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創業投資致富故事

  隨著智慧手機等移動終端產業的急速發展,與之相配套的移動網際網路服務產業也正在走向發展的快車道。然而,我國移動網際網路創業者面對的是一個充滿陷阱與挑戰的無聲戰場。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

  有這樣一支團隊,來自五湖四海卻紮根於瀏陽,打造了全國最大的“網上掃墓”平臺。這支團隊的領軍人物是地道的瀏陽人,彭誠,出生,是湖南省瀏陽市回鄉創業代表。

  滑鼠一點,上香,獻花,緬懷故人。開啟網站,便可體會這種新的網上掃墓方式。瀏陽小夥彭誠就是網站的創始人。,從北京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畢業後,彭誠成了一名網頁設計師,因工作出色,後被多家網際網路公司挖去擔任設計總監,年薪逾30萬元。

  彭誠說,自己在北京打拼的日子是網際網路發展最興盛的時期,網路創業紅火,浸潤在大環境裡,他心中早就升騰起了創業的火苗。

  一次和朋友的偶然聊天,朋友聊到想找家譜卻不得,彭誠一聽,一拍腦袋:“為什麼我不做這樣一個網站呢?”,彭誠離開公司。1年後,他和2個合夥人一起推出網站。因北京生活成本太高,底彭誠帶著團隊回到瀏陽繼續創業。“這裡非常適合生活,還有很多政策支援創業,人才氛圍也非常不錯。”彭誠表示,原計劃只打算在瀏陽呆上3年就重返北京的他們重新調整計劃,“未來,我們將以瀏陽為事業中心,在北京設立研發中心。”

  在彭誠的事業版圖中,族譜錄網站顯然是最濃墨重彩的一筆。該網站首創的華人網上掃墓的祭拜模式,提倡低碳、環保的同時,讓喪親人群有了一個情感寄託平臺。

  “網上掃墓只是族譜網的一部分,我們還將完善族譜錄網站中家譜族譜、尋根問祖等產品的研發,凝聚華人的家族意識。”彭誠說。“我要做的簡單說就是‘尋根祭祖’,但這個工作太龐大,所以決定先做‘祭祖’,就是網站目前的業務‘網上祭拜緬懷’”。彭誠邊開啟網頁,邊介紹。

  網頁上顯示,目前已有9萬多人在網站上為逝去的親友建立了紀念館,網友累計祭拜近2億次。

  彭誠坦言,自己決定做這個網站時壓力蠻大,因為當時國內已有10多家這樣的網站。他調查後發現大多內容單一,只有簡單的獻花功能。

  為了豐富網站形式和內容,彭誠運用紮實的設計功底,模擬現實生活中祭奠方式進行了創新,不僅提供多種“香燭”、“鮮花”、“祭品”選擇,還開設了留言寄託緬懷的功能。除此之外,網友不僅能為自己的故友建立紀念館,還可到烈士館、名人館進行祭拜。

  彭誠介紹,網友建紀念館和基本祭拜都是免費的,但如果要獻“祭品”則需線上購買。雖然在現實生活中9萬多座紀念館不是個小數字,但在以瀏覽量計算的網路世界裡,這個數字的盈利能力遠遠不夠。

  為了補上網站的缺口,彭誠開始為一些企業做品牌形象設計。百度、呱呱視訊、北京師範大學是彭誠在北京就合作的客戶,他把這些合作專案帶回瀏陽繼續維護,同時積極與瀏陽本地企業開展合作。因為設計作品專業,客戶的口碑傳播讓彭誠在圈內名氣漸長。很快,瀏陽花炮、瀏陽小曲等傳統優勢企業也慕名而來。

  彭誠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誠人文化”,團隊也由最初的3人擴大到20多號人。去年彭誠還玩起了“跨界”,和朋友合夥成立了蒸菜品牌“蒸瀏記”,從logo設計到店面裝潢設計他都親力親為,打算今年5月開張旗艦店,以後逐漸開連鎖。

  “目前設計這一塊盈利情況很好,每年有近300萬元。”彭誠說,這裡面一部分錢要拿出去“養”網站。

  雖然網站要靠“救濟”,但彭誠從未想過把它“丟掉”。“我曾收到過一位網友來信,她在丈夫去世後一度想自殺,後來在族譜錄為丈夫建了紀念館,每天上來留言對丈夫說說心裡話,一段時間後心情釋然,重拾對生活的信心。”

  這個故事讓彭誠很有感慨:“網站寄託了太多人對親友的情感,撫慰了他們的傷痛,對我來說已是種責任,我不僅不會捨棄,更會一直用心經營。”

  彭誠說,他的團隊已經在著手籌備網站“尋根”部分的內容。相信不久後,大家就可以在網上查詢到自己及家族從哪裡來。

  二

  挑選服裝是女人的天性,網路創業者顧瑩櫻敏銳的嗅覺到了在“搭配服裝”這件事情裡,有著強烈的使用者需求,其創辦的一款名叫“穿衣助手”的移動APP繼去年獲得華映資本千萬級人民幣的A輪投資後,今年再度拿到投資。“穿衣助手”從女性時尚搭配社群切入,最早是一個晒搭配、看搭配的女性穿衣搭配時尚社群,吸引了不少喜歡穿衣搭配的年輕女性使用者,大量不同風格的搭配買手在這裡釋出時尚搭配。

  5月,“穿衣助手”開始轉型移動電商,在社群基礎上搭建了購物系統,讓粉絲變成購買力,支援平臺內交易,也讓那些搭配買手可以實現價值變現,成為了一家聚焦“搭配買手”的品質電商平臺。“穿衣助手”創始人CEO顧瑩櫻在先前接受了媒體的專訪,以下是訪談內容整理:

  購物是一項技能,愛美卻是天性

  古語云:“女為悅己者容”,這句話並不全對,事實上穿的得體漂亮不僅僅是為了自己心愛的人,還可以讓自己的心情變好,以更自信更從容的狀態來面對生活。“穿衣助手”目前提供了一個功能“明天穿什麼”,把“招桃花”、“求加薪”、“做學霸”等生活願望與穿衣打扮聯絡在一起。幾乎每個女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在不同的社交場合中穿得更漂亮,更引人注目,可即使是明星都不免會穿錯衣服引得一眾八卦記者吐槽,更別說你我普通人了。所以,顧瑩櫻分享了她的觀點:“購物是一項技能,就有一些人可以買到更好看更便宜的衣服,並用它們搭配出自己的風格。”

  如果購物和搭配是一項技能,有人有天賦,有人沒有天賦,那是不是可以讓那些有天賦又願意分享的使用者,將自己的搭配成果分享出來呢?基於這一點,顧瑩櫻將“穿衣助手”定義為一個時尚自媒體平臺,在這一平臺上“時尚達人們”可以建立起自己的時尚影響力,而普通使用者則可以通過追隨“達人”來讓自己變得更美。

  從搭配入手,讓時尚達人影響力落地

  所謂自媒體,一定有內容產生者。對於“穿衣助手”來說,它的內容產生者就是一個個“時尚達人”。在“穿衣助手”上,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到符合你審美的時尚達人,然後follow她們,她們有的走歐美風,有的是日韓甜美系,有的信仰極簡主義,有的是朋克路線,也有的混搭一些簡單單品,卻搭出了明星風範……這些眾多的時尚達人們共同構建起了“穿衣助手”的自媒體平臺。

  不同於資訊類自媒體們難以變現的情況,穿衣搭配的自媒體達人們天然具有變現能力,顧瑩櫻解釋說:“這些時尚達人們有的本身就是淘寶的小店主,有的則可以通過與賣家、服裝品牌的合作,實現影響力落地,將影響力轉化為經濟收入。”

  不害怕淘寶,美麗說們不是競爭對手

  當問到與美麗說、蘑菇街的差異時,顧瑩櫻笑道:“我們跟它們本質上是不同的。”她說,美麗說和蘑菇街是採用單品導購的模式,它們推的是單品,而穿衣助手是以搭配作為切入點的,給的是一身的搭配方案。此外,“穿衣助手”以時尚自媒體平臺作為自己的定位,並不將淘寶客的返利作為主要的盈利和流量來源,所以淘寶對導購網站的限制也並不對它構成太大的影響。

  顧瑩櫻很看重目前積累的達人資源,雖然在500萬的使用者中只有幾百位時尚達人,但這幾百位達人所產生的內容已經將“穿衣助手”和其他的搭配應用區別開來。“穿衣助手”這幾百位資深達人能貢獻的搭配風格、商品選擇、以及互動性顯然要比由編輯來提供內容的類似移動應用更為多樣。

  創始團隊一半是“熟手”,九個月積累500萬用戶

  談及在短短九個月時間中積累到500萬用戶的經驗,顧瑩櫻談到了她的創業團隊,她介紹核心創業團隊共有四名成員。她之前參與創辦了頁遊公司杭州泛城科技併成功出售,與產品研發負責人張凱一樣均是二次創業,相較初次創業,這一次,自己的資源、人脈以及經驗都要豐富很多,會選擇擅長和感興趣的領域切入。而運營負責人曾是一名資深諮詢人員,對資料特別敏感,從運營初期開始就一直堅持對使用者行為資料進行分析,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所以團隊在初期會相對少走一些彎路。

  在APP上線之前,她們已經做過一批大規模的核心使用者測試,獲得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在初期甚至保持了15%以上的使用者日均活躍度。這些保證了“穿衣助手”在蘋果商店上線後,連續被蘋果官方推薦了兩次,從而得到了迅速增長。

  也曾面臨路線抉擇,相信明天會更好

  雖然目前顧瑩櫻非常看好自己的專案發展,但在創始初期也曾經面臨迷茫和抉擇。她初期看到的大方向是女性加移動網際網路,於是打算做一款照片分享軟體,在這個專案的調研過程中,她逐步發現了一個問題:是什麼樣的照片最有分享和儲存價值?是那些45度俯拍的美膚照片嗎?並不是,真正讓女生感興趣並願意持續分享的是穿衣搭配的照片。於是她萌發了做“穿衣助手”的想法。

  在“穿衣助手”創辦初期,也討論過是採用UGC***使用者產生內容***,還是PGC***專業生成內容***的方式呢?後來她發現在穿衣搭配的領域中,UGC本身就是一個悖論,普通人產生的內容會讓內容質量不斷降低,權衡過後穿衣助手最終選擇了PGC的模式。

  “穿衣助手”上線至今,產品定位經歷了從自拍社群—時尚自媒體中心—導購平臺—社群電商這樣一個漸變路徑。在顧瑩櫻看來,產品上信奉資料導向、快速迭代,這是“穿衣助手”保持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目前,“穿衣助手”已經於前不久完成了B輪融資,投資方為京東和祥峰資本,金額數千萬美金,公司估值近億美金。顧瑩櫻透露,這輪融資之後,將開始全面嘗試用社群化的模式打造品質電商平臺。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