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華人勵志創業史

  經濟全球化和新經濟的發展為婦女創業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世界範圍內的女性創業活動日益活躍,女性創業現象也引起了政府和學者們的廣泛關注。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篇一

  董明是武漢市礄口區一位典型的“80”後,她的夢想是當一名跳水運動員,6歲時被湖北省跳水隊選中。正當她對未來充滿憧憬時,卻不幸在1995年9歲時的一次訓練中摔成高位截癱,脖子以下沒有知覺,四肢癱瘓、大小便完全失禁,醫院曾3次下達病危通知書……

  然而,死神在董明頑強的毅力前一次次退縮。雖然在受傷的最初6年裡身體完全不能動彈,10年中失去語言功能,最終只能坐在輪椅上,但她沒有頹喪,“要在自救、自立、自強中,不斷演繹自己燦爛的人生。”她要利用這一“獨特的難得機會,”從小學課程自學到高中課程。由於當時不能說話,沒有辦法朗讀課文,她就一遍遍在心裡默唸,手上握不住鋼筆,她就一筆一畫在心裡默寫。許多好心人無不被她堅持自學的精神所感動,不僅給予物質資助,更多則是精神鼓勵。儘管如此,出身於普通家庭的董明,仍無力接受昂貴的康復治療。她沒有怨天尤人,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堅持自我康復,終於在受傷後的第6年出現了奇蹟。當上臂漸漸有了知覺後,她讓父母買了一臺二手電腦,艱難地以上臂帶動小臂練習打字,並試著給報刊投稿,不僅能以稿費自食其力,還有了一定積蓄。為此她感慨道:“我的成功,源於我的堅持,更源於父母和社會的關愛。”

  堅持不懈的練習,使她在 2005年能慢慢發出一些聲音,於是她萌生了做志願者的念頭。行動不便,她就在父母的幫助下,在一所聾啞學校做老師,義務教聾啞孩子學說話。經過一段時間適應,她不再借助於父母,而是獨自搖著輪椅去學校,並於兩年後正式註冊成為一名志願者。此後,她又擔任了禁菸大使、環保志願者、文明過馬路勸導員等。在做這些事情時,她總是心懷感恩:“是愛心讓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而同為殘疾人,我更能體會到社會關愛的魅力與意義”。

  自學完高中課程後,董明還在收音機裡自學完了初中的英語和日語,並於2007年考入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社會工作專業”,同時還輔修了心理學,並以優異成績成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董明搖動輪椅和志願者一道走上街頭,發動募捐獻血,一連6天從未間斷。當從電視上看到災區急需專業心理輔導志願者的訊息時,董明立即取出自己的稿費,並說服父母拿出為她積攢的1萬多元治療費,全家共赴災區第一線。

  在什邡市,有位7歲的小男孩在地震中失去了父母,面對任何人都不願說一句話。董明得知此事後,立即坐著輪椅找到小男孩,以大姐姐的身份連續陪伴6天,終以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小男孩打破了沉默。

  受到董明的感染,父母也成了災區志願者,父親負責協助搬運物資,母親給傷員換藥、擦洗身體等。而董明則以堅強和努力,幫助5名父母雙亡的孩子敞開心扉再度開口說話,40餘名重度殘疾人重新樹起了生活勇氣……

  董明在災區的事蹟感動了無數人,她被海內外媒體譽為“輪椅天使”。董明也適時成立了“董明愛心志願者團隊”和“董明免費心理諮詢工作室”,利用所學將每月所賺稿費全部投到工作室,長期為失業、下崗及失戀等人群提供免費心理諮詢。

  “董明免費心理諮詢工作室”開辦至今,她已先後接待5000多名來訪者,其中600多名來訪者,因被她的愛心所感動而加入“董明愛心志願者團隊”,在董明帶領下一同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北京奧運會期間,董明受邀為央視網特約記者,參與了奧運會的報道。殘奧會開幕後,她又當選為殘奧會志願者,活躍於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她的事蹟深深感動了國際奧委會前主席薩馬蘭奇和現任主席羅格先生,均給予她高度評價:“如果都能像董明那樣樂於奉獻,奧運會肯定能汲取更多的力量參與進來。”

  董明則樂觀地說:“身體上我接受自己是一個殘疾人,但我不願承認我的人生和心態也是殘疾。坐在輪椅上不但不是我的缺陷,而是我做志願者的最好條件。”

  鑑於董明無私奉獻的志願精神,她被評選為2011年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為弘揚她的志願精神和建立並完善社會志願服務體系,2012年年初,湖北省和武漢市在 口區成立了“董明志願者服務總隊”,下設18個分隊和135個服務站,目前已有5萬多名註冊的社群志願者,常年服務在口區的大街小巷。

  董明被譽為美麗的“輪椅天使”,卻從未停止追求信念的腳步,她說:“只要我還有能力幫助別人,我就沒有權利袖手旁觀。因為,在愛別人的過程中,才能體會到生命的真正意義,也才能將人生在終身的志願行動中演繹出別樣精彩。”

  篇二

  為什麼說董明珠的創業故事很勵志,因為很少有人像她這樣,36歲再從基層業務員做起,而15年時間,她用自己超乎普通女性的能力,升任格力集團CEO。

  一、大器晚成不失天分

  董明珠跟那個年代很多人一樣,出身也平平,1954年,她出生於江蘇南京一個普通人家,1975年參加工作,當時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36歲以前,她的生活也是平淡無奇,沒有人會想到,36歲以後的董明珠,卻用自己的堅韌和執著創造了讓人無不佩服的職場傳奇。

  1990年,董明珠毅然辭去工作,南下打工。當時已經36歲的她,到了格力公司,要從一名基層業務員做起。不知營銷為何物的董明珠卻憑藉堅毅和死纏爛打,40天追討回前任留下的42萬元債款,令當時的總經理朱江洪刮目相看,成為營銷界茶餘飯後的經典勵志故事。這位女強人的創業傳奇就是從這裡開始。靠著勤奮和誠懇,董明珠不斷創造著格力公司的銷售神話,她的個人銷售額,曾經飆升至3650萬元。

  二、雷厲風行的女上司

  1995年,董明珠成為格力的銷售經理,下屬們是這樣看當時的這位女上司:一個從不按牌理出牌的人,她的“牌理”只有一個:自己的原則,自己認為對的。

  董明珠上任後面對的第一個問題是在隆冬時分積壓了19000套空調。對此,大家通常的做法是每臺降價300元賣出了事。董明珠說:“不行,正常產品降價有損形象。”她出人意料的做法是把積壓空調分攤給每個經銷商。銷售員沒想到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會燒到自己身上,而且燒個沒完。

  生活細節上,這位鐵娘子還做了這樣一個規定“上班時間不許吃東西,一經發現,第一次罰五十,第二次罰一百,第三次走人”。當所有人以為這也就說說而已的時候,一天,董明珠走進辦公室,發現8名員工正在吃東西,僅過了10秒鐘,下班鈴就響了。董明珠毫不客氣,每人收了50元。大家目瞪口呆。董明珠說,只要違犯原則,再小的事,都是大事,都要管到底。

  一天,有一個年銷售額達1.5億元的大經銷商,來格力廠要求特殊待遇,語氣中透著不容商量的傲慢。董明珠非但沒有理他,反而狠狠反擊:把他開除出格力經銷網。所有人都在為這位女上司捏一把汗,一個位子還沒有坐穩的銷售經理,一天之內,竟毫不猶豫地扔掉1.5億元的年銷售額。董明珠的回答很簡單:只要違犯原則,天王老子也給我下馬。

  女強人的鐵腕讓經銷商們不得不服軟。許多空調廠往往縱容大銷售商,允許他們跨地區經營,這樣本地小經銷商根本競爭不過,也把市場搞亂了。董明珠這樣一做,小經銷商可以把規模搞大,也就有了奔頭。

  三、鐵腕解決欠款問題

  拖欠貨款是中國零售批發行業普遍存在的現象,這讓很多經銷商頭疼,不信邪的董明珠一年裡就把全部問題解決了。她的做法很簡單,也很霸道:凡拖欠貨款的經銷商一律停止發貨,補足款後,先交錢再提貨。

  不過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她這下捅了馬蜂窩,大大小小的經銷商紛紛向格力老總朱江洪告狀,有的甚至宣稱:“有她沒我。”董明珠沒有服軟,針鋒相對的說:“那就有我沒他。”朱江洪勸董明珠:“是不是可以補完款,先發貨再收錢?”董明珠微微一笑說:“好啊。”結果款一到賬,貨卻把住不發。董明珠說:“要貨?先拿錢來。”董明珠振振有詞:“就算別人全這樣,我格力也偏偏不。”即使100次撞牆頭破血流,董明珠也要撞10l次。欠款這堵破牆一定要倒。

  董明珠的強硬帶來的效果是:1997年、1998年格力沒有l分錢的應收賬款,也沒有l分錢三角債。此後,大家都相信董姐,不劃款,你拿不到一個貨;只要劃款過去,從不拖欠貨的。董姐辦事,服氣,放心!

  四、職場女人的勵志奮鬥精神

  年輕的時候董明珠每天只睡5個鐘頭,據說現在董明珠也往往是在睡眠或打盹時想問題,一有什麼想法,半夜一兩點,董明珠會跳起來,拿起本子就記下來,甚至半夜打電話給老總。正是她的這種奮鬥精神,許多營銷絕招就是這樣誕生的。

  1995年,董明珠發明了“淡季返利”,即依據經銷商淡季投入資金數量,給予相應利益返還。這樣把“錢—貨”關係,變成“錢—利”關係,既解決了製造商淡季生產資金短缺,又緩解了旺季供貨壓力。1995年格力淡季回款比上年增加3.4倍,達11億元,為1996年與春蘭總決戰做好了市場準備。

  1995年,格力叉發明“年終返利”,將7000萬元利潤還給經銷商。

  1996年,空調淡季,格力靠淡季返利拿回了15億元回款。在淡季價格戰中,各個品牌只得紛紛降價,甚至零售價低於批發價,批發價低於出廠價,大傷元氣。董明珠規定格力l分錢也不能降。到了8月31號,格力卻宣佈拿出l億元利潤的2%按銷售額比例補貼給每個經銷商。這樣在空調業最困難的1996年,格力銷售增長17%,第一次超過春蘭。

  格力不僅把縮小營銷隊伍省下的錢補給了經銷商,1997年還拿出2.5億元返還經銷商。

  董明珠認為:只有經銷格力賺錢,才能長治久安。她不僅將緊俏空調品種平均分配,避免大經銷商壟斷貨源,擾亂市場,還推出了空調機身份證,使每臺空調在營銷部備案。

  一般來說,空調9到3月份是淡季,4到8月份是旺季,淡旺季有不同的價格,淡季比旺季低2個萬分點。一般廠家都在挖空心思想把旺季從4月提前到3月,以獲得更大利潤。

  1998年,董明珠卻突發奇想,在朱總支援下宣佈把淡季延長一個月。4月繼續實行3月淡季價。格力到手的錢不要。等其它廠回過神來,眾多大經銷商已紛紛劃款給格力搶買格力產品,有廠家長嘆:“董明珠也真狠—這麼多年,我們從沒想到過這一招。”

  篇三

  一、巴菲特6歲時候的創業故事

  第一次賺錢是倒賣可樂,據巴菲特的母親回憶,當她的兒子第一次對自由企業產生興趣時,還只是一個年僅六歲的孩子。他以每箱25美分的價錢在爺爺的雜貨店購買一箱可樂,然後以每瓶5美分的價錢在附近兜售。因為那時每瓶百事可樂的容量是12盎司,而可口可樂卻只有6盎司,但是,兩種可樂的售價是相同的。大多數孩子都心滿意足地喝著汽水,但他們從來不去多想什麼,只有巴菲特撿起汽水機旁被人們丟棄的瓶蓋,把它們分門別類並數一下各種瓶蓋的個數,看看哪種牌子的汽水賣得快。

  二、巴菲特10歲時候的創業故事

  當巴菲特還在露絲黑爾學校讀書的時候,就發表了一個名為"馬童選集"的報告,告訴人們在賽馬中如何設定障礙以及如何下注。他在他父母居所的地下室裡完成了這本小冊子的印刷工作,然後以每本25美分的價格出售。他和一個朋友運用數學原理開發出一套賽馬中挑選誰是贏家的系統。但是,由於沒有營業執照,他們的企業被有關當局關閉。10歲的巴菲特就開始閱讀有關股票市場方面的書籍。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股票市場的痴迷有增無減,他開始繪製股票市場價格的升降的圖表。10歲那年,他開始在他父親的經紀人業務辦公室裡做些像張貼有價證券的價格,及填寫有關股票及債券的檔案等工作。

  三、巴菲特11歲時候的創業故事

  1942年4月,11歲的巴菲特開始小規模地購買股票:他以每股38美元的價格,購買了三股受歡迎的城市服務股票,當時,這就是他的資本淨值。小巴菲特還說服他的姐姐多麗絲和他一起投資。他以每股40美元的價格丟擲了他的股票,扣除佣金後,他賺了5美元。巴菲特一直關注著股票市場的變化,計算維持有利的平均價格而買進或賣出股票以維持高於平均的價格,並且,他已經意識到,他對股票市場的估計要比其他人敏銳、精明的多。1943年1月,他們全家搬到了維吉尼亞洲的弗雷德裡克斯堡,不過對巴菲特來說,他一種好像是被連根拔起的感覺,心情非常鬱悶。所以第二個月,巴菲特就回到了奧馬哈,和爺爺、姑姑一起生活。 跟很多小孩離家出走不一樣的是,他的離家出走是和商業有關。他跑到了賓夕法尼亞州的赫爾希,打算靠在高爾夫球場為球手找球、拾球賺點錢。同時,他還有個主意,那就是幫忙巡視好時巧克力工廠,並免費獲取一塊巧克力。

  四、巴菲特15歲時候的創業故事:

  15歲時候的巴菲特進入愛麗斯•迪爾中學讀書,他每天要走5條線路遞送500份報紙,主要是投送給公寓大樓內的住戶。有幾次,巴菲特病了,他的母親不得不代替他去送報紙。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時間從顧客那裡收費,他發明了一個行之有效的出售雜誌訂閱的方案。他從被丟棄的雜誌中撕下帶有產品有效期的不乾膠貼紙,把它們歸類,然後在適當的時間請顧客從中選擇要續訂的刊物。巴菲特的老朋友卡羅爾說,少年時巴菲特就能把《賺1000美元的1000種方法》這本書背下來。他想象自己能從一臺機器開始,使他的贏利漸增到幾千美元以上。巴菲特和他的朋友唐納德?丹利,花了25美元買零件組裝了一臺彈球機後,開始了他們的彈球生意,他們把彈球機安裝在繁華的威斯康星大街的一家理髮店裡。開業一天後,這兩個年輕的企業家發現盛滿了五分鎳幣的盤子裡有一張4美元的紙鈔。 1945年,當巴菲特還在高中讀書時,他就從父親手裡買下了一家農場,這是一個未曾耕種過的農場,佔地面積為40英畝,售價是1200美元。然後,把農場租給了土地租用人。

  五、巴菲特17歲時候的創業故事

  1947年,17歲的巴菲特高中畢業。在他對股票市場研究還處在"繪製股市行情圖"的階段時,就已經積聚了一筆大約6000美元的財富,這個年輕人賺的錢比他的老師的薪水還多。他的父母負擔起了他上大學的費用,儘管他自己有能力支付這些。

  六、巴菲特19歲時候的經歷

  1950年夏天,19歲的巴菲特從內布拉斯加大學畢業,然後向哈佛商學院提出申請。他乘火車前往芝加哥,在那兒一個男士接見了他。巴菲特說,當時哈佛代表對他的印象是"19歲,由於身材消瘦,看起來像只有16歲的樣子,相當於一個12歲少年的體重。" 當兩個人的會面結束後,他進入哈佛大學的夢想也隨之破滅了。被哈佛大學拒之門外給他帶來了很大的痛苦,但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對他來講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很快就意識到,教授商業課的權威教授在哥倫比亞大學。巴菲特向哥倫比亞商學院提出申請,並且很快就收到了接受他入學的通知。他於1951年6月畢業於該校。

  七、26歲的巴菲特就已經立志成為百萬富翁

  1956年,年少氣盛的巴菲特決心一試身手。一次,他在一個朋友家裡突然語驚四座,宣佈自己要在30歲以前成為百萬富翁。不久,一幫親朋湊了10.5萬美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創業之初巴菲特非常謹慎。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他已擁有了五家合夥人公司。當了老闆的巴菲特竟然躲在家中埋頭在資料堆裡,每天只做一項工作,就是尋找低於其內在價值的廉價小股票,然後將其買進,等待價格攀生。這些股票果然為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巴菲特兌現了他的"百萬富翁"狂言。成為億萬富翁後的巴菲特不愛拋頭露面,不喜歡張揚,生活保持低調。他把他的生活準則描述為:"簡單、傳統和節儉。"

  1999年,為了向一家慈善機構奧馬哈孤兒院捐款,他拍賣了他的褲帶錢包,在此前的20年裡,他一直使用這個破舊的錢包。正如巴菲特所解釋的那樣:"這個錢包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