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鐵觀音的營銷策略是怎樣的

  我國茶葉的種類很多,在市場上早已經形成了激烈的競爭勢頭,在全國這樣一個大市場上,各類茶葉混戰在一起,各個品牌和企業都想要搶佔市場。一山不容二虎,安溪鐵觀音和普洱茶這兩種名聲最旺的茶葉之間更是各展其能,展開了營銷策略的大比拼。那麼,與普洱茶的營銷策略有什麼不同。小編來了解一下。

  

  普洱茶這些年炒得火熱,安溪鐵觀音的市場不斷被蠶食,並且因為工夫紅茶和武夷巖茶被不斷炒作,使得鐵觀音的市場更是在縮小,但安溪鐵觀音也沒有坐以待斃,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整體品牌的營銷策略來拓展市場。然而趁著普洱茶市場這兩年遇冷,鐵觀音開始展開反擊,採用不同的營銷模式搶佔市場。

  安溪在全國有十萬茶商,這十萬茶商就成為安溪鐵觀音的代言人,為了把安溪鐵觀音的品牌打出去,也為了自己致富,他們為自己代言的,自覺自願地推廣安溪鐵觀音,他們希望通過言傳身教來影響更多人。

  而普洱茶的營銷策略或者也可以說是炒作方法已經跨越了茶行業。普洱茶以可以長期儲存的特性和“越陳越香”的口號打開了投資市場,成為了具有投資性的商品,這是鐵觀音這些以鮮為特色的茶葉所沒有的機遇。並且因為普洱茶有減肥、保健方面的養生作用,更使得一些莊家利用普洱茶煽動一些人像買股票一樣進行投資活動,也吸引了除茶行業以外的一些投資者進入普洱茶市場。

  從這次交手來看,安溪鐵觀音的營銷策略更加接地氣和務實,而普洱茶比較大膽創新,但是在將普洱茶炒到了無人不知、價格高昂的同時,普洱茶市場也讓太多人落敗而歸,而如果不是真正喜歡普洱茶的那些人對普洱茶的態度就不那麼友好了,也讓更多人開始理性看待普洱茶市場和普洱茶。

  近年來用茶文化引導市場發展的營銷策略大行其道,安溪鐵觀音和普洱茶在茶文化領域也展開了較量。福建開展了形式多樣、規模不一的“鬥茶”活動,三五高手聚在一起鬥茶的場面時常發生,而由各級政府組織的茶王比賽就更正規、更熱火一些。鬥茶比賽不僅在福建、在安溪頻繁舉辦,甚至在廣州、上海、北京、香港、日本登堂亮相,鐵觀音茶王拍賣競標價格也在不斷重新整理。鬥茶比賽確實讓更多人知道了安溪鐵觀音,市場份額也在不斷擴大,並且一些珍稀品種的鐵觀音被一些收藏愛好者看好也進入了投資行列。

  而普洱茶在文化領域的營銷策略似乎走的是高階專業的路線,雲南普洱茶推出電視雜誌“普洱時光”,還一次次參加貢茶上北京活動,更是深入鐵觀音產地,通過媒體傳播讓南方地區進一步瞭解雲南普洱茶,這種宣傳力度讓外地人只要已進入雲南就發現這裡的一切都打上了雲南普洱茶的烙印,讓雲南帶有強烈的地標特點,也使普洱茶更深入人心。

  安溪鐵觀音和普洱茶的營銷策略之戰勝負未分、方興未艾,但這還只是茶葉市場激烈競爭中的一小部分戰場,更大的戰場隱藏在看似風平浪靜的表象之下。不過也只有互相競爭才會有發展,未來一定還會有更多形式、範圍更廣的競爭,不要忘了,對於全世界來說,國內市場只是其中一個部分,將來在國內競爭者中存活下來的企業和品牌還要面對更強大的國際市場的強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