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工商戶涉及的稅種

  只有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和車船稅這3個通過全國人大立法,其他絕大多數稅收事項都是依靠行政法規、規章及規範性檔案來規定。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個體戶一般為增值稅的小規模納稅額人,納稅辦法由稅務確定:

  一、查賬徵收的

  1、按營業收入交5%的營業稅

  2、附加稅費

  ***1***城建稅按繳納的營業稅的7%繳納;

  ***2***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營業稅的3%繳納;

  ***3***地方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營業稅的1%繳納;

  ***4***按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實行5%-35%的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個體工商戶納稅標準

  1、銷售商品的繳納3%增值稅,提供服務的繳納5%營業稅。

  2、同時按繳納的增值稅和營業稅之和繳納城建稅、教育費附加。

  3、還有就是繳納2%左右的個人所得稅了。

  4、如果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是免徵增值稅或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也免徵。

  三 、核定徵收的稅務部門對個體工商戶一般都實行定期定額辦法執行,也就是按區域、地段、面積、裝置等核定給你一個月應繳納稅款的額度。開具發票金額小於定額的,按定額繳納稅收,開具發票超過定額的,超過部分按規定補繳稅款。 如果達不到增值稅起徵點的***月銷售額5000-20000元,各省有所不同***,可以免徵增值稅、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

  個體工商戶稅種的分類

  按課稅物件為標準分類

  流轉稅:以商品生產流轉額和非生產流轉額為課稅對象徵收的一類稅***我國稅制結構中的主體稅類,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和關稅等***。

  所得稅:又稱收益稅,是指以各種所得額為課稅物件的一類稅***我國稅制結構中的主體稅類,包括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稅種***。

  財產稅:是指以納稅人所擁有或支配的財產為課稅物件的按課稅物件分類的一類稅***包括遺產稅、房產稅、契稅和車船稅等***。

  行為稅:是指以納稅人的某些特定行為為課稅物件的一類稅***諸如城市維護建設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印花稅、車輛購置稅、屠宰稅和筵席稅等***。

  資源稅:是指對在我國境內從事資源開發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類稅***如資源稅、土地增值稅、耕地佔用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等***。

  按稅收的計算依據為標準分類

  ·從量稅:是指以課稅物件的數量***重量、面積、件數***為依據,按固定稅額計徵的一類稅。從量稅實行定額稅率,具有計算簡便等優點。如我國現行的資源稅、車船稅和土地使用稅等。

  ·從價稅:是指以課稅物件的價格為依據,按一定比例計徵的一類從價稅實行比例稅率和累進稅率,稅收負擔比較合理。如我國現行的增值稅、營業稅、關稅和各種所得稅等稅種。按稅收與價格的關係為標準分類:

  ·價內稅:是指稅款在應稅商品價格內,作為商品價格一個組成部分的—類稅。如我國現行的消費稅、營業稅和關稅等稅種。

  ·價外稅:是指稅款不在商品價格之內,不作為商品價格的一個組成部分的一類稅。如我國現行的增值稅***目前商品的價稅合一併不能否認增值稅的價外稅性質***。

  摺疊按是否有單獨的課稅物件為標準分類

  ·正稅:指與其他稅種沒有連帶關係,有特定的課稅物件,並按照規定稅率獨立徵收的稅。徵收附加稅或地方附加,要以正稅為依據。我國現行各個稅種,如增值稅、營業稅、農業稅等都是正稅。

  ·附加稅:是指隨某種稅收按一定比例加徵的稅。例如,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規定,企業在按照規定的企業所得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同時,應當另按應納稅所得額的3%繳納地方所得稅。該項繳納的地方所得稅,就是附加稅。

  按稅收的管理和使用許可權為標準分類

  ·中央稅:是指由中央政府徵收和管理使用或由地方政府徵收後全部劃解中央政府所有並支配使用的一類稅。如我國現行的關稅和消費稅等。這類稅—般收入較大,徵收範圍廣泛。

  ·地方稅:是指由地方政府徵收和管理使用的一類稅。如我國現行的個人所得稅、屠宰稅和筵席稅等***嚴格來講,我國的地方稅目前只有屠宰稅和筵席稅,其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6號,筵席稅已經失效***。這類稅一般收入穩定,並與地方經濟利益關係密切。

  ·共享稅:是指稅收的管理權和使用權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擁有的一類稅。如我國現行的增值稅和資源稅等。這類稅直接涉及到中央與地方的共同利益。

  按稅收的形態為標準分類

  ·實物稅:是指納稅人以各種實物充當稅款交納的—類稅。如農業稅。

  ·貨幣稅:是指納稅人以貨幣形式交納的一類稅。在現代社會裡,幾乎所有的稅種都是貨幣稅。

  摺疊以管轄的物件為標準分類

  ·國內稅收:是對本國經濟單位和公民個人徵收的各稅。

  ·涉外稅種:是具有涉外關係的稅收。

  按稅率的形式為標準分類

  ·比例稅:即對同一課稅物件,不論數額多少,均按同一比例徵稅的稅種。

  ·累進稅:是隨著課稅物件數額的增加而逐級提高稅率的稅種。包括全額累進稅率、超額累進稅率和超率累進稅率。

  ·定額稅:是對每一單位的課稅物件按固定稅額徵稅的稅種。

  注:目前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率統一為25%***《企業所得稅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和1993年12月13日國務院釋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同時廢止***。另外,國家給予了兩檔優惠稅率:一是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徵收;二是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

  個體工商戶稅種的結構方式

  完善中國稅種與稅基結構,必須根據變化的經濟與社會發展環境,新增或取消部分稅種,並對稅種中的稅基進行增減與調整,將稅種之間稅基交叉重複徵收的稅基進行合理歸類,減少稅基重複。

  ***1***稅種合併

  稅種合併就是將相互關聯性強、稅基重複較大的稅種合併成為一個稅種,不僅可以提高稅種結構的集中程度,而且便於管理,減少稅基重複和增強稅基的抗侵蝕能力。中國在2007年將車船使用稅害與車牌照使用稅合併為車船稅後,2008年進一步將企業所得稅稅種進行合併。車船相關稅種合併以後,減少了稅種之間稅基的重複,提高了稅收徵管效率;企業兩稅合併以後,提高了內資企業的公平競爭塑能力,減少了稅收優惠對稅基的侵蝕。

  ***2***稅種分解

  稅種分解,也稱為稅種分離,就是將一個稅種內的稅基,根據其口引提供稅收收入的額度和社會經濟調節功能的大小,將稅基單獨分離出來,形成新的獨立稅種。稅收在實現特定的稅收財政收入的同時,達到調節納稅人的經濟投資方向與行為的目的,稅種對稅基包含範圍過於寬泛,並用同一稅種名稱,不利於提高稅收調節的針對性和稅收收入使用方向的明確性。近年來中國稅種合併的比較多,但是分解的比較少,比較典型的是1994年稅制改革時,把增值稅從原來的工商稅中分離出來,獨立設定稅種,並逐步擴大徵收範圍,增值稅在中國正式建立。此外,將利息稅從所得稅中分離出來,也是為了強調利息稅的經濟調節意義,一方面企業與個人所得稅中包含了利息所得,同時又單獨設定了利息稅稅種。

  ***3***清理稅種之間的稅基歸屬

  重複徵稅是指對同一納稅主體、同一徵稅物件或稅源不止一次地徵稅,具體地說,就是同一徵稅主體或不同徵稅主體,對同一納稅人或不同納稅人的同一徵稅物件或稅源進行兩次或兩次以上的徵稅行為,一般情況下是兩次重複徵稅,即雙重徵稅。重複徵稅多數出現在商品稅和所得稅、消費稅和財產稅之間,是所得或收入在納稅人的縱向變動之間形成的,如企業的紅利分配,既在企業所得稅中徵收,又在個人所得稅中徵收,並且當紅利轉化為消費時,又可能徵收消費稅或財產稅或行為稅。

  不同稅種之間出現相同的稅基,屬於重複徵稅,重複徵稅不僅會導致稅基稅負過高,而且會引發稅收逃避、侵蝕稅基。在更高層次上,還會影響到新稅種的設定,如物業稅的設定,雖然經過多年的論證,至今仍未進入實際徵收階段,原因在於物業稅稅基與房地產和財產稅等稅基重複,新稅種設定必然會導致原稅種稅基萎縮或稅種被取消。進一步清理稅種之間的稅基重複,可以進一步明確稅基的經濟調節功能,實現稅收的專款專用。

  ***4***減少行政收費對稅基的擠壓、拓寬稅基

  中國普遍存在的濫收費、費大於稅、以費擠稅的現象,已經嚴重危及到國家財政收支和國家巨集觀調控各項改革的順利進行,並且直接侵害到企業和個人的合法權益,必須積極尋求治理方案。對各類收費,應在認真分析其性質的基礎上採取不同的對策,單純為區域性利益的非法收費,要堅決予以取締和廢止,對用於支付純公共產品價格的收費實行費改稅,而用以提供準公共產品的價格的收費則要依法予以規範,合理確定其收費標準。

  稅基拓寬必然會與行政收費產生衝突,稅基拓寬必然會導致收費範圍減少,因而要拓寬稅基,首先必須明確規定稅收優先權的地位,減少行政收費對稅基拓寬的擠壓。以費擠稅不僅影響對稅基的拓寬,同時也會侵蝕稅基,產生“先費後稅”的扭曲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