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員工工資怎麼計算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退休人員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退休方面問題,但研究大多集中在退休年齡、養老金體系等方面,缺乏對退休人員日常生活管理方式方法層面上的討論。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退休員工工資計算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退休員工工資計算方法

  一、2012年底以前已按城鎮養老保險規定辦理退休***職***手續,並按照企業、事業單位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生活費***的人員,每人每月按照以下辦法增加基本養老金***生活費***

  1、先增加55元;

  2、再按照本人工作年限,每滿1年增加1元。

  上述兩項合計每人每月增加基本養老金不足65元的,補足到65元。

  補充養老金”,下同***的人員,每人每月再按下述辦法增加基本養老金***生活費***:

  年滿70週歲不滿75週歲的人員,按照本人工作年限,每滿1年增加1元;

  年滿75週歲不滿80週歲的人員,按照本人工作年限,每滿1年增加2元;

  年滿80週歲及以上的人員,按照本人工作年限,每滿1年增加3元。

  二、養老金如何算呢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工資指數***〕÷2×本人全部繳費年限***工齡***×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例:50歲195個月、60歲139個月***

  ***3***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全部平均工資指數×本人97年以前繳費年限***工齡***×1%

  上述人員增加後的月基本養老金最高不超過2000元。

  三、養老保險待遇計算公式

  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中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以上便是退休工資計算方法具體公式的介紹。當然,如果您對退休工資計算上還有異議,可以登入您所在地區社保網站,將具體的社保卡資訊輸入後即可查詢。

  退休人員養老金計算方法

  企業職工退休養老金主要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調節金組成。

  1、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計 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 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準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

  計算公式為: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準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5、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1/A1+a2/A2+……+an-1/An-1+an/An***÷N。公式中:a1、a2……an-1、an為參保人員1992年至退休上一年各年的繳費工資;A1、A2……An-1、An為1992年至參保人員退休上一年各年的全省職工年平均工資***2001年起為全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N為參保人員1992年1月1日至退休上一年年底的實際繳費年限與視同繳費年限合計數。其中:對每年1月至6月退休的人員,An、An-1均取該年上上年全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對每年7月至12月退休的人員,取該年上年全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

  退休人員漲工資計算方法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準計發基礎養老金,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划算。

  例如: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40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個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平均繳費指數就是去年你按1000基數繳納,而社會當年平均工資2000那你的當年指數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來平均,很容易,到時候你自己都可以計算多少養老退休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