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成功創業致富事蹟

  創業要想創業成功就要耐得住寂寞,另外就是堅持到底。看看那些女人創業的事蹟,感受她們的精神,堅定自己的創業信念。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農大碩士女孩葡萄籽榨油創業 300萬變2000萬

  常人眼裡,葡萄籽成了無人要的垃圾。葡萄籽外殼堅硬,牲畜不吃,漚糞不爛。甚至有廠家專門給種植戶簽訂協議,只收葡萄,葡萄籽歸種植戶拉走。處理掉這些堆積如山的葡萄籽,廠家一年不知要“墊”進多少費用。

  在北京發展的鄭州女孩張麗雯卻不這樣認為,她說:“葡萄籽不是垃圾,而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貝!”

  既然是寶貝,那些堆積如山的葡萄籽,張麗雯都全要了。訊息傳出後,北京市大大小小的葡萄酒廠老闆樂滋滋地找上門來,只要張麗雯收下一文不值的葡萄籽,都答應長期免費供應。

  男朋友一時驚呆了!他萬般阻撓,並罵張麗雯:“這是傻子才肯作出的決定。人家都棄之不要的廢物,你卻這樣看好!”

  “不從眾,才會出眾!越是別人不看好的葡萄籽,就越有商機。”張麗雯看著一臉焦急的男友,不忘幽默地開了一句玩笑:“這是商機!暫時保密!”

  2009年8月,張麗雯說服男友,並一起籌資300萬元從法國採購回來一套壓榨裝置,建起了“葡萄籽榨油廠”。

  葡萄籽能榨油?直到這個時候,人們才知道張麗雯所說的“寶貝”,原來是把葡萄籽加工成葡萄籽油。

  原來拿到農業大學碩士學位的張麗雯,很快和在法國留學的同學取得了聯絡。在世界著名葡萄酒產地法國波爾地區打過工的同學告訴她:葡萄籽能榨油!聽到這個爆炸性訊息,張麗雯高興得一夜未閤眼。同學還告訴她,葡萄籽油內含有4%左右的花青素,花青素具有很好的美容養顏的作用。亞油酸含量在70%左右,還含有維生素E、維生素A等多種人體需要的礦物質。葡萄籽油甚至比花生油的價值還高,在國外廣為銷售。

  2010年初,葡萄籽油一上市就成了搶手貨。由於產品不愁銷路,原料又不花錢,這一年張麗雯就賺了500多萬元。

  一下子賺了個盆滿缽滿的張麗雯,又遇到了新的麻煩——機器剝離出來的葡萄籽外皮漸漸地堆成了一座小山。相信葡萄籽不是垃圾的張麗雯,更不相信葡萄籽外皮成不了寶貝。男友又急了:別瞎折騰,葡萄籽外皮又榨不出什麼油,把它當垃圾扔了吧!

  誰說葡萄籽外皮是垃圾,它同樣是放錯地方的寶貝!不從眾的張麗雯,又一次搬出了自己不一般的看法。這次,熟悉張麗雯的人,都等著看她的笑話:相信,張麗雯從葡萄籽外皮上再也折騰不出什麼新鮮玩意兒來了!

  用葡萄籽外皮和杏仁殼混合,經過高溫炭化、活化後加工成活性炭,每噸活性炭市場價1.5萬元。這是中國農科院的專家替張麗雯支的招。一堆無人問津的葡萄籽外皮垃圾成了每噸1.5萬元的活性炭!每一個人聽了,都難以置信。張麗雯沒有就此止步,她還要在活性炭上做文章。活性炭具有韌性強、不易變形的特點,將它壓制成炭板後進行藝術加工,可成為市場上一個獨特的賣點,每年僅炭雕藝術品一項就能賣到上百萬元。

  從葡萄籽到葡萄籽油,從葡萄籽外皮到活性炭以及炭雕藝術品的開發,葡萄籽的“油”可謂被張麗雯徹底“榨”幹了。到2012年6月,短短的3年時間內,張麗雯從廢棄的葡萄籽中挖掘出了2000多萬元的驚人財富。

  有人問:一粒咬之不爛,吞之無味,棄之不惜的葡萄籽,你是如何看好它的開發前景的?張麗雯說:“不從眾,才會出眾!當所有的人把葡萄籽看成是垃圾時,我卻說它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貝!”所以張麗雯成功了!

  二

  甘肅一農村婦女的電商創業故事

  王芳芳, 一位農村婦女的創業故事

  王芳芳,甘肅省成縣索池鄉大草灣村一位普通農村婦女,過去在縣城從事服裝生意,2013年她放棄原有生意,在網上開辦了成縣雲霧山土特產館,運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幫助鄉親宣傳和營銷農特產品,走出了一條由傳統產業向新電商農特產品的成功轉型之路。至目前,該網店信用已經成為五星級誠信網店,銷售當地核桃、土蜂蜜、松子等農特產品金額達到10餘萬元,使家鄉大山溝裡的農特產品通過電子商務走向了全國各地,有效增加了當地農民收入,也為自己走出了致富之路,並多次受到了省市領導的關懷和視察,成了遠近有名的農村婦女創業成功典型。

  不懂就學,在挫折中磨礪創業意志

  最初,她作為一名農村婦女,王芳芳對電腦並不熟悉,更談不上使用微博、微信了,如何在淘寶上開網店?買賣東西?這一切對她都是陌生的。在2013年成縣的電子商務剛剛起步期,她憑著自己一點QQ聊天上網的經驗,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別人給自己註冊了新浪微博,便開始自己的新媒體與電商之路。

  “第一筆交易是通過微博給廣東的顧客發了10斤蜂蜜和20斤松仁,但當時自己還沒有網店,也不會使用支付寶,然而這位顧客對我非常信任,通過銀行賬號給我匯錢,第二天我就認真地挑選優質的松仁和蜂蜜發給了客戶。客戶收到後對我們的農產品讚不絕口,通過哪筆交易,讓我認識了電子商務的可行性,更加增加了我的創業的信心,隨後就開始向身邊開網店的朋友學習如何在淘寶上開網店、如何利用微博和微信來做營銷。”王芳芳回憶說。

  然而,後來的發展遇到了很多困難和挫折,比如對電腦知識的不熟悉、網店圖片做的不美觀,無人問津;不懂得如何去做營銷,農產品在物流運輸中出現質量等一系列問題、、、、、她曾經一度想過要放棄。但就在要放棄時,她反覆問自己:難道這點困難就難倒你了嗎?晚上思來想去,不能輕言就放棄。在丈夫、朋友的支援下,她參加了成縣政府主辦的網店培訓班,瞭解了電子商務有關知識,掌握了網路營銷的基本常識

  永不言棄,在奮鬥中描繪創業藍圖

  創業的道路是曲折和艱辛的,王芳芳也正是在這艱難曲折的道路上一路走了過來。初期,首先遇到的是產品物流問題,對於生鮮農產品來說,要保持它的新鮮性和時令性,從田間摘採到客戶手裡,不能超過48小時,由於當地交通不便,往往新鮮的櫻桃、杏子等可口的農產品到達顧客手裡的時候已經不再新鮮、甚至會出現不能吃的狀況,如何解決物流的問題?成了制約生鮮農特產品銷售的主要問題。看到農民手中的新鮮農產品不能及時地銷售,她有時吃不好,睡不著,就在此時,她曾經運用的微博開拓了她的思路,在微博上進行呼籲和求助,終於開創出一種新的營銷模式。即對於時令性較強的櫻桃、杏子等農產品,積極與其他網路銷售平臺合作,將銷售的中心放到周邊的蘭州、西安等城市,採取預訂,確保採摘、物流、送到客戶手中不超過48小時的快速銷售模式。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解決了物流這個制約因素,而且通過與其他網路平臺的合作提高了網店的知名度和銷售額。

  通過這種有效模式,今年5月份她累計幫助當地群眾銷售鮮櫻桃1000多筆,銷售金額達到10萬元以上。使當地櫻桃很快暢銷一空,增加了農民的收入,解決了農產品買賣難題。同時,她的上門收購服務讓當地農民足不出戶就變賣了農特產品,既拓寬了農特產品銷售渠道,又真正幫助農民得到了實惠,讓自己豐富了銷售經歷和營銷思路。

  然而她並沒有侷限於獲得的滿足感,當她聽說成縣籍的畫家姚屹東在省城蘭州美術館要舉辦畫展時,她積極與對方聯絡,免費為畫展提供了“雲霧芳果”系列家鄉農特產品,成功將家鄉農產特品推向了省城文化市場,實現了銷售的多渠道,為家鄉的農產品也添上藝術的色彩。

  感恩鄉親,在回報中分享成功的喜悅

  王芳芳雖然取得了一點成功,但她沒有忘記當地父老鄉親,沒有忘記關心她、幫助她的當地黨委、政府,沒有忘記社會的支援。2014年6月,她與合作伙伴一起拿出6000多元為成縣索池鄉寨子小學的孩子們購置了書包、文具和圖書等學習用品。同時,她也加入了成縣當地的民間愛心機構--成縣愛心聯盟,經常幫助那些孤寡老人和困難群眾,正是這樣一種情懷,更加讓她堅信一定要帶給大家更多無汙染、純天然的農家產品,幫助身邊更多困難的人走向脫貧致富之路。

  王芳芳的成功創業,為全縣乃至全市廣大農村婦女、青年開展電子商務、勤勞致富樹立了榜樣。她是廣大農村青年就地致富和轉移致富的模範和榜樣,是全縣農村婦女、青年中具有新時代精神的佼佼者。她的創業事蹟也必將對進一步推動全縣電子商務的發展,幫助當地農特產品銷往全國,助推縣域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