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創業成功例子

  網際網路創業,成功者少之又少,或許我們不能像他們那樣,但是我們能吸收他們的成功經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網際網路創業十大成功案例

  1、郭敬明

  郭敬明,這個伴隨著80後長的的名字,如今他的小說也影響著90後,並開始被00後所喜愛,我們在這裡不評判小四的文學水平,導演水平,以及身高,單以一個創業者的身份來看,他是極其成功的。

  郭敬明大學時期便開始創業,雖然他常年霸佔著中國作家收入排行榜榜首,但是他在商業上的成功甚至讓他的作家身份也黯然失色。如果你只是覺得這個瘦弱的男人只會玩弄一些小女生喜歡的華而不實的文字,那麼你就太小看他了,郭敬明絕對有著驚人的商業嗅覺。郭敬明在大學時便成立“島”工作室,出版一系列針對自己小說受眾的雜誌與期刊,而後成立柯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商業版圖。

  而且,以今天各個期刊雜誌紛紛轉型產業鏈服務來看,郭敬明早在2005年就察覺了這一點,從那時起他就為刊物讀者提供“立體服務”,例如推出音樂小說《迷藏》,推出小說主題的寫真集,拍攝《夢裡花落知多少》偶像劇,在青春讀物的基礎上打造了一條屬於自己受眾的文化消費產業鏈,開始深耕產業佈局。而今,郭敬明已經用自己的小說《小時代》拍出了電影,第一部便直奔5億的票房…

  知乎上有人這麼描述郭敬明“其實中國的年輕人並沒有什麼本質的變化。對於大學和社會的幻想,對於愛情和成功的暢想,對於華服美食的渴望,是每一代中學生的必由之路。真正重要的其實仍是郭敬明本人。他或許是中國這二十年來唯一一個認真去滿足上述需求的作者。”——真正偉大的創業者是幹什麼的?滿足大眾的需求。

  2、王興

  一提到王興,很多人腦海裡面第一想到的一個詞彙就是連環創業者,因為他是校內網,飯否網,美團網這三個中國大名鼎鼎的網站的聯合創始人,除此之外,他還有另外一層身份,大學生創業者,在畢業之後,沒有豐富的職業履歷就開始創業的人。

  他是一名人們口中的天才少年,高中沒有參加高考就被保送到中國名牌學府清華大學,畢業後拿到全額獎學金去了美國特拉華大學師從第一位獲得MIT電腦科學博士學位的大陸學者高光榮,隨後歸國創業,在前一兩次不算成功的創業專案之後,王興創立了中國版facebook校內網,並很快風靡於大學校園圈之中。校內網於2006年10月被千橡以200萬美元收購。2007年5月12日,王興創辦飯否。這也是中國第一個類twitter專案飯否網,但就在飯否發展勢頭一片良好之際被關閉,讓王興事業受到挫折。之後連環創業客王興於2010年3月上線新專案美團網,並在千團大戰之中脫穎而出,穩居行業前三,並先後獲得紅杉和阿里的兩輪數千萬美金的融資,這個連環創業客的事業正逐漸走上正軌。近年五月份,美團單月流水已經突破10億人民幣。

  3、戴志康

  康盛創想創始人戴志康是無數網際網路人的偶像,他建立的“Discuz!”開源模板與“Wordpress”併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兩個開源網站模板,被數以百萬級的站長使用,深刻的改變了中國網際網路,而戴志康也是一位大學生創業者。

  戴志康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大學教授,親屬中也有很多人是老師。據說,因為這種家庭背景,戴志康小時候開始就一直接觸電腦。在計算機效能不斷升級的過程中,他的程式設計技術也日益提高。戴志康從小學剛畢業後的1995 年開始初步嘗試編制軟體。初中、高中時期,他幾乎席捲了各類計算機大賽。戴志康2000年考上哈爾濱工程大學,2001年便在校外創業,他在外面找到一間月租300塊的房子,一天差不多15個小時都泡在電腦前面,最終他創造的“Discuz!”成為中國最成功的建站開源模板,“Discuz!”於2010年被騰訊以6000萬美金的價格收購。

  4、陳歐

  聚美優品的CEO陳歐也是一名標準的大學生創業者,他的大學生創業經歷要追溯到他的上一個創業專案GG遊戲平臺。陳歐16歲的時候考上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作為一個資深遊戲愛好者,在大四的時候陳歐決定在遊戲領域創業,憑著有限的資源做出了後來影響力巨大的GG遊戲平臺。作為當時沒有任何資源的大學生創業者,那時的創業經歷是非常艱苦的,據陳歐回憶,那時候他為了節省成本,不得不每天都吃最便宜的魚丸面,最後吃得都有些“腦殘”了。

  後來,陳歐出售GG平臺,獲得了千萬級別的收益,也為自己後來的創業道路做了極好的鋪墊。而他創造的GG遊戲平臺,仍然是現在東亞地區最受歡迎的遊戲平臺之一,全球擁有超過2400萬用戶。

  5、蔣磊

  鐵血網創始人蔣磊——典型的大學生創業者,16歲保送清華,創辦鐵血軍事網,20歲保送碩博連讀,中途退學創業。如今,鐵血網穩居中國十大獨立軍事類網站榜首,鐵血軍品行也成為中國最大的軍品類電子商務網站,年營收破億,利潤破千萬。

  倒回2001年,16歲的蔣磊初入清華園,電腦還沒有在這個普通宿舍出現,他只能去機房搗鼓他的網頁,他想把自己喜歡的軍事小說整合到自己的網頁上,他的“虛擬軍事”的網頁一經發布,就吸引了大量使用者,第二天就達到了上百的瀏覽量。蔣磊很興奮。他把“虛擬軍事”更名為“鐵血軍事網”。

  2004年4月,蔣磊和另一個創始人歐陽湊了十多萬元,註冊了鐵血科技公司。期間蔣磊還被保送清華碩博連讀學習了一陣。2006年1月1日,蔣磊最終頂住了家庭已經學校的壓力毅然決定輟學創業,以CEO的身份正式出現在鐵血科技公司的辦公室裡。經過12年的努力,目前蔣磊的公司擁有員工200餘人,他創辦的網站已成為能夠提供社群、電子商務、線上閱讀、遊戲等產品的綜合平臺。據透露,截至2012年12月,網站已有1000萬註冊會員,月度覆蓋超3300萬用戶,正處於穩步且高速的增長中。

  6、王興***美團CEO***

  一提到王興,很多人腦海裡面第一想到的一個詞彙就是連環創業者,因為他是校內網,飯否網,美團網這三個中國大名鼎鼎的網站的聯合創始人,除此之外,他還有另外一層身份,大學生創業者,在畢業之後,沒有豐富的職業履歷就開始創業的人。

  他是人們口中的天才少年,高中沒有參加高考就被保送到中國名牌學府清華大學,畢業後拿到全額獎學金去了美國特拉華大學師從第一位獲得MIT電腦科學博士學位的大陸學者高光榮,隨後歸國創業,接連創立了校內網,飯否網,並於2010年3月上線新專案美團網,並在“團購大戰”之中脫穎而出,穩居行業前三。

  7、莊辰超***去哪兒 CEO***

  莊辰超,男,畢業於北京大學本科電子工程系,去哪兒網CEO。還在大學的時候,莊辰超就和同學創業,做了一套搜尋軟體,成立公司,併成功找到百萬融資,最後賣給了Chinabyte。

  1999年,莊辰超和美國人戴福瑞做體育門戶“鯊威體壇”。

  此後,莊辰超曾在美國華盛頓工作過四年,擔任世界銀行系統架構的核心成員,設計並開發世界銀行內部網系統,2003年,該系統被專業研究網站和產品易用性的權威公司Nielsen Norman Group評為“最佳內部網”。2005年5月,創辦去哪兒網。僅僅8年時間,去哪兒網已成長為網際網路旅遊業的佼佼者。

  8、阿諾***伏彩瑞,滬江創始人兼CEO***

  阿諾,本名伏彩瑞,滬江網創始人兼CEO。2001年,尚是上海理工大學大三學生伏彩瑞,創辦了滬江語林,06年開始公司化運營。在十數年如一日所堅持的教育理解下,滬江網已成長為影響力覆蓋2億受眾、8000萬用戶、300萬學員的大型網際網路教育企業。

  從一個不為人知的網際網路細分領域起步,阿諾一路慢慢走來,始終倡導“把學習這件事情弄簡單”,在網際網路教育行業深耕十數載,這讓他獲得了2014中國十大經濟潮流人物、2014中國企業未來之星、上海IT青年十大新銳、上海首屆新銳青商等榮譽,被不少師弟、師妹們暱稱為上理工新生代“第一學長”。

  9、周源***知乎CEO

  周源,碩士畢業於東南大學電腦科學專業,在建立知乎之前,曾經有一次不算成功的創業經歷。“我剛剛第一次創業失敗,我是從08年到2010年兩年時間第一次創業,那這個花了130多萬最後掙了17萬。”

  2010年8月,周源創辦知乎,擔任CEO。知乎是一個知識性的問答社群,這是一個定義性的說法。與其他社群顯著區別之處在於,知乎使用者之間的社交關係,都是建立在一問一答的討論之間。直至2014年,知乎社群註冊使用者超過1000萬,同比增長十倍。周源說他的下個目標,是服務一億使用者。在他描述中,未來知乎會演變成一種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

  10、阿北***楊勃,豆瓣CEO***

  阿北,本名楊勃,豆瓣網創始人兼CEO,2007年青年領袖評選候選人。從2005年3月,由阿北一個人開發、運營的書評、影評、樂評網站豆瓣網,到 2013 年,豆瓣註冊使用者 已經有7900 萬註冊使用者,成了Web 2.0們的明星。阿北在清華唸的物理,然後去美國讀博。

  他曾經把物理作為事業,“計算機不過是工具和興趣”,最後卻“玩出了名堂”。他所一手打造的豆瓣網,成為了網際網路WEB2.0時代的又一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