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南昌自主創業案例

  今天與大家分享關於南昌畢業創業的相關案例,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

  大學畢業生在南昌就業創業形勢見好

  12月13日,南昌市大學生就業創業政策進校園活動在南昌大學科技學院舉行,活動現場,南昌市人社局聯合眾多企業為廣大畢業生提供就業、創業及技能培訓一條龍諮詢服務。隨著近年來南昌商業的發展,用人單位需求增多,高校畢業生的起薪一般為2000元至2500元,略有增長。另外,隨著南昌市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基地的成立,有意願在南昌創業的學子們也將享受一系列補貼及優惠政策。

  大學畢業生起薪2000元至2500元

  12月13日上午,南昌大學科技學院室內體育館內,50多家企業為高校畢業生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吸引了大批畢業生前來尋覓工作。南昌一家科技資訊公司招聘20名培訓生,月薪為3000元~4000元。該公司招聘負責人告訴記者,所謂的培訓生主要是從事公司業務產品的推廣工作,很適合剛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江西一家知名滷業公司招聘儲備幹部,月薪為2200元至2400元,這批崗位也是專門提供給廣大畢業生的。

  在昨日的招聘區現場,招人大戶屬一家江西飼料公司,該企業為廣大畢業生提供500個崗位,但其要求大多數為農工科,許多大學生認為與自己的專業不太相符。與這家招人大戶相比,一旁一家教育諮詢公司則備受學子關注,這家企業給出的薪酬也讓學子比較滿意,其中儲備幹部月薪為2000元~7000元,課程顧問月薪為2500元~6500元。南昌大學英語專業的大四學生小鄒告訴記者,跑過幾場招聘會,大部分公司提供的職位都是營銷及市場營銷推廣的,相對來說,覺得教育機構提供的崗位比較好,不用去跑那麼多業務量。

  南昌市就業服務管理處李處長告訴記者,總體來說這幾年南昌商業發展較快,吸引了許多公司入駐,用人單位需求增多,高校畢業生的月薪也有所增長,現在畢業生的起薪是在2000元~2500元之間。

  創業孵化基地提供場地資金扶持

  “除了就業環境有所改善,南昌大學畢業生的創業環境更是有了顯著提升,從創業培訓到創業政策都為廣大學子打開了一扇創業的大門,特別是今年下半年南昌成立了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基地,讓廣大大學生拎包創業,店鋪、資金等完全由政府和企業為他們提供。”南昌市就業服務管理處李處長說。

  南昌大學電子商務系大四學生孫悅對創業非常感興趣,她準備開一家微店***以微信為平臺的網路銷售***,昨天她特意來到現場諮詢畢業生可以獲得哪些創業支援。“得知南昌成立了大學生電子商務孵化基地,我的專案正好也是電子商務類的,所以去諮詢了,並且我還留下了創業意向書。在這個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基地,第一年可以免費提供店面,第二年和第三年免一半費用,而且還會為我們免費提供創業培訓。”孫悅說。南昌市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基地事業部總監付雷旻告訴記者,大學生創業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和經驗,所以孵化基地將為廣大學子解決這一系列問題,希望助力畢業生們成功創業。據介紹,南昌市創業孵化基地將提供200個創業專案,目前已經基本促成了20個創業專案。

  免費培訓專案受大學畢業生熱捧

  “以前我們為了充電,自己花錢到培訓機構去學習一些技能,看到政府部門為畢業生免費提供培訓專案,我趕緊來報名了!”大四學子周海濤說。為了幫助廣大畢業生們順利就業,南昌市職業培訓中心將為廣大高校畢業生提供近30個培訓專案,只要有興趣,廣大畢業生都可以免費申請。記者瞭解到,免費培訓的專案有文祕、計算機、美容美髮、法律、英語、舞蹈、機械維修、書法、IT程式設計等。據南昌市職業培訓中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培訓專案主要看學子報名的情況,一旦報名人數達到可以開班的條件,將為廣大畢業生免費開設培訓班。在昨日活動現場,有不少畢業生都進行了報名登記。

  “90後”拉祜族女孩南昌創業:最艱難的時候賣掉了金手鐲

  在贛江邊的一座小區裡,楊舒婷正在她的工作室打理她的寶貝花草,同時在案前研製屬於她的花茶。這位90後拉祜族女孩是雲南普洱人,大學畢業後留在了南昌,先是上班,再是創業。一個人打拼,箇中艱辛只有自己默默承擔,“最艱難的時候我賣掉了兩個金手鐲!”楊舒婷說。

  楊舒婷的工作室緊鄰贛江邊的南昌大橋橋頭,面積雖不大,但開啟房門一股芳香撲鼻而來。一張大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花瓶,花瓶裡插滿了紅的、綠的、粉的、紫的等顏色鮮花,置身其中,無論是視覺還是嗅覺都能得到無與倫比的享受。

  在另一個小房間裡,楊舒婷拿出工具盒,一格一格裝的全是各式乾花,根據不同功效,楊舒婷將它們組合起來裝袋。“花茶特別受到女性的喜歡,我自己就十分喜歡花茶。”楊舒婷說,從事花茶方面的創業,就是緣於自己的那份喜歡。

  2008年,楊舒婷隻身從雲南來到南昌求學,2012年畢業後,曾到一家大型企業做人力資源。從小對鮮花情有獨鍾的她,2013年辭職,成立了一家“高檔定製花藝工作室”,通過一番摸爬滾打,工作室給她帶來樂觀的收入。

  在經營工作室期間,出於愛好,她時不時研製一些花茶,併發到朋友圈和朋友們分享,一些朋友看到後,就建議她改變發展發向——專攻花茶。2014年9月,楊舒婷的“花作”工作正式啟動,併成功註冊“花作”商標,專營花茶的工作室就這麼在大家的倡議下誕生了。

  儘管都是花,不過鮮花和乾花製成的花茶有著不同的消費群體,第二次的創業充滿了艱辛。“不僅花光了之前上班的積蓄,用完了鮮花工作室賺到的錢,最困難的時候我都把自己兩支金手鐲賣掉了!”楊舒婷說,那兩支金手鐲賣了1萬多元幫她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時光。

  “沒有誰創業是一帆風順的。”楊舒婷說,她曾為了獲得一種叫“金蓮花”的花草,從南昌坐飛機到北京,再從北京趕到壩上,在廣袤的大草原上尋到了3朵“金蓮花”,這3朵“金蓮花”讓她來回用了5天時間,花費將近4000元,“回到南昌後,3朵花只有1朵存活了下來,儘管如此,我還是認為這一趟走得很值!”楊舒婷說。

  如今,楊舒婷創業最艱難的時段已經過去,不但有自己的工作室,還成立了公司,手下有十多位員工,同時,公司還獲得風投的投資。“創業,讓自己和家人獲得更好的生活質量,同時除了賺錢,更主要是的自己的內心深處深愛著這份事業。”站在窗邊眺望著遠處的江景,楊舒婷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