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工資怎麼計算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公益類事業單位原有的工資分配製度已經不能符合市場化經濟的需求,但目前尚沒有完善的理論體系支撐公益類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制定研究。下面小編來告訴你,希望能幫到你。

  

  崗位 年終一次性獎金 生活性補助及工作性津貼 績效工資

  總計 月均 合計 總計 基礎性績效***70%*** 獎勵性績效***30%***

  副高 1429 119 1270 1390 973 417

  中級 975 81 1170 1252 876 376

  助理 805 67 970 1037 726 311

  員級 715 60 870 930 651 279

  崗位 基礎性績效工資額 其中

  生活性補助 崗位津貼 農村教師補貼

  一類區 二類區 三類區

  副高 973 584 256 50 150 200

  中級 876 526 217 50 150 200

  助理 726 436 157 50 150 200

  員級 651 391 127 50 150 200

  績效工資的定義

  績效工資分為廣義績效工資和狹義績效工資,廣義績效工資又稱績效加薪、獎勵工資***Merit pay***或與評估掛鉤的工資。

  用馬克思的三種勞動論來說,績效工資主要是根據員工的第三種勞動即凝固勞動來支付工資,是典型的以成果論英雄,以實際的、最終的勞動成果確定員工薪酬的工資制度。主要有計件工資制、佣金制等形式。績效工資從本義上說,應是根據工作成績和勞動效率。但在實踐中,由於績效的定量不易操作,所以除了計件工資和佣金制外,更多是指依據僱員績效而增發的獎勵性工資。績效工資制度的前身是計件工資,但它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工資與產品數量掛鉤的工資形式,而是建立在科學的工資標準和管理程式基礎上的工資體系。

  績效工資制可以提高工作績效,若使它能更好發揮作用,僱主必須確信能有效地對工作績效進行評估。傳統的績效工資制通常是個人績效,對員工績效增加認可的形式通常是在每年規定的時間內提高基本薪資。

  績效工資是以對員工績效的有效考核為基礎,實現將工資與考核結果相掛鉤的工資制度,它的理論基礎就是"以績取酬"。企業利用績效工資對員工進行調控,以刺激員工的行為,通過對績優者和績劣者收人的調節,鼓勵員工追求符合企業要求的行為,激發每個員工的積極性,努力實現企業目標。

  績效工資的基本特徵

  它的基本特徵是將僱員的薪酬收入與個人業績掛鉤。業績是一個綜合的概念,比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內涵更為寬泛,它不僅包括產品數量和質量,還包括僱員對企業其他貢獻。企業支付給僱員的業績工資雖然也包括基本工資、獎金和福利等幾項主要內容,但各自之間不是獨立的,而是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體現了績效工資的綜合性特徵。

  與傳統工資制相比,績效工資制的主要特點;一是有利於僱員工資與可量化的業績掛鉤,將激勵機制融於企業目標和個人業績的聯絡之中;二是有利於工資向業績優秀者傾斜,提高企業效率和節省工資成本;三是有利於突出團隊精神和企業形象,增大激勵力度和僱員的凝聚力。

  績效工資體系的不完善之處和負面影響主要是:容易導致對績優者的獎勵有方,對績劣者約束欠缺的現象,而且在對績效優者獎勵幅度過大的情況下,容易造成一些僱員瞞報業績的行為,因此,對僱員業績的準確評估和有效監督是績效工資實施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