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勵志奮鬥創業故事

  只有實踐過,才能深切的感受到創業的不易。如何在絕境中突圍,是創業者每天都思考的問題。看看那些名人創業的故事,感受他們的精神,激勵自己走出困境。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從10元闖深圳到身家612億 他是怎麼做到的

  1993年,他揣著400元到深圳,出了車站,身上僅剩10元錢。他一度流落街頭,以撿廢銅爛鐵為生。然而,2015年的他,已經身價超612億,排名世界富豪榜第125名。他是誰,又是怎麼做到的呢?

  不甘平庸的農村小夥

  1970年,王文銀出身於安徽省河灣村,從小家境貧寒的他,發誓要幹出一番事業,出人頭地。

  1990年,剛大學畢業的他,被分配到上海工作,每個月工資近400元。然而,朝九晚五的生活讓他看不到出頭之日。

  1992年,22歲的他選擇到深圳,這裡是創業者的天堂。當時,他的行李只有一個牛仔包,包裡就裝著衣服和一個夢。

  身上揣著400塊錢, 到了深圳只剩下十塊錢!10塊錢,王文銀花了三天。沒地方住,就睡在水泥管子裡。

  被開除的工廠員工

  幸運的是,他找到一份在燈泡廠的工作,月薪3千,手下有800個女工。當時,用於燈泡的鎢絲極細,需要女工壓接到燈泡裡去,很多人眼睛勞累流血。

  王文銀因此帶領工人罷工,結果這些參與者全被老闆開除。王文銀只好將自己的薪水分給眾人。他一度流落街頭,和工友們撿拾廢銅爛鐵為生。

  最牛倉庫管理員,賺得500萬

  一個星期後,他進入了一家港資企業當倉庫保管員。他租了間3平米的小屋,有一天下雨,他一覺醒來時,雨水已經淹沒了床腳。

  好好的白領不做,卻要到深圳受這份苦,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然而,僅僅1個月,他便表現出了令人吃驚的天分。

  管理倉庫,要和各種物料打交道。他所在工廠有幾千種纜線、插頭、連線件,王文銀竟然把這些物料編碼全都記在了腦子裡。

  不需要查閱資料,幾千個物料編碼張口就來,王文銀成了香港總部和製造部門最受歡迎的倉庫保管員。“像高考一樣,用心去記,一週就記住了。”王文銀說得很輕鬆。

  僅僅1年時間,他就從最底層的倉庫管理員,升到工廠的總經理助理,連升七級!

  接下來2年,他從總經理助理到營業部主管、廠長、副總經理、總經理,他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500萬。

  睡車間的工廠老闆

  1997年,王文銀投資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企業:深圳攜威電源線廠。三年的企業管理經驗,加上對行業的熟悉,讓他很有信心幹出一番事業。

  工廠成立了,王文銀和工人一起加班加點,晚上就和衣睡在車間。第一個月,工廠就實現盈利;僅用3個月時間,工廠由月銷售額200萬元增加到1000萬元,達到規模化經營。

  宣稱倒閉,測試供應商

  接下來的發展較順利,幾乎每年都增加一個新工廠。他開始深入研究很多企業成敗的經驗,並將許多企業家失敗的總結貼在自家的牆上。最後的結論是:大部分企業是敗在合作伙伴手中。

  為了甄別哪些合作廠商可以長期合作、患難與共,王文銀向外界宣稱:下屬的一個工廠將要倒閉了。當時這家工廠大約欠供應商5000萬元貨款。

  “其實我已經準備了將近一個億的資金準備還這些貨款。訊息傳出後,各個供貨商表現不一。有的立馬翻臉不認人,上門逼債,喊打喊殺,大有不還錢就要你玩完的架勢。而有些人就說:‘你欠的貨款可以等你有錢的時候再還’。”王文銀說。最後,不逼債的供應商大多成為了他的戰略合作伙伴。

  賺大錢要把握趨勢

  在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王文銀開始研究全球經濟危機的規律,他認為“賺大錢一定要把握住全球的趨勢和格局”。

  2005年,因為安徽銅陵一個銅線杆專案在深圳招商,王文銀偶然進入銅產業。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銅價跌到2萬多元,他果斷買入十幾萬噸的現貨和30萬噸的期貨。最終,他以4-8萬元一噸的價格出手,獲利豐厚。

  2014年,福布斯排名中,王文銀身價達612億。2015年,王文銀名列胡潤中國百富榜第27位,身價超過京東集團劉強東。

  二

  網易前總編創業做醫美電商美黛拉,要做醫美行業的買手電商

  有沒有發現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在躍躍欲試想去在臉上“動動刀子”?比如割個雙眼皮、種點眉毛什麼的。而且大家對整容明星的態度也緩和了很多,比如最有代表性的鄭爽,公開承認自己整容之後粉絲還是一樣愛她。

  看起來消費者對整形的態度已經逐漸開放,醫美行業也在不斷有公司獲得風投,其中最大的要數新氧、更美和美黛拉這三家。新氧前段時間剛剛公佈C輪融資的訊息,更美也在去年完成B輪融資。

  而在上個月底美黛拉也公開了完成1200萬美元B輪融資的訊息,表示將在電商板塊的搭建方面投入更多的資金。

  美黛拉的創始人趙瑩告訴創業邦***微信搜尋:ichuangyebang***記者,美黛拉先開始做的是使用者討論分享社群,引入達人和輿論領袖,積累有關醫生和醫院的大量資料,給消費者提供一個醫美決策的參考工具。

  靠PGC和UGC內容社群幫使用者進行決策

  現在有很多人想嘗試醫美但都還沒開始行動,是因為沒錢嗎?應該不是,畢竟打個美白的水光針才千元左右。但是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在猶豫,主要原因就是對醫美這個市場還不瞭解,不知道該選哪個醫生為自己“動刀”。

  這個時候急需要一個第三方來幫助消費者進行決策,這也正是現階段醫美電商所正在進行的最重頭的工作。美黛拉跟新氧和更美略有不同,後兩家醫美機構在醫生端下的功夫更多,可以說他們自己承擔了幫使用者挑醫生的責任。

  但是美黛拉除了引進優質的醫生之外,把重點放在了使用者社群上,讓有達人和輿論領袖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或者在醫美行業的經驗去幫其它潛在消費者做決策。

  趙瑩曾經在網易擔任時尚中心的總編輯,對女性消費者在內容方面的需求瞭解的很多,所以她更明白消費者最能影響身邊的潛在消費人群。

  現在美黛拉社群的內容有PGC和UGC兩部分。PGC的內容主要是美黛拉與專業的整形醫生做的醫美問題問答,比如“張馨予都做過的prp美膚時神馬東東?”、“種植髮際線能好看又無痕?”這種專業性比較強的內容。而UGC的內容則是使用者分享的美容整形經歷,以及術後的恢復情況。

  趙瑩告訴創業邦***微信搜尋:ichuangyebang***記者,原來的整容整形是個隱私,很少人願意分享,但現在整形越來越趨向生活化,年輕人在自拍氛圍下長大沒有什麼思想包袱,使得分享這個事情正好時機對了。

  趙瑩說,通美黛拉比較擅長過UGC的模式生產有價值的內容,改善使用者在決策前的資訊不對稱,在產品上線四個月美黛拉社群發帖量已經超過所有同類產品。

  用買手模式做醫美行業的“優選電商”

  美黛拉前期是隻做社群,重點在培養使用者的信任,直到去年10月份美黛拉才上線了自己的電商業務“美購”。

  趙瑩向創業邦***微信搜尋:ichuangyebang***記者表示,美黛拉採取了醫院分批進駐的策略,第一批引入的醫生全部是職稱為副主任醫師以上,有17年經驗以上的醫生。

  美黛拉有專門的買手團隊去精選好醫院、醫生和儀器,採取的是精選和優選的策略。美黛拉做為一個渠道來說,對醫生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畢竟《多點執業》政策的釋出,讓醫生可以有更多的出診渠道,也能夠增加他們的收入。

  不過美黛拉走的是精品路線,不靠入駐醫生的數量多來取勝,而是利用買手的作用,在醫生入駐時就先幫使用者做過一輪篩選,從而減小了使用者選擇醫生的難度。

  趙瑩透露,第一批進駐美黛拉平臺的有約400家診所,覆蓋中國15個主要城市,註冊使用者超過100萬,單月流水過3000萬。美購剛剛上了5個多月,已經預約了上萬個專案,

  創業邦記者瞭解到,2014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規模500~1000億,而整體美容行業市場規模可能高達5000億。醫美尤其是微整形,在中國從貴婦明星等小眾階層,開始下沉到城市白領女性,然而中國醫美是個快速上升卻又很混亂的市場,在這樣的環境下,資訊流通更顯得有價值。這種資訊流通的作用,也是現階段醫美電商和社群所發揮的最重要的價值。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