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潘文偉的創業故事

  兩年得300萬元?就算外企高管年薪也沒這麼多,對,你沒有看錯。中大一名大三在校學生卻運用他的聰明才智和高EQ,兩年就賺到這筆錢。他是誰?他的故事是怎樣的呢?小編倆瞭解一番。

  ●初來乍到做家教賣T恤賺外快

  今年22歲的潘文偉出生在貴州一個小縣城的工人家庭,原來一家五口全靠在供電局當技術工的父親每月1000多元的工資維持生計。2007年,潘文偉考入中大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

  來到廣州後,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潘文偉不但申請了學校的勤工助學,還四處找機會賺錢。不過,當他揣著荷包裡勤工助學賺下、僅有的200元去市中心準備闖世界時,百貨大樓琳琅滿目的商品和濱江東“天價”的樓盤讓他頓時蒙了,“我到底要奮鬥多少年才能在這個城市容身?”於是在很多同學還在盡情享受大一優哉遊哉的校園生活時,潘文偉開始賺外快,做家教、推銷信用卡、賣T恤……

  ●小試牛刀

  經營院服找到了感覺

  2007年底,學校公開招投標一些院系的院服訂做專案,潘文偉看到了商機。

  潘文偉首先“摸查敵情”。他從學生會的“哥兒們”那裡弄到了參與招投標公司的名單,並扮成顧客挨個兒打電話到那些公司問出不同質量服裝的底價。然後,他直接在網上查出一些生產商的地址,主動上門與廠家談生意。

  投標價和貨源確定後,潘文偉私底下向學院有理有據地分析自己代理的服裝在價格和質量上的優勢以博取印象分。投標當日,他更一人以5間公司的名義巧妙地參與投標。最後,他這個“初哥”竟然贏了做了幾十年生意的行家,投下學校的院服專案。雖然第一個院服生意只賺了2萬元,但這卻讓他在創業路上找到了感覺。

  ●走向成熟

  一下賺50萬嚇壞媽媽

  去年初,潘文偉無意間認識了一名做安全監控裝置的商人朋友,而他此時又得知中學“死黨”家中開發的房地產專案正好在招標安檢裝置,於是潘文偉充當了雙方談判的橋樑促成了這一單生意,競標成功後,他一下就賺了50萬元。

  賺到這筆錢後,他第一時間給父母匯去了10萬元,嚇得母親驚恐地在電話中問了10多次“錢從哪裡來的”。

  此後,他陸續做了外牆磚生意、與朋友合夥開酒吧,並開始投資股票並利用“第一桶金”繼續生財。今年3月,潘文偉還投資了50萬元在大學城開了間網路公司。

  “老闆學生”一度想退學

  今年9月,潘文偉才升大三,不過經過短短兩年的打拼,他的總資產已有近300萬元。今年初,他在深圳市福田區購置了一套房子,買了一輛轎車,還開了一家網路公司當起來了大老闆。

  一切物質生活後,卻在好一段時間裡陷入了困惑:“我讀書為了什麼?”今年初有段時間他突然覺得很累。此時,有一名老闆朋友想把一個200多萬元的專案交給他做,一時間他產生了退學專心從商的念頭。

  “可如果現在退學就只有高中畢業的學歷,出社會後也未必有閒心再回校讀書,過去的大學夢也就破滅了。”經過3天的思想掙扎,潘文偉最終選擇繼續學業,原因就是“大學校園給我的財富是不能買來的美好青蔥歲月”。

  據瞭解,潘文偉目前正忙著做男版“杜拉拉”,寫一本介紹創業經驗的書。

  對話潘文偉

  問:你覺得自己最大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答:我並不覺得自己的IQ***智商***特別高,我的優勢應該是平和、不怕吃虧的性格以及我的EQ***情商***。

  問:你的成功祕訣是?

  答: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總結生活的規律。

  問:你覺得自己還有什麼地方需要提高?

  答:我還是不太懂得處理人情和利益之間的衝突。

  問:你最大的夢想是?

  答:事業平穩發展,另外,成立一項以自己命名的基金,像別人幫助我一樣幫助更多貧困學生。

  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的高招:

  1有一份完整的創業計劃書

  大學生創業必須制訂一個完整的、可執行的創業計劃書,即可行性報告,主要回答你所選的專案能否賺錢、賺多少錢、何時賺錢、如何賺錢以及所需條件等。回答這些問題必須建立在現實、有效的市場調查基礎上,不能憑空想象,主觀判斷。根據計劃書的分析,我們再要制定出企業目標並將目標分解成各階段的分目標,同時訂出詳細的工作步驟

  2要有周密的資金運作計劃

  資金如同企業的糧食,要保證企業每天有飯吃,不能餓肚子,就要制定周密的資金運作計劃。在企業剛啟動時,一定要做好3個月以上或到預測盈利期之前的資金準備。

  但開業後由於各種情況會發生變化,比如銷售不暢、人員增加、費用增加等等,因此要隨時調整資金運作計劃。而且,由於企業資金運作中有收入和支出,始終處於動態之中,創業者還要懂得一些必要的財務知識。

  3為自己營造一個好的氛圍

  大學生創業由於缺少社會經驗和商業經驗,如果把自己獨立放到整體商業社會,往往會難以把握。這時可以先給自己營造一個小的商業氛圍,進入行業協會是比較有效的一條途徑。創業者可以藉助行業協會了解行業資訊,結識行業夥伴,建立廣泛合作,促成自己在行業中的地位和影響。同時,創業者可選擇一個能提供有效配套服務的創業***工業***園區落戶,藉助其提供的優惠政策、財務管理、營銷支援等服務,使企業穩定發展。另外,還可以找一個經驗豐富的企業管理諮詢師做企業顧問,並學會藉助各種資源,學會和各方面的人合作,千方百計給自己營造一個好的商業氛圍,這對創業者的起步十分重要。

  4從親歷親為到建立團隊

  企業不是想出來的,是幹出來的。大學生有文化、頭腦靈、點子多,但在創業的初期,受資金的限制,在沒有形成運作團隊之前,方方面面的事情必需自己去做。只有明確目標不斷行動,才能最終實現目標。在做事的過程中,要分清主次輕重,抓住關鍵重要的事情先做。每天解決一件關鍵的事情,比做十件次要的事情會更有效。當企業立了足,並有了資金後,就應該建立一個團隊。創業者應從自己親歷親為,轉變為發揮團隊中每一個人的作用,把合適的工作交給合適的人去做。一旦形成了一個高效穩定的團隊,企業就會跨上一個臺階,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

  5盈利是做企業最終的目標

  做企業的最終目的就是盈利,因此無論是制定可行性報告、工作計劃還是對於創業者來說這很重要!看看我們身邊一些成功的企業,特別是網路時代的英雄們,有幾個是按他們創辦初期的想法賺到錢的,他們大都經歷過一個“死而復生”的過程,堅持就是勝利,唯有堅持才使他們成為今天的網路英雄。我們應該明白,失敗並不可怕,它是企業邁向成功的階梯。活動方案,都應該明確如何去盈利。大學生思維活躍,會有許多好的點子,但這些好的點子要使他有商業價值,必須找到盈利點。企業的盈利來源於找準你的使用者,因此,企業要時刻了解你的最終使用客戶是誰,他們有什麼需求和想法,並儘量使之得到滿足。

  6失敗是邁向成功的階梯

  在企業的運作過程中失敗是難免的,失敗了不氣餒,調整方案,換個方式和方法繼續前進,永遠不要停止前進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