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之初的創業故事
維也納酒店黃德滿:白手起家用23年時間賺到了22億,今天小編來為你講述一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黃德滿
黃德滿出生在廣東省陽江一個貧窮的山區,1977年考上大學,卻因為借不到50元的體檢費,沒錢去讀,只好回家種田。1993年,他揣著5000元錢來深圳創業,3000塊承包了一個小賓館,剩下2000元做土石方工程。在此後6年時間裡,後者為其完成了幾百萬元的原始資金積累。
1999年,土石方工程難以為繼,看到賓館年50%的利潤,黃德滿開始把全部精力放在酒店業。黃德滿開的第一家酒店,共229家客房,每間房4萬塊成本,前期投入得900多萬,但是他手裡的現金只有三四百萬。可就是靠30%的現金投入,黃德滿一點一點完成了十多家店的佈局。現金主要用於物業押金、空調家電、其他必付裝修預付款等。其餘70%成本是做裝修、傢俱等,這些可以先靠供應商貸款,同時靠其他店創造的利潤,邊裝修邊支付供應商的欠款。“自己做事一直踏踏實實,供應商願意支援我們。”黃德滿說。
一般投資相等規格的一間客房要7萬塊,黃德滿不外包,自己請施工隊、買材料,4萬塊就能夠完成。一邊是精打細算,節省成本,創造利潤,不斷投入,一邊向供應商借貸,維也納完成了前期投資。“如果非要說融資,我們就是向供應商融資吧。”黃說。那時候,他從銀行拿不到任何貸款,“酒店做不好呢,投入裝修的錢幾乎等於廢品,銀行借錢就等於打水漂了。”
跟經濟型酒店100~200元的房價相比,維也納房價在200~300元之間,增加了咖啡廳、自助餐、會議等六個服務品類,雖然每間房總成本增加了15~30元,但單價提高100元,整體利潤高出70塊。
依靠“五星裝修,二星消費”的經營理念,維也納從來沒有大筆的廣告支出,基本是口碑效應,入住率高達100%,擁有130萬會員。“我們開到哪裡去,這些會員會跟到哪裡去。”黃德滿說。“現在很多搞營銷、品牌策劃的人,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經過時,我相信品質,它永遠不會過時,我永遠還會信奉它。”
1999年至2006年,以平均每年兩家店的速度,維也納開了16家連鎖店。1999年年營業額1000萬元,到2007年近4億元,純利潤5180萬元,維也納增長率每年超過100%,甚至200%。
黃認為經過十多年的經驗積累,維也納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管理體系和人員培訓體系,現在是實現規模效應的時候了。但再開幾十家店需要大量資金,如果仍然沿襲自身滾雪球的方式,會很慢。再加上競爭對手如雅高、洲際假日酒店、漢庭商務等都開始擴張,還像以前那樣緩慢,黃德滿覺得肯定沒辦法打贏這場戰。
2006年10月份,經濟型酒店如家登陸納斯達克,黃德滿很受刺激,看到如家比自己遲做了三年,上市時就有了100多家,而自己才是別人的1/4,他開始考慮像如家一樣借外來資本的錢加快自己的速度。
開始他並不知道怎麼找機構投資者。2007年6月份,一家財務顧問公司主動找到黃德滿,介紹軟銀賽富基金給他。6月份他見到軟銀賽富總裁閻炎,9月份賽富就把1.15億元打到了維也納的賬面上,佔23%的股份。維也納最近打算引進法國一家基金,開始上市計劃。
從來跟資本打過交道的黃德滿在引進機構投資者時,他最擔心對賭及機構投資者可能帶來的決策障礙。很多機構投資者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會設定很多對賭條款,“如果一個創業者掉進去了,就會做很多傻事,比如拿到錢,該做的品牌推廣不做,變成對賭利潤,導致公司只是為了短期利潤,忽視了長期發展的通盤考慮,給自己帶來很大的災難。”他覺得這些問題一定不能在自己身上發生。“我首先考慮的是公司的最大總體利益,該做的還是做,該發的還要發,我不會像其他老闆那麼傻,我不會做那樣的事情。”
在跟賽富的合作中,黃德滿要求對方答應,無論自己生意多差,不能無限稀釋股權,不能超過3個點,即在23%的基礎上不能超過26%。“這就是個談判,同意大家就做,你不做,我也沒辦法。”“我一定要佔50%以上的股份,我們這兒不是玩資本,我們真正想做好一件事情。我經歷過很多苦難,很多波折,會非常愛自己的企業,會明白很多事理。”
引進投資後,2008年維也納酒店一年就新開18家,並且計劃此後每年新開30~60家店,從每年兩家到幾十家。維也納的撐杆跳也將面臨很多挑戰。首先100%的高入住率難以保持,大規模擴張後,其入住率曾降到了93%。雖然黃德滿認為將首先保證品質,保持穩健增長,但這家駱駝公司加速跑能否成功,是否能完成上市前最後一跳,黃德滿面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