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報告
隨著我國股市的迅速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股票在居民資產總量中的比例越來越高,股價與實際經濟活動之間的聯絡日益緊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貨幣政策對我國A股市場的影響
【摘 要】隨著我國股市的迅速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股票在居民資產總量中的比例越來越高,股價與實際經濟活動之間的聯絡日益緊密。研究貨幣政策對A股市場究竟有何影響,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本文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通過理論和歷史資料分析,探討了貨幣政策對A股市場的影響,並進一步預測了在當前貨幣政策影響下A股市場的走勢。
【關鍵字】貨幣政策 A股市場 影響
在穩定物價和穩定通貨膨脹預期的雙重壓力前,貨幣政策面臨著巨大考驗,2013年3月13日,央行行長周小川明確了今年將實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2013年我國貨幣政策保持穩健,貨幣總量保持合理,這是因為目前我國巨集觀經濟低迷,經濟放緩速度明顯快於預期且不平衡、不可持續問題仍然突出。盤點2013年A股市場行情,儘管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紅,但大盤卻可以說是熊冠全球,上證指數跌6.75%,深證成指下跌10.91%,中小板指漲16.84%,創業板與大盤形成鮮明對比,獨自狂舞,上漲83.23%。究竟貨幣政策對A股市場起什麼作用,是本文的分析主線。
存款準備金率調整對A股的影響
作為間接調控的一項重要政策工具,存款準備金率用以調節社會總貸款量和貨幣供應量,居民的“儲蓄”和“投資”分配比例深受其影響,其作用可顯著地表現在A股市場上面。例如:2010年1月12日,央行宣佈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次日,上證指數收盤下跌101.31點,銀行、石化等大盤藍籌股更是重災區,中國石油大跌3.15% ,帶動上證指數下跌12.31點,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分別下跌4.68%和5.02% ,分別拖累指數下跌10.6點和8.79點。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市場充分消化了提存與加息等訊息,後期的股市反轉走好,說明市場對這一政策有較好的承受力,在短期內有一定衝擊,但長期來看,影響有限。
從歷年來看,法定存款金率的調整比較頻繁,當其上調時,社會的貸款總量和貨幣供應量會下降,在訊息出臺的瞬間,人們對這一緊縮性政策的反映是減少對股市的投資,所以短期內股價下跌,也正由於這種市場預期的存在,所以長期影響非常有限,變動幅度比預期低。總的來說,有以下3個特點:①在存款準備金率上調週期中,A股指第二天的走勢上升和下跌的概率沒有規律性;②在其下調週期中,A股指第二天走勢出現下跌的概率大;③在其下調的中後期,A股指開始走熊,而在上調的中後期,A股指開始企穩。
基準利率調整對A股的影響
基準利率是我國利率的核心,決定了其他各種利率的變化。理論上,基準利率與股價成反向變動關係:第一,央行上調基準利率,金融機構會隨之上調貸款利率,導致企業融資成本增加,狀況惡化,則股價下跌;第二,基準利率上升引起貼現率上升,股票的內在價值下降;第三,銀行存款利率上升,一部分資金從股市轉向轉向儲蓄和債務,從而股票需求降低,股價下跌。但在我國股票市場上,基準利率和股價的反向變動關係在很多時候似乎並不成立,因為我國利率市場化的程度並不很深。我國股市不能成為巨集觀經濟“晴雨表”的原因更多的是非市場因素,我國股市缺乏成熟市場所應有的內生穩定因素,造成了市場環境功能的扭曲。
雖然我國A股市場對利率的敏感度不如國外,但利率每次調低前後股市仍然有一些波動。一般情況下,調整公佈當天,A股大盤都是高開低走,市場慢慢吸收消化兩三天後,形成一大波浪上升。從1996年開始,我國連續幾次下調利率,人們將原來部分儲蓄轉入到股市上來,尤其是在股市活躍的時期,以獲得高於銀行儲蓄利率的收益。
通過分析多年來每次調整基準利率時A股指數的變化,可得出4個結論:①基準利率調低時,A股指第二天就出現上漲的概率比較大。②基準利率調低時,A股指第二天上升和下跌的概率沒有規律性。③在提高基準利率的週期初期和降低基準利率的週期初期與牛市熊市分界點重合時,可以作為判斷牛市或熊市的依據之一。④將基準利率與CPI結合,可得出經濟週期的所屬階段***擴張―滯漲―衰退―恢復***,這有利於判斷資本走向。
公開市場業務對A股市場的影響
公開市場業務的買賣方向體現了貨幣政策的動向,它對A股市場產生的是間接影響,主要通過“政策預測”來改變市場,是央行與一級交易商之間的交易,這部分資金幾乎不直接進入股票市場。當央行認為應該增加貨幣供應量時,就在金融市場上買入有價證券,市場上貨幣供應量會增加,推動利率下調,從而引起股價上漲。
結合目前貨幣政策對A股行情走勢進行預測
在連續兩年維持“穩健”基調後,2013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我國貨幣政策將繼續“穩健”,雖同為“穩健”,但內涵有了不同。據有關專家預測,由於通脹水平可能會反彈至3.5%以上,而且我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速目標將維持在14%左右,信貸擴張可能會有所放緩,所以不排除央行有加息之舉。但從新一屆政府上臺以來,一直在強調盤存活量,放鬆貨幣政策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個人傾向於認為下一階段在“穩健”的貨幣政策下,A股市場的行情將走好,市場的資金面會有階段性的回暖,股票市場的悲觀情緒會有所改善。從資金流動性方面而言,目前我國經濟的“調結構”和“穩增長”正在同時進行,央行在加強監管限制的同時不會反過來主動放鬆基礎貨幣控制,但是隨著新一季度流動性供應的逐步增加,市場資金會出現一定的改善,A股向好的趨勢也是眾望所歸。
巨集觀經濟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摘 要:巨集觀經濟政策包含諸多政策,比如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投資政策等。巨集觀經濟政策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起中國股市的較大幅度波動。本文首先分析了巨集觀經濟政策對股市影響的原因,其次重點從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角度分析其對股市的影響。
關鍵詞: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股市
1.前言
政府調控、國有股一股獨大、國有資金入市是研究中國股市的約束條件或前提條件, 似乎是不說自明的。中國股市設立以來, 政府調控股價指數高低的政策性作法, 不斷實行。最典型的如1994年三大政策, 1997 年人民日報社論, 1999 年的五一九行情。股份公司的設立要政府批准, 控制較嚴, 而企業上市數量長期由政府控制和分配。股市的一個功能是為國企解困和改革服務, 上市公司的多數是國企改制以後上市的。而股市證券商基本是國有企業, 甚至近幾年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也是由這些證券商發起的。中國股市的入市資金除了私人資金之外, 國有控股公司的資金、證券投資基金以至銀行資金都具有國有企業資金的特點, 具有國有企業治理結構下類似的資金特點[1]。中國股市的這些現象, 在發達的證券市場中不存在, 即使在其它新興的證券市場也不存在, 或者只是微弱地存在。中國股市的上述鮮明特點,就註定了政府制定的巨集觀經濟政策會對股市造成重大影響。
2.財政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財政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的需要對一部分社會產品進行的分配活動,它體現著國家與其有關各方面發生的經濟關係。國家財政資金的來源,主要來自於企業的純收人。其大小取決於物質生產部門以及其他事業的發展狀況、經濟結構的優化、經濟效益的高低、以及財政政策的正確與否,財政支出主要用於經濟建設、公共事業、教育、國防以及社會福利,國家合理的預算收支及措施會促使股價上揚,重點使用的方向,也會影響到股價[2]。財政政策是除貨幣以外政府調控巨集觀經濟的另一種基本手段。它對股市的影響也相當大。下面從稅收、國債二個方面進行論述。
國債是區別於銀行信用的一種財政信用調節工具。國債對股票市場也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首先,國債本身是構成證券市場上金融資產總量的一個重要部分。由於國債的信用程度高、風險水平低,如果國債的發行量較大,會使證券市場風險和收益的一般水平降低。其次,國債利率的升降變動,嚴重影響著其他證券的發行和價格。當國債利率水平提高時,投資者就會把資金投入到既安全收益又高的國債上。因此,國債和股票是競爭性金融資產,當證券市場資金一定或增長有限時,過多的國債勢必會影響到股票的發行和交易量,導致股票價格的下跌[4]。
稅收是國家為維持其存在、實現其職能而憑藉其政治權力,按照法律預先規定的標準,強制地、無償地、固定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手段,也是國家參與國民收入分配的一種方式。國家財政通過稅收總量和結構的變化,可以調節證券投資和實際投資規模,抑制社會投資總需求膨脹或者補償有效投資需求的不足[5]。運用稅收槓桿可對證券投資者進行調節。對證券投資者之投資所得規定不同的稅種和稅率將直接影響著投資者的稅後實際收入水平,從而起到鼓勵、支援或抑制的作用。政府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有以下幾點:減少稅收;降低稅率、減少稅收,可以增加企業收入,從而提升股票價格。增加財政赤字,擴大財政支出。增加政府採購會增加相關上市公司的利潤,提升股票價格。居民收入增加,對證券市場的信心增強,提升股票價格。政府直接投資增加,比如投資能源、基礎設施、住宅等,可以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提升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提升股票價格。
增加財政補貼。財政補貼是政府財政支出的一個重要形式,財政補貼會提高相關上市公司的利潤,提升股票的價格。緊縮性財政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與上述情況相反。財政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非常複雜,投資人要結合其他方面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從而作出投資決策。
3.貨幣政策對股市影響***貨幣政策10年來對股市的影響***:
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最近10年來對中國股市有著巨大的影響。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通常導致估值較低的股市長時間上升,持續緊縮的貨幣政策通常導致估值過高的股市長時間下跌。
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最近10年來對中國的經濟和股市有著巨大的影響。從上表分析可知,鬆動的貨幣政策一般能引發牛市,如06-07年的大牛市,上證指數直衝歷史最高6124點;相反,從緊或者穩健的貨幣政策基調往往導致股市表現不佳,持續向下調整。由此可見,貨幣政策與股市有極大的相關性。
3.1 2001-2005 年的熊市
2001 年初,中國股市估值過高、泡沫嚴重。2001 年5 月,中國人民銀行在《2001 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出:"要抓緊擬訂嚴禁信貸資金違規進入股市的操作方法,加強對信貸資金用途的監督,加大對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降低和防範信貸風險。"2003 年8 月,為了抑制流通中資金供給過快增長,防止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中國央行在保持低利率的情況下,開始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從之前的6%逐漸上調到2004 年的7.5%。2003-2005 年,中國央行發行的央行票據總額約為1.8 萬億元。貨幣政策出現"穩中從緊"的傾向。M2 增速從2003 年8 月最高的21.55%逐漸下降到2005 年初的14%。在這種情況下,上證指數震盪下跌,到2005 年6 月,一度跌破1000 點。市場估值水平迴歸合理,上交所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跌破16 倍。CPI 也由2004年7 月的5.3%逐漸下降到2006 年初的0.8%。
3.2 2006-2007 年的牛市
由於通脹回落,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有所鬆動,一年定存利率在2%附近維持了很久,直到2007年才真正進入加息週期。M2 增速連續兩年維持在15%以上。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股市由於估值偏低、股改啟動、大量外資流入***貿易順差+外商投資+熱錢***,經歷了一輪大牛市,從2005 年最低的1000 點到2007 年最高的6000 點,兩年多時間裡上漲了500%。市場再次進入泡沫狀態,上交所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一度接近70 倍。 3.3 2009 年的牛市
2008 年底,全球金融危機全面爆發,中國的貨幣政策出現重大轉向。2008 年11 月5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正式提出貨幣政策由"從緊"轉為"適度寬鬆"。一年定存利率從10 月開始下調,到12 月已經降至2.25%。存款準備金率也相應下調。中國政府實行寬鬆貨幣政策的態度非常堅定,從11 月份開始,新增貸款急劇上升。2009 年1-3 月,每月新增貸款連續超過1 萬億。到3 月份,M2 增速已經達到25%,為近10 年來的新高。隨著寬鬆貨幣政策的實施,A 股市場強勁反彈,到2009年8 月4 日,上證指數收於3471 點,上交所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約為30 倍,出現輕微的泡沫。
3.4 2010年到2013年熊市
寬鬆貨幣政策一般都會導致通貨膨脹。從2010 到2011年,中國的CPI 分別為3.3%、5.5%。但是2012年CPI降為2.6%。自2010年以來,央行已連續12次上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只是在12月5日下調0.5百分點,累計漲幅達到2.5%。面對緊縮的貨幣政策,中國A 股市場經歷長達兩年的漫漫熊市,上證指數長期在2000-3000點盤整。
4.結束語
本文就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股市做了一個全面的回顧。基於我國股市是政策市這一性質始終存在,因此財政和貨幣政策的任何舉動都會引起股市的動盪。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鬆的貨幣政策引發牛市,緊縮的財政政策和穩健保守的貨幣政策引起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