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創業開網店成功案例

  淘寶網的建立豐富了高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實踐技能操作,同時也開創了一個新型的創業模式——淘寶式創業。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黃愷:三國殺“殺”進福布斯

  黃愷的低調早有耳聞。但當這個來去匆匆的高瘦男孩,端著紙杯子出現在記者面前時,還是讓人覺得意外:一件紫色的橫條毛衣***如果留心注意,他曾幾次穿著這件衣服出鏡接受採訪***,隨意裹在身上的寬大棉服、運動鞋、凌亂的髮型……如果在街上遇到,一定以為他是中關村某公司做IT的。誰能想到,這個表面上毫不起眼的年輕人就是三國殺的創始人,如今,他更是登上了《福布斯》中文版三十歲以下創業者的榜單。

  提起自己這次上榜,黃愷顯得十分平靜:“我的宣傳通知我,我要被選進《福布斯》榜單了,也沒人徵求我的意見,反正我覺得周圍也沒人看這個。”

  採訪中,他時而自信,談到“遊戲是一門藝術嗎”,他篤定地說,“當然是,遊戲太是藝術了,和創業家比,我更承認我自己是藝術家”。時而感性,“我最近看《原始碼》,在電影院裡哭得稀里嘩啦的”。時而和記者辯論起“達芬奇是個感性的人還是理性的人。”但更多的,是他在採訪過程中幾乎一直保持著的“雲淡風輕,處變不驚”的狀態。

  每個問題,他都會思忖良久後慢慢作答。他會在回答一個問題時突然思維跳躍,然後又不留痕跡地繞回主題。只有在談起他面前桌上擺滿的桌遊產品時,他才略顯激動,語速加快。

  然而這樣一個不善言辭的人,卻總能化百鍊鋼為繞指柔。面對不想回答的問題,他會巧妙地繞開、推回並反問記者;問到創業初期的艱難,他會問宣傳:“哎,我不記得了哎,你說,我有過什麼艱難啊?”當記者讓他用一個詞評判自己,他會說:“我很少評判自己,你看見我是什麼樣,我就是什麼樣。”最後拗不過,只得說,“如果非要貼一個標籤的話,我覺得低調可以算一個吧”。

  的確,低調如他。就像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三國殺,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它背後的黃愷一樣。

  “他們不讓我玩電子遊戲,那我只好自己做遊戲玩。”

  如果說“天分”這個概念真實存在的話,黃愷一定是有桌遊天分的。10歲,在大多數男孩子還在外面灰頭土臉瘋跑瘋玩兒的時候,黃愷已經開始自己做遊戲了。因為父母是最早的一批知識分子,所以對黃愷管教很嚴不讓他玩電子遊戲,甚至把他的漫畫都封起來禁止他看。在硬體條件不足的情況下,黃愷自己做了很多桌面遊戲。他在紙上畫地圖、畫小人,在地圖上打仗。這個遊戲被他周圍幾個比較鐵的哥們兒從小學一直玩到初中。

  上了高中,熱愛遊戲的黃愷就給自己定了個小計劃:以後一定要考個和遊戲相關的專業。但那時國內還沒有遊戲專業。直到高考時,他發現了傳媒大學新出的遊戲專業。“就好像被提醒了一樣,那個專業好像遠遠地告訴我,這就是我想要的,很宿命的感覺。”

  “三國殺有很多優勢是殺人遊戲沒有的。”

  如願上了自己從小就喜歡的專業,黃愷開始尋求更廣闊的桌遊領域。在網上,他了解到了國外桌遊的發展,於是主動尋找國內桌遊的門路。“但在國外桌遊發展的幾十年期間,國內是一點都沒有發展的。”陰差陽錯間,黃愷在大二的時候去了西直門的一家桌遊吧,“那有可能是全國最早的桌遊吧了”。在桌遊吧裡,一小撮人玩著國外的桌面遊戲,這個場景讓黃愷感觸頗多。“我當時在想,有沒有一款桌遊的題材和概念是可以讓中國人方便接受的,不會像國外桌遊那樣難以領會。”

  2000年時,殺人遊戲在國內開始流行起來,但到2007年以後,逐漸開始沒落。黃愷看著殺人遊戲從輝煌到衰敗,看著很多“殺人”吧經營不下去,一家家關門,感觸良多。“我當時覺得這個遊戲不那麼耐玩,也有很多侷限性。接觸了很多國外桌遊後,我想設計一款可以改變殺人遊戲的侷限性,又可以融合本國特色的桌遊。”

  然而“三國”的題材也不是黃愷一開始就確立的。他之前想過很多題材,甚至想把大學同學、老師、教導主任都作為角色編到遊戲裡。“但最後放棄了這個想法。類似的想法蹦出了一個又一個,隨著想法深入後又不斷被否決。就連想到三國的題材後,也經歷了漫長的設計過程。”

  “三國殺淘寶店的最佳客戶就是杜斌。”

  一開始把自己做的三國殺放到網上去賣,黃愷只是想賺點零用錢而已。“最開始的兩個月只賣出去一兩套,但是第二個季度就能達到十幾、二十套。那段時間的發展速度是比較驚人的。”

  黃愷實話實說,這樣的好銷量一開始是沒想到的。但他有一種直覺,一定還有很多像他一樣喜歡桌遊的人會接觸到並喜歡上他的產品。

  的確,黃愷做的手工三國殺在淘寶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積累,玩的人越來越多,清華、北大、廣院的客戶紛紛反饋,說非常喜歡這個遊戲。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現在遊卡桌遊的CEO杜斌了。

  杜斌當時在清華讀博,因為一個瑞典朋友,也接觸到了桌遊。為了瞭解國內的桌遊情況,他隨手在淘寶搜了一下,結果搜到了黃愷的三國殺。而後杜斌和黃愷一拍即合,成立了桌遊創意公司。

  本著對淘寶累積銷量的反饋,黃愷清楚地認識到,在現有環境下做桌遊創意,前景還是不錯的。“反正投入的也不多,就算是小小的冒險,也不會賠掉太多,還有很多後路可以走的。”於是在租住的小房子裡,黃愷、杜斌和相熟的三四個同學組建了“遊卡桌遊工作室”。

  “每當產品做出來時,就覺得當初的爭論其實沒那麼重要。”

  提起最開始創立工作室的日子,黃愷回憶起來都是滿臉的笑:“那個時候最歡樂的就是,大家每天混在一起,出了遊戲測試,就都湊在一個小屋裡玩兒。包括給我們做衛生的阿姨,那時候也玩得很不錯,現在已經是我們公司管庫房的資深員工了。”

  一直到2008年夏天,加入工作室的人越來越多,杜斌和黃愷終於決定成立公司。但人多的地方就有江湖,黃愷和他的公司成員們經常因為概念或者意見不同引發爭執。“因為桌遊這個事物太新了,大家都沒有什麼有說服力的觀點,所以就從討論,到針鋒相對,最後演變成脣槍舌戰,甚至會鬧一些情緒。但是最後肯定會做一些讓步,多半是我讓步。”黃愷說完大笑。“因為我有我的理念嘛,我會在一些非常細微的細節上較真,比如我之前接觸國外桌遊比較多,國外都是順時針進行,但大家都覺得可能逆時針操作起來會更方便一些……就是這些小細節,我們都會為自己心目中完美的想法去爭論。”說完後,黃愷頓了一頓,補充道:“都是為了遊戲。”

  “躺在床上大腦供血量多一些。”

  身為遊卡桌遊的創意總監,黃愷的大部分工作是設計好玩的遊戲。最近,他也遇到了壓力。“我們在做的事情是國內沒有人做的,就算在國外,這種以一個公司的形式研發桌面遊戲的模式也是非常少見的。”因為客觀原因,黃愷經常要在遊戲的產品質量和出品時間之間做權衡,做妥協。“肯定是要有一些取捨的,如果我因為一些事情較真,肯定會影響產品的運作週期。”提起這些不得已的情況,黃愷滿臉無奈。

  “我習慣於把很多問題自己憋著想,很少和別人討論,可能我老覺得這個問題我自己一個人能搞定。”提起自己事業的坎坷,黃愷不得不老實承認自己的處事方法,“如果自己實在想不出來,要麼放棄,要麼找另外一條路,但就是很少拿出來和別人說。”

  “那你靈感枯竭的時候怎麼辦?”記者問。“我最喜歡的方式就是躺在床上閉著眼睛慢慢想,因為躺在床上大腦供血量比較多一點。”說完黃愷又忍不住笑起來。

  “其實桌遊最主要的標準就是能玩。”

  現在,黃愷手下帶領著四五個設計師,在開發新桌遊的道路上奔波。現在市面上的桌遊產品黃愷也會關注,但是“一些原創的桌遊時間都還不夠長,都是這幾年剛剛做出來的,需要市場和時間的考驗,還有很多都有點急功近利了。一款遊戲,如果只是為了一個比較古怪的題材,而忽視了遊戲內涵、美術、產品包裝,這樣的遊戲是不行的。但是也有一批比較優秀的作品,比如《風聲》,我自己就很喜歡。”說到桌遊產業,黃愷侃侃而談。

  “衡量一款桌遊,最基本的標準就是要公平。”黃愷的公司有一套衡量遊戲的標準,每出一款遊戲,他們就要按照標準嚴格打分。“分數比例最高的是包裝和產品美術設計,因為這些都是非常直觀的東西,能讓玩家一眼就喜歡。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遊戲的平衡性和公平性,這也是讓玩家持續玩遊戲的根源。剩下的比例都不太大。”

  “但是每款遊戲都有自己的飽和度,三國殺、網遊都是這樣。”談到今後桌遊的發展趨勢,黃愷有自己的擔憂,“而且桌遊這個圈子現在很小,除了三國殺,其他遊戲的流行程度都不太大。”黃愷說,自己要在三國殺的品牌上,建立更多的遊戲,讓三國殺成為桌遊的橋樑:“我要利用群聚效應,讓不玩桌遊的人通過三國殺接觸桌遊,再讓已經接觸桌遊的人多玩一些不同型別的遊戲,試著做到讓大家不會對某個遊戲產生厭煩吧。”

  :潮女趙婕:當微博運營專員年賺20萬

  趙婕是位活潑又很有生活情調的北京女孩,大學畢業後,她在一家廣告公司做營銷。因為隨時要接待重要客戶,只要是工作時間,趙婕必以“精裝版”形象出現,武裝得像準備去拍時尚大片似的。外人看她名牌傍身,以為是“不差錢”的主兒!其實她只是個月入3000元的小白領。令人不解的是,這位時尚達人從不“吃鹹菜買大牌”。

  不過趙婕在購物上確實頗有絕活。假如她看上了某款昂貴的一線品牌,就會將目標鎖定在那些大牌的親戚上,也就是合作款。因為合作款的設計大都是由大牌頂級設計師親自操刀,毫不誇張地說,款款經典,價格方面則沿襲小品牌的親民優勢。而且,每次發售之前,時尚雜誌和明星都會熱炒,可謂未穿先紅。

  比如川久保玲最經典的白色紅心T恤,一件要上千元,但它跟H&M的合作款售價卻只有原品牌價的四分之一。趙婕買了一件波點紅色襯衫,無論是單穿還是外面套件針織衫,總有眼尖的人發現,甚至有熱情的路人直接走過來問:“你身上的這件衣服是川久保玲的吧?”

  趙婕經常在微博裡晒她穿衣的照片,時常引來無數美女的“羨慕忌妒恨”。當有人強烈要求她傳授購衣經時,趙婕只好寫了幾條諸如《達人掃貨祕笈》之類的東西發到微博上。沒想到,她的經驗之談頃刻間成了許多博友的“淘寶聖經”。

  本來趙婕最初只是想要將微博作為一個展現自己的平臺,沒想到後來粉絲越來越多,有時她只要一天不發東西,美女們就心急火燎,不斷有人催促。很快,她也從中找到了樂趣,開始認真經營自己的微博。

  從此,不論是用電腦還是用手機,乘電梯、吃飯、上廁所、開車……趙婕無時無刻不在重新整理自己的微博,力求成為第一個看到最新最有用訊息的人。有朋友逗趣說:“每天一開啟頁面就能看到你的東西,你快成微博女王了!”

  個性張揚的趙婕,頗能和80後、90後打成一片,到2011年5月,她玩“圍脖”不到一年,就成了擁有8萬粉絲的草根明星博主。一天,小趙在微博裡收到了一封私信,對方是北京一家創辦不到兩年的服裝企業,他們雖然也開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可這畢竟是個新興產業,熟悉操作的人並不是那麼多。眼瞅著自己微博人氣極低,這位私企老闆就想到,可以請專業的人來打理。於是,很“紅”的小趙就成了理想人選。

  尤其是他開出的條件頗令趙婕心動,保底工資6000元+獎金,是她在廣告公司的一倍!

  當上“微博專員”

  這位李總告訴趙婕,他們早就想請一位網路營銷高手,曾通過各種渠道進行了招聘,也面試過一些人,但總感覺不滿意。“有的雖然是計算機專業,但不精通微博,或不擅長營銷”。對方為何會對微博營銷如此感興趣呢?

  李總解釋說,隨著智慧電子產品的普及,尤其是iphone、ipad等的風靡,現在“圍脖”太火了。新浪微博註冊使用者已經突破3億大關,使用者每日發博量超過1億條。連專家都說,瀏覽微博及用它來表達感受和分享資訊,已成為網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網友說得更有意思:在這個人人害怕OUT的時代,我們可以不摻和,但是絕對不能不圍觀,哪怕手裡還拎著醬油瓶子!

  可見被譽為“第四媒體”的微博,蘊藏著巨大商機,如果運用得好,它就能成為產品營銷的銳器。李總的話說得確實很有道理。當晚,趙婕上網一查,發現它還催生了一個很有趣的新鮮職業——微博運營專員。

  它又叫微博策劃、微博保姆、微管。工作性質有點類似於傳統的公關專員,但用武之地是網路。其主要任務是應對企業微博運營的解決方案,為企業微博品牌建設、粉絲培養、粉絲互動、廣告發布、產品營銷、效果監測、日常維護等服務。“只要肯動腦筋,多花心思,想要把對方的微博人氣炒作上去,似乎也不是不可能。”於是,已經熟稔微博操作的趙婕,欣然辭去廣告公司的工作,決定體驗一下這個時尚職業的滋味。

  “別人不可能平白無故關注你。個人微博或許可以通過語出驚人、搏出位來拼粉絲數。官方微博則只能以釋出有足夠價值的資訊,或推出有吸引力的活動,才能贏得網友們的好感和光顧。從而達到公司品牌傳播及產品推廣的營銷策略。”趙婕認為,想吸引更多的粉絲,並將粉絲髮展為目標客戶,就要經常策劃一些大家都非常感興趣的活動。

  很快,女孩就策劃了一個主題:“我身邊的時尚達人”攝影大賽。她動員大家用相機捕捉街上的時尚元素,通過一些達人的穿著打扮,傳遞來自服裝秀場以外的民間流行資訊。沒想到這項活動一下就得到很多人響應,他們拍到的靚女裝扮可謂千姿百態,尤其是一些女孩很有個性的“混搭”,在微博上發出後,欣賞著這些照片,很多白領簡直如獲至寶。因為她們馬上就能按照“模特”的裝扮“武裝”自己。同時,博友們的點選和點評也開始瘋漲。時間不長,這家女裝生產企業的微博就名聲大噪,FANS從最初的一萬多人開始呈幾何級猛增。與此同時,產品在網上的銷售量也開始穩步增長。老闆臉上樂開了花,說連他自己都沒想到,現在大家對時尚的嗅覺竟如此靈敏!

  當然,微博營銷中還是有很多技巧的。比如在搞攝影大賽活動中,有些麗人穿的就是公司的產品,通過她們很自然地擺pose和“街頭秀”,往往能把這些服飾的個性和美感,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美輪美奐的圖片,再加上清新優雅的文字點評,使女性想不怦然心動都很難!

  年賺20萬不滿足

  當微博運營專員,在很多“微博控”眼裡簡直就是世界上最好的職業。你想啊,每天喝喝咖啡,織著“圍脖”就能拿高薪!小趙卻笑著說,其實這項工作遠沒有外界想象的那麼輕鬆。你以為坐在辦公室發發微博就可以了?“在140字的範圍內,如何讓標題、內容和圖片更吸引人,這可是個技術活,很能體現水準的。”

  業內人士都知道,企業微博的運營和管理其實比較辛苦,因為作為社交媒體,微博是網路輿情非常重要的晴雨表,不時需要搜尋關鍵詞,並留意@你的人,隨時掌握輿情動態。

  趙婕向記者介紹了她的一天。早上6點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刷微博,看看公司微博上有什麼新留言。早上9點至下午4點去公司上班,這期間主要是收集一些新資訊,為公司的微博寫一些博文,管理微博上的私信和評論,與博友互動。晚上11點,結束刷微博的動作,關掉電腦和手機,開始睡覺。

  “差不多每天要花十幾個小時在微博上,但是我並不覺得枯燥,因為微博上每天都有新的內容,而且很多都是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談起博友們之間的趣事,女孩說,現在不僅幾億草根織“圍脖”,就連大牌明星甚至國家政要都喜歡玩。“如果想知道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今天的行程,你並不需要看電視或者讀報,美國國務院的官方微博會適時通告她的動向;如果想看看英國首相卡梅倫的工作計劃,也不用參加新聞釋出會,他的微博已經一清二楚地告訴你了”!最有趣的是,各國首腦之間還互“粉”呢!奧巴馬和普京彼此是粉絲。羅塞夫當選巴西總統後,查韋斯在微博上把她加入了關注名單。

  趙婕說,正因為微博有如此魅力,商家們都敏銳地覺察到了其中隱藏的巨大商機。以她所在的這家服裝企業為例,過去,公司有了新款產品後,總是要請模特,並花大價錢在一些時尚雜誌上做廣告,一月才能露臉一次。而微博的傳播途徑是網路,全天24小時無休,每分每秒都能潛移默化影響電腦前的消費者。所以,軟性廣告的“含金量”自然讓各大品牌無法忽視,它帶給商家的畢竟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現在,新浪微博平臺上有8萬家企業開通了自己的的官方微博,加上騰訊和搜狐微博平臺上的,企業微博數量相當龐大。於是,精於織“圍脖”且具有“高粉”的微博達人,就成了“搶手貨”。趙婕介紹,現在網上招聘“微博運營專員”的廣告很多,基本都是薪水+業績。衡量其工作業績的主要有三個標準,一是微博的粉絲數目;二是粉絲粘性,也就是互動頻率、評論數量;三是淘寶上銷售產品中微博使用者所佔的比例。總體來說每月拿5000至10000元左右的工資是多見的。

  在趙婕看來,這些標準是壓力也是動力。自去年當上“微博專員”後,為了獲得更好的業績,她不論工作日還是假期,不論上下班,都會一直把微博掛在線上,隨時關注粉絲動態,為粉絲答疑解惑。由於半年後微博使用者的銷售額就佔到整個公司蛋糕的40%,老總在驚喜之餘,也一路把她的薪水漲到現在的2萬元。

  這樣的收入雖然很讓人羨慕,但其實相對於給企業創造的驚人效益來說,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前不久,杭州一家網路公司更是開出年薪100萬的優厚條件,公開招聘首席微博運營官。一時引起各大媒體熱議。

  那麼,哪些人適合從事這一時尚職業呢?“熟悉微博原則,微博控優先;熟悉口碑營銷,pr炒作,論壇sns營銷等優先;有線上活動策劃運營經驗優先。具備良好的資料分析能力、語言及文字表達能力、跨團隊協作能力。勤勞肯幹,能承擔較大工作壓力……”趙婕說,這是北京一家企業用30萬年薪,在網上招聘微博運營專員時提到的崗位要求。其它的也基本大同小異。

  由於在業內小有名氣,今年8月,京城一家房地產企業的CEO找到趙婕說,他們會把2013年的推廣預算給砍了,全力轉向網路,而首選就是微博,並請她負責有關操作和運營。此外,還有幾家從事旅遊、餐飲、化妝品和體育用品銷售的企業,請她幫忙託管公司的微博。

  日前趙婕又有了新的掘金計劃,為了讓每個企業委託的微博都能準確服務到位,她準備著手建立一個小型工作室,專門接待各種微博託管工作。

  能夠從這樣一個新興的產業裡找準定位,挖掘出市場的潛能,並且順利達到盈利,趙婕的好境遇讓不少朋友羨慕不已。其實,在她看來,只要肯花心思,多鑽研,並且善於動腦筋開闊思維,即使是玩微博,也一樣能夠賺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