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真實人的成功故事

  正面、積極的有助於青少年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因為想把自己關上一陣子,他辦了個監獄,誰知監獄開業後大受歡迎,期期滿員。

  歐·亨利的經典小說《警察與讚美詩》裡,身無分文的流浪漢索比頗具創意地想到,犯點小錯,被警察逮進監獄,就可以白吃白住,熬過寒冷的冬天。一百多年後的韓國洪川,也有數百韓國人自願去監獄蹲一蹲。他們不是為了蹭吃蹭住,如今自願“蹲監獄”,是要倒貼錢的。

  這個交費就可以蹲的監獄自然是“假的”,它專門服務於想蹲卻又不夠蹲真監獄條件的人。但你若以為這不過是商業時代的賺錢創意,或生活體驗營,就枉費了“監獄長”權永碩的苦心。對於自己的模擬監獄,權大叔的態度是極其嚴肅的。他自己就曾很認真地想去蹲真監獄而未如願。

  47歲的權永碩原本是名律師。像不少成功人士那樣,他感受到中年危機:無法停止工作,卻又不知工作為何。“生命不在我的掌握之中,”曾經的權律師說,“我被無形的力量推來推去,無法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

  為化解中年危機,人們尋覓過各種各樣的辦法,但大概很少人有權律師此種執念:進監獄蹲上一段時間就好了。

  權永碩最初想到的辦法是走後門。他找到做監獄長的朋友,問能不能“法外開恩”,把自己關上一陣子。事實證明,洪川的監獄長比較正直,哪怕權永碩以“治療疾病”為由苦苦申請,監獄長還是把他給拒絕了。

  他決定自己辦個監獄來蹲。

  這遠不是件容易事。數年間,權永碩傾盡所有,投資了20億韓元***約合1.2億元人民幣***,權太太不僅沒生氣,還積極幫助丈夫打理監獄事宜,儼然副監獄長。親朋好友也慷慨解囊,鉅額投資一半來自貸款,一半來自親朋的捐贈。這真不是投資行為,因為權大叔從一開始就說清楚了,該“監獄”是非營利機構。

  去年6月,監獄精神中心正式開業了,大受歡迎,期期滿員。在“監獄”向公眾開放前,權大叔自己在其中體驗了多久、是否真的化解了危機,他隻字不提。表面看來,自此他已熱情地投入拯救他人的事業之中。

  蹲此“監獄”程式簡單。登記過後,“囚犯”們被要求上交手機、書本及其他隨身物品,換上統一的“囚服”。每人會分配一個5.5平方米的單間,這樣的單間,該監獄共28個。單間裡只有廁所、水池和一個可供坐在地上寫字的小方桌。門上有個小洞,一日三餐就從這裡送進來。除了“放風時間”,“囚犯”們的生活就在這裡度過。兩日三夜的囚禁之旅,收費為15萬韓元***約合900元人民幣***。

  權監獄長最不滿意的,是對“囚犯”太好。首先,兩天實在太短,體驗不足。但若時間太長,大家會抱怨。人們其實都忙,沒那麼多時間“蹲監獄”。其次,這裡設施很新,條件過好,“如果條件更苦一點,更像真的監獄,對自我控制就會更有幫助”。

  雖然監獄長不滿意,但“囚犯”們已經覺得受益匪淺了。一位大叔就表示,正是因為自由受限,“才有機會和自己說話”。

  這正是權永碩所願。他將“監獄”命名為“監獄在我之中”,稱“只想給大家一個審視自我的機會”。他說,“現在我學會時常往後退,去看看自己走過的路,從前,我們都只盯著眼前”。

  也許這便是權大叔監獄修行所得。做“監獄長”冷眼旁觀,他感慨良多。經不住“囚犯”們的強烈要求,他允許他們每天看一次手機。“沒有手機人們就會焦慮不安,總覺得不看的時候會有緊急情況發生,其實根本沒有過”。

  “放風”時間,權永碩請來牧師給大家講課。可是關於“尋找內心平靜”的課剛結束,大家又急不可耐地衝向手機。這一切讓他覺得“監獄”有辦下去的必要。放下並審視過去的機會是極為珍貴的,在權大叔看來,哪怕真是被警察抓了,強制蹲監獄,那機會也還是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