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如何創業

  剛畢業就喊著:我才不給別人打工,我要創業自己當老闆。等到真正開始創業,卻又不知從哪一步開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畢業大學生如何白手創業

  在經濟低迷的背景下,大學畢業生不得不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一些大學生在畢業前就開始採取應對措施,嘗試創業。他們認為,開創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要比替別人打工風險小得多。風險的天平已經在慢慢傾斜,就算是被一個大型公司僱用,也並不代表你就獲得了一個一輩子不丟的鐵飯碗。

  現在,大學生創業早已不僅僅侷限於傳統專案。相反,很多大學生都在利用高科技在宿舍裡就開始創業。

  你也想在大學階段創業嗎?以下是幾條建議。

   商業計劃是整個創業過程所要遵循的路線圖。首先,你必須明確一系列問題。比如,要提供什麼樣的服務或產品?生產的成本是多少?為了獲取利潤,產品的定價是多少?加工時間有多長?

  就算要開創的事業並不大,或者僅限於校園範圍內,你也必須要算清楚如何支付啟動成本,其中包括廣告、市場推廣和基本的生產原料採購成本等等。你還需要問問自己,到底有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創業。還有創業的目的,是為了掙零用錢,還是想積累資本開創更大的事業。

  幸運的是,目前已經有一些機構可以幫助你理清這些問題。比如小企業主利益保護局就是美國一家可以為創業者提供服務的政府機構。

  尋求他人意見

  許多大學目前都會舉辦一些有關創業的競賽。學校教員或者當地的企業會在競賽中對學生的創業計劃進行評價。埃裡克為學校餐廳設計的軟體產品就為他在學校的競賽中贏得了1000美元的啟動資金。這樣的競賽通常會要求參加者向評委和觀眾展示其創業計劃,為學生在籌集啟動資金前修整自己的計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競賽的獎金有時甚至會等於一個學期的學費。比如,最近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就對一組研發有機嬰兒食品的學生進行了1.2萬美元的獎勵。賓夕法尼亞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也對一組mba學生研發的一項用紅外線鑑定傷口的技術獎勵了2萬美元。

  充分開發校園資源

  即使你沒有贏得競賽的支援,你仍然還有機會:想辦法利用學校裡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來幫助你獲得成功,比如利用學校的工作室,或與校友聯絡尋求指導和資金幫助等等。德雷塞爾大學的創業專案就為學生提供會議場所和共用的工作室;哥倫比亞大學的mba學生則可以受助於一項由校友資助的100萬美元的基金。一些大學還為學生提供表達各自意見和看法的交流會。

  社交網路也是學校創業中一個越來越重要的部分。很多學校都為學生提供願意幫忙的校友名單,創業的學生可以尋求他們的建議,得到資金上的幫助,甚至有些校友還會願意和他們一起創業。

  運用科技降低成本

  大多數宿舍裡的創業者們遇到的一個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由於科技的迅速發展,利用那些已經發展成熟的企業甚至還沒有使用過的高科技手段來減少成本,可能會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比如,一些製藥創業公司可以利用電腦演算法幫助測試化合物,這樣就可以節省建設實驗室的投資。要是在幾年前,這種節約成本的方法還是根本無法實現的事情。

  對於創業者來說,沒有資金並不可怕,沒有經驗不可怕,只要處處用心,事事留意,虛心學習,敢於拚搏,也許三五年,也許三五萬,萬事雖難終有起點,億萬家財雖多終有開端,只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定會有成功的一天。

  大學生如何創業?

  一、有一份完整的創業計劃書:

  大學生創業必須制訂一個完整的、可執行的創業計劃書,即可行性報告,主要回答你所選的專案能否賺錢、賺多少錢、何時賺錢、如何賺錢以及所需條件等。回答這些問題必須建立在現實、有效的市場調查基礎上,不能憑空想象,主觀判斷。根據計劃書的分析,我們再要制定出企業目標並將目標分解成各階段的分目標,同時訂出詳細的工作步驟。

  二、要有周密的資金運作計劃:

  資金如同企業的糧食,要保證企業每天有飯吃,不能餓肚子,就要制定周密的資金運作計劃。在企業剛啟動時,一定要做好3個月以上或到預測盈利期之前的資金準備。但開業後由於各種情況會發生變化,比如銷售不暢、人員增加、費用增加等等,因此要隨時調整資金運作計劃。而且,由於企業資金運作中有收入和支出,始終處於動態之中,創業者還要懂得一些必要的財務知識。

  三、為自己營造一個好的氛圍:

  大學生創業由於缺少社會經驗和商業經驗,如果把自己獨立放到整體商業社會,往往會難以把握。這時可以先給自己營造一個小的商業氛圍,進入行業協會是比較有效的一條途徑。創業者可以藉助行業協會了解行業資訊,結識行業夥伴,建立廣泛合作,促成自己在行業中的地位和影響。同時,創業者可選擇一個能提供有效配套服務的創業***工業***園區落戶,藉助其提供的優惠政策、財務管理、營銷支援等服務,使企業穩定發展。另外,還可以找一個經驗豐富的企業管理諮詢師做企業顧問,並學會藉助各種資源,學會和各方面的人合作,千方百計給自己營造一個好的商業氛圍,這對創業者的起步十分重要。

  四、從親歷親為到建立團隊

  企業不是想出來的,是幹出來的。大學生有文化、頭腦靈、點子多,但在創業的初期,受資金的限制,在沒有形成運作團隊之前,方方面面的事情必需自己去做。只有明確目標不斷行動,才能最終實現目標。在做事的過程中,要分清主次輕重,抓住關鍵重要的事情先做。每天解決一件關鍵的事情,比做十件次要的事情會更有效。當企業立了足,並有了資金後,就應該建立一個團隊。創業者應從自己親歷親為。

  五、盈利是做企業最終的目標:

  做企業的最終目的就是盈利,因此無論是制定可行性報告、工作計劃還是活動方案,都應該明確如何去盈利。大學生思維活躍,會有許多好的點子,但這些好的點子要使他有商業價值,必須找到盈利點。企業的盈利來源於找準你的使用者,因此,企業要時刻了解你的最終使用客戶是誰,他們有什麼需求和想法,並儘量使之得到滿足。

  六、失敗是邁向成功的階梯:

  在企業的運作過程中失敗是難免的,失敗了不氣餒,調整方案,換個方式和方法繼續前進,永遠不要停止前進的腳步。對於創業者來說這很重要!看看我們身邊一些成功的企業,特別是網路時代的英雄們,有幾個是按他們創辦初期的想法賺到錢的,他們大都經歷過一個“死而復生”的過程,堅持就是勝利,唯有堅持才使他們成為今天的網路英雄。我們應該明白,失敗並不可怕,它是企業邁向成功的階梯。

  總結:看完上面給大家介紹的6個方面,大學生創業者們應該要清楚的瞭解到自己現在到底有哪一些不足,又是怎麼樣去改正,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自己的創業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