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創業投資資訊

  網路經濟所蘊舍的巨大商機也刺激了大學生的創業熱情,網際網路創業將成為當今大學生創業的必然趨勢。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的相關內容,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垂直行業新媒體泡果網路獲梅花創投1000萬人民幣Pre-A輪投資

  泡果網路創辦於2012年,定位是垂直行業新媒體。旗下運營微博、微信的行業大號,如魔鬼金融學、中國電商行業等,共累積了1000多萬粉絲。此外,泡果網路還推出有聲新聞客戶端“聽聞”,希望能做最大的有聲新聞電臺,陳奕賢形容它是語音版的今日頭條。獵雲網此前曾報道過“聽聞”這一專案。

  陳奕賢告訴獵雲網,微博微信大號的運營模式已經比較成熟,以流量為主,依靠粉絲基礎吸引廣告商投放,而當前的核心產品是聽聞App。目前“聽聞”已有500多萬用戶,並且以每天1-2萬的速度在增長。

  “聽聞”會在現有頻道的基礎上往更細分的方向發展,根據使用者差異推出本地新聞和推送感興趣的新聞內容。陳奕賢強調,“聽聞”的推送會以收聽時間長短和頻率來判斷,更加人性化。除了獨家主播錄製之外,“聽聞”還會邀請媒體入駐,合作方可以自行上傳內容,也可以和“聽聞”合作推出語音版內容。

  盈利模式方面,“聽聞”計劃通過新聞植入軟廣告,打造精準廣告平臺,以及製作精緻的名人節目,通過付費收聽優質節目以及主播打賞,此外還有以節目得到品牌商的冠名等實現盈利。

  泡果網路成立至今都是依靠自有資金運營,陳奕賢表示團隊沒有融資經驗,此次能夠順利融資,和投資方看好新媒體和網路電臺方向也有一定關係。一是由於電臺和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不同,受網際網路衝擊還不明顯,全國1000多個電臺,90%以上的電臺都還是盈利的,這塊市場還有極大的開發空間。二是隨著WiFi的普及和手機運營商的發展,以後使用者不再有流量的後顧之憂,再加上車載系統越來越成熟,個性化更強的網路電臺有望進入車後市場,網路電臺的潛力巨大。

  陳奕賢也向我們透露,本輪融資的資金主要用於技術開發、頻寬優化,提升使用者體驗;擴充更多方面的內容,邀請更多文字類的媒體與“聽聞”合作,製作優質內容;加大推廣力度,提升市場佔有率。

  對於下一輪融資,陳奕賢則表示由於公司自有資金足夠支撐運營,所以並不著急。他們的當前的目標是不斷做大泡果網路的使用者規模,帶給使用者更好的體驗,從而獲得更長足的發展。

  :國務院五舉措力推雙創 國家戰略助力創投站上風口

  一要鼓勵地方設立創業基金,對眾創空間等的辦公用房、網路等給予優惠,對小微企業、孵化機構和投向創新活動的天使投資等給予稅收支援,將科技企業轉增股本、股權獎勵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試點推廣至全國。二要創新投貸聯動、股權眾籌等融資方式,推動特殊股權結構類創業企業在境內上市,鼓勵發展相互保險,發揮國家創投引導資金的種子基金作用,支援國有資本、外資等開展創投業務。三要取消妨礙人才自由流動的戶籍、學歷等限制,營造創業創新便利條件,為新科技、新業態、新模式成長留出空間,不得隨意設卡。四要盤活閒置廠房、物流設施等,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創業場所,發展創業孵化和營銷、財務等第三方服務。五要用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以激發市場活力、推動“雙創”,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通過打造資訊、技術等共享平臺和政府採購等方式,為創業創新加油添力。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話,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如今的中國,創新驅動創業,創業帶動就業已經成為了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新引擎。

  據悉,央視從6月2日起,將以特別節目的方式推出《中國“創時代”》系列報道。通過從政府層面、社會層面、百姓層面出現的新變化、新實踐,反映一個擁抱“創時代”,充滿活力朝氣的當今中國。

  實際上,、等國家領導人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出“ 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一系列關於 “創業創新”優惠政策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促使我國掀起了“雙創”的新浪潮。

  不僅國家領導人屢次為“創新創業”站臺,一系列“搭臺架橋”的優惠政策也應運而生,為創業者們“保駕護航”。3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意見》中明確了推進大眾創新創業要堅持市場導向、加強政策繼承、強化開放共享、創新服務模式。

  市場主體是市場經濟的細胞和基礎,創新創業是市場繁榮的動力和源泉。經濟新常態下,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實力,不但要看實物產品、經濟總量,更要看社會創新創業的活力,推動發展的內驅動力,其核心就是創業的充分度,創新的活躍度。

  分析人士指出,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僅可以有助於提升我國的科技創新水平,同時也將對我國經濟的戰略轉型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我國的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市場化運作機制將不斷得到完善, 中關村創新試點政策的全面推廣,也將進一步推動全國的高新園區加速轉型,而在創新的過程中,創投企業擔負著重要的銜接作用,能極大的動員社會資本參與企業創新。在國家不斷加大對創新產業扶持力度的背景下,高新園區以及創投企業均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