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軍人回鄉創業事蹟

  因為創業表現出來的巨大影響力,創業問題引起了學術界的學者們和實業界的企業家們極大的興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創業現象、創業群體、創業成果等。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篇一

  1994年,楊永剛應徵入伍。退役後,他仍然保持著軍人的本色,利用從父輩那裡學到的種茶製茶技術發展茶產業,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從軍人到創業者,楊永剛在發展茶葉產業這條道路上一走就是18年。幾多耕耘,幾分收穫,隨著湄潭茶產業不斷壯大,“湄潭翠芽”在國際國內茶博會上28次奪得金獎,這其中12個金獎為楊永剛所創的“銀櫃茶葉牌湄潭翠芽”獲得。

  子承父業 闖出新天地

  楊永剛1997年退役後回到家鄉湄潭縣湄江鎮核桃壩村。看著在茶山上辛勤勞作了一輩子的父親,他決定子承父業。通過市場調查,他更是堅定了決心:茶產業是陽光產業,有搞頭!

  創業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為了推銷茶葉,楊永剛帶著樣品到四川、重慶、雲南等地做推廣,每到一處,他的茶葉都深受經銷商歡迎,紛紛派出訂單。心想每年能賣出500餘斤茶葉,也是一筆可觀收入,讓楊永剛覺得經商很容易。但後來,很多經銷商在收到貨後一改之前態度,找各種理由壓價,他只得咬牙虧本出售。這猶如一記“悶棍”打到了楊永剛頭上。

  然而,挫折並沒有打敗軍人出身的楊永剛,經過認真思索,他決定先到一家茶葉企業裡找活幹,重新熟悉茶葉行業。通過一年的學習觀察,他明白了一個道理:要做大茶葉產業,就必須有自己的企業、品牌、基地,否則永遠都只能幫別人打工。

  說幹就幹,為了尋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茶山,楊永剛先後到過洗馬鄉燈龍山、馬山鎮清江茶山、餘慶縣的構皮灘以及鳳岡縣的一些產茶區,歷時幾個月跋涉,終於在興隆鎮廟塘村銀櫃山上找到適合的茶山。

  1998年,他拿出所有的積蓄,籌集了6萬元資金,在銀櫃山上承包了50畝茶園,並建立一個簡單的茶葉加工廠房,取名銀櫃山茶場,就這樣,楊永剛和父親在銀櫃山上紮根下來,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茶業生涯。

  飲水思源 帶鄉親致富

  土生土長的楊永剛沒有忘記父老鄉親們,“一人富不算富,要讓村民們也能嚐到致富的甜頭。”楊永剛說。

  細心的楊永剛發現,每到茶葉收購旺季,附近蘭江村的村民們都會走8里路到銀櫃山賣茶青,十分艱辛。當時銀櫃山茶場的發展已逐漸穩定,能否在蘭江村建茶場的想法在楊永剛腦海中打轉。

  骨子裡喜歡面對挑戰的楊永剛在2010年又做了一個決定,將銀櫃山的基地廠房搬至蘭江村雙河組,開始了他的二次創業。

  起初,呈現在楊永剛眼前的是一片荒地,連路都沒有。“這些辛苦和軍旅生涯的艱苦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麼。”在楊永剛的心裡,只要是認定的事,就要“一根筋”做到底。花了一年多時間,楊永剛將荒地開墾成土地,再到栽種上茶苗,300畝的新綠點燃了雙河組的希望,3000多平方米的廠房在此處安了家。

  緊接著,楊永剛又自掏腰包20萬元為雙河組修通了5公里的石子路,以前蘭江村村民賣茶靠背篼背,路修通了,10噸以內的貨車可以直接開到村民家門口。2011年,當地政府得知此事後,又投資70萬元支援楊永剛,將原先3米寬的道路拓寬至4.5米,當地百姓拍手稱快。

  “真是要感謝‘銀櫃山’喲,為我們修了路,家家戶戶還通了電,這幾年我們村32戶村民們有收入進賬,從以前的木房住進了如今的磚房。”蘭江村雙河組村民夏中文高興地說,自己靠賣茶收入最好的時候一年能掙5萬餘元。

  當過兵的楊永剛是一個工作狂,按他的話來說,每天除了睡覺,就是在工作。無論颳風下雨,都會隔三差五走走2小時山路去茶場,當兵訓練時不慎摔傷的膝蓋常常疼痛難忍,也沒能阻擋他去茶山的腳步。

  憑藉著這份不認輸的韌勁,楊永剛的茶產業蒸蒸日上。近幾年,楊永剛多次開展退伍軍人及茶農種植、加工、生產的技術培訓。銀櫃山及湄江鎮蘭江村共發展茶園近6000畝。帶領銀櫃山片區1000多戶農民走上了致富和創業之路,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的村民如今實現4000多元收入。

  知恩圖報 做好良心茶

  楊永剛打趣地說,自己現在“愛茶如命”。

  2002年,楊永剛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茶葉品牌“銀櫃”。2004年夏天,楊永剛被評為“2004年海峽兩岸名優農產品貿洽會暨中國***福建***國際茶葉博覽會”茶王;在第一次以“銀櫃牌湄潭翠芽”參加全國性茶葉評比大賽中他奪得綠茶類“茶王”稱號……多年來,在各種評比大賽中,楊永剛的“銀櫃牌湄潭翠芽”收穫碩果累累。

  “懷感恩之心,做良心茶。”楊永剛說,這些年來,國家和地方政府對茶企業和個人種茶都有相當多的優惠政策,縣委縣政府還多次帶領當地茶商到省外觀摩調研並進行品牌宣傳。在省市縣科技部門的指導幫助下,銀櫃山研發了十多項專利,其中有3項屬於發明專利……這些都讓他有了繼續向前發展的信心和動力。

  楊永剛正著手打造有機茶。“按照今後市場的需求,我的茶葉要從做名優茶轉向中低端茶葉加工,讓更多的人品味到‘銀櫃山’的魅力。”

  如今,楊永剛的茶場已經擁有湄潭翠芽、遵義紅茶、毛峰、金銀花茶等十五種茶葉,遠銷省內外。今年,他的300畝茶場產出1000餘斤翠芽,收入達50餘萬元,加上其他的茶葉品種,預計全年有300萬元的總收入。

  篇二

  金秋時節,站在省道302線劍閣縣元山鎮毛家壩橋頭,讓人眼前一亮。這地方距元山場鎮僅2公里。一口四周大堤用混凝土澆築的大魚塘呈現眼前,池內蓄水清澈見底,塘周垂柳飄拂。尺把長的魚兒成群結隊盡興遊弋,烏黑的脊樑、白花花的魚鱗肚,不時攪得池水碧波盪漾,讓人眼花繚亂。塘西靠山坡一帶,一排排錯落有致的樓房拔地而起,工人們正忙著裝修接待室客房、多功能活動廳、健身房、休閒茶園以及停車場。西面山坡上,一大片園林花木鬱鬱蔥蔥,奇花異草隱逸其間,花木叢中鳥語啾啾,花香撲鼻。河道里的汙水都得到淨化處理,整個場所清爽宜人,空氣裡透露出甜絲絲的鄉土氣息。不消說,誰都想走出酷暑季節的“圍城”,在這個世外桃源多待一會兒。

  筆者獲悉,這是劍閣縣農業局為加快城鄉結合部現代化農業發展程序,支援招商引資在白壩村建立現代觀光農業綜合專案,投資人就是土生土長在元山鎮白壩村的村民韓大宗。

  韓大宗40來歲,高中畢業,十七歲參軍入伍。經部隊的磨練,兩年後考上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畢業後在部隊工作。在一次出差中,不幸出車禍因公負傷,左腿落下殘疾,後來轉回地方創業。這位躊躅滿志的年青人,一開始在成都投資房地產開發,悉心打拼近20年,攬到了第一桶金。由於心繫家鄉,惦記著在農村日漸蒼老的父母親,決定放棄競爭激烈的地產產業,選址元山鎮白壩村,建立現代觀光農業綜合專案,計劃總投資2000萬元,分期投建。一期投資 1500萬元,二期投資500萬元,註冊資金100萬元。到目前,完成一期徵地35畝,開挖魚塘20畝,建設觀光農業配套設施2000平方米;完成水、電、路、氣、排汙、電視、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2013年7月30日前已蓄水養魚,目前已進入觀光遊樂深度開發。

  韓大宗說:溫飽和環保的關係非常密切,兩者要同時處理好,才是科學發展;按“無公害”畜禽生產技術標準組織生產,不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飼料、飼料新增劑和獸藥,保證畜產品質量安全,並按照國家環保法律及《禽畜糞便汙染物和病死禽畜“無害化”處理》,確保達標排放,防止疫病傳染和蔓延,這是我投資創業的基本原則。今年,他又新徵地25畝,著重發展優質高效特色種植業,為觀光農業園提供功能配套支撐。

  這位身殘志堅,一心返鄉創業回報社會的年青人,創業期間,好不容易才突破家人的極力反對,獲得他們的贊同支援。他父親說:“兒子,你把這麼多錢投到這裡,有多少勝算?存在銀行裡,光利息我們一家人都用不完!”而韓大宗毫不動搖,義無反顧地全身心投入這個工程專案,現已投入現金300多萬元。又有人問他:你投那麼多錢,何時才有回報?他爽朗地一笑說:“我沒有想那麼多,我只想把這個專案做好,搞成功,能帶動村裡的父老鄉親致富,就心滿意足了。期間,當地黨委政府,農村黨支部、村委會給予了人力、物力、財力上的大力支援。各級領導協助他順利辦完了全部審批手續,加快專案建設,解決了專案建設中遇到的各種具體問題,看到已經取得的建設成果,韓大宗信心很足,心裡也很踏實。

  篇三

  我1980年入伍,先後在廣州軍區某師小車班擔任專車司機,在總政某幹休所任車隊隊長,兩次榮立三等功。***轉業,在北京大發公司工作兩年,任車隊隊長,在北京麗都啤酒廠工作5年,擔任北京地區銷售負責人。在這7年裡,年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工作者。1997年底,我創辦了北京平谷凱超機動車檢測場。企業現有總資產兩個多億,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優秀企業,我也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優秀企業家。

  一、為政府分憂,立志創辦私營企業

  在我國繼續深化改革的九十年代,企業員工下崗比比皆是,機關幹部下海經商的也大有人在,復員退伍軍人安置問題困擾著政府。我看到深化改革中帶來的陣痛,尤其是和自己一樣在部隊奉獻了幾年、十幾年青春和熱血的戰友,退伍返鄉後工作沒有著落,這一切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我琢磨著,自己能不能下海經商,創辦一個私有企業,既為政府分憂,也為退伍軍人就業解難。

  我在部隊服役十幾年,從學車、開車到管車,和車結下了不解之緣,對車情有獨鍾。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和市場調查,創辦一個機動車檢測場想法孕育而生。於是,我工作之餘奔走在政府部門之間,跑專案、報審批、辦手續,政府部門一路綠燈,批准我開辦“北京平谷凱超機動車檢測場”,“八”字寫了一半,另一半就是資金,我和愛人商量,把家裡全部積蓄拿出來,又東湊西借了幾萬元,1997年底,“北京平谷凱超機動車檢測場”終於掛牌上崗了。開張營業時,我就招聘了十幾名在部隊會開車、會修理、當過教練的退伍軍人到我的企業工作。

  二、立精圖治,把企業做大做強做優

  隨著業績不斷攀升,信譽不斷提高,我的想法也越來越大,我想真正要使私有企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把企業做大做強做優,不斷拓展企業的經營範圍。機動車檢測,日檢測能力達600輛,擁有10噸全自動安檢線一條、6噸全自動安檢線一條、全自動摩托車檢測線一條、自動大柴、小柴工況和汽油檢測線10條。20xx年3月,檢測場順利通過了iso9001-20xx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並取得認證書。同時,以檢測為龍頭,拓展企業內容和服務專案,相繼成立了北京佳藝汽車修理廠、交通隊違章車輛停車場、保險代理公司、司機體檢中心、車輛尾氣檢測中心和北京柒糧液寅午寶酒業有限公司等7個下屬企業,企業總資產達兩個多億,累計納稅20xx多萬元。企業先後多次被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技術監督局分別評為“守信企業”、全國“誠信企業”、銀行系統企業,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優秀企業”,我也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優秀企業家”,20xx年我還被評為“全國誠信企業家”、“守信先進個人”。

  我在創辦企業的歷程中深刻認識到優秀企業、誠信企業,取決於企業形象,企業形象取決員工形象,員工形象就是員工的工作作風、敬業精神、團隊意識、職業道德、業務素質、服務態度等各方面的總和。為此,我注意用部隊的過硬作風、優良品德、敬業精神影響企業,帶動員工。在企業開展了“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嚴格執法、優質服務”學習教育活動。在退伍軍人中開展了“退伍不褪色”、“崗變志不變”、“適應社會、服務人民”教育活動,還吸收發展了36名同志入黨。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為企業做大做強做優打下了良好思想基礎。

  三、企業發展,不忘回報社會和軍營

  我常說:“企業發展了,我們不忘黨的政策英明,不忘部隊的培養,不忘對社會的奉獻。”1997年以來,我的企業先後幫助安排復員轉業軍人、下崗職工400多人,其中復轉軍人186人,下崗職工115人,待業青年68人,農民工31人。

  我和部隊有著深厚的感情,雖然退伍20年了,但時刻牢記部隊的培養,不忘為退伍軍人排憂解難。我在企業招工時都是優先考慮復轉軍人,對其中家庭困難多、困難大的,給予了更多的關心和幫助。河南籍退伍戰士餘本昌,剛來企業時勁頭很足,時間一長思想便開始不夠穩定,細心的我看到他的變化,便與他促膝談心,瞭解到他家的實際困難後,一方面從思想上幫助他,鼓勵積極工作,另一方面從生活上給予關心,為他解決住房。後來,餘本昌不僅年年被評為“優秀員工”,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談到我的戰友情,員工們都知道我“千里迢迢請連長”的故事。在20xx年10月,我和四川籍退伍戰士李樹傑交談時,得知自己的老連長雷發喜86年轉業後創辦的企業已倒閉多年,負債不少,且工作沒有著落,家裡生活比較困難。於是我專程趕往江西豐城市把老連長請來安排到北京平谷凱超機動車檢測場工作,為了使老連長安心工作,順心生活,又將他愛人和兒子一同從江西接到北京。我對老連長一家人無微不至的體貼和關懷,不僅感動了老連長,也感動了江西省有關領導,稱讚我是複員軍人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