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積最大咸水湖

  青海湖相信不少小夥伴都去過吧,那麼你們知道其實青海湖是嗎?就由小編給大家遊覽一下美麗的青海湖吧。

  :

  青海湖又名“庫庫淖爾”,即蒙語“青色的海”之意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古稱“西海”,又稱“仙海”、“鮮水海”、“卑禾羌海”。北魏以後,始稱青海。青海湖之名始於近代,1949年後才普遍稱青海湖。

  青海湖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位於東經99°36′~100°16′之間,北緯36°32′~37°15′之間由祁連山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形成。它長105公里,寬63公里,周長360公里,面積達4583平方公里,比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要大近459.76平方公里。最深處達38米,湖泊的集水面積約29661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西北有布哈河注入。、

  自然資源:

  至2014年8月青海鳥種記錄增加至222種,分屬14目35科,總數在16萬隻以上,其中斑頭雁2.13餘萬隻、棕頭鷗4.5萬餘隻、魚鷗8.74萬餘隻、鸕鶿1.12萬餘隻。此外有鳳頭潛鴨、赤麻鴨、普通秋沙鴨、鵲鴨、白眼鴨、斑嘴鴨、針尾鴨、大天鵝、蓑羽鶴、黑頸鶴等。

  湖中盛產全國五大名魚之一——青海裸鯉***俗稱湟魚***和硬刺條鰍、隆頭條鰍。青海裸鯉平均年產量為5165噸,1949~1985年共生產裸鯉191180噸,隨著時間推移,資源衰退,裸鯉產量呈逐年下降趨勢。裸鯉每年6~7月迴游源流河中產卵,為食魚鳥提供豐富食物條件。1964年國家將青海湖列為保護物件,青海裸鯉列為國家重要名貴水生經濟動物。

  海心山位於青海湖中心略偏南,距鳥島約25公里,島形長,中部寬而兩端窄,長2.3公里,寬0.8公里,面積1.14平方公里,島上最高點海拔3266米,由花崗岩、片麻岩組成,島東緣有一泉眼,可供飲用。南部邊緣岩石裸露形成陡崖,東、西、北為平緩灘地。島上大部分為沙土覆蓋,生長著冰草、芨芨草、鐮形棘豆、嵩草、披針葉黃花、西伯利亞黃精等,植被覆蓋度在50%以上,鳥禽集中在島崖邊及碎石灘地棲息。

  海西皮,位於布哈河口以北的6公里與鳥島同處在布哈河沖積灘地的頂端,島的東北緣有斷層陡崖緊靠湖邊,陡崖外有一近似圓柱形的岩石屹立於湖中,是鸕鶿的繁殖場所,島上植被覆蓋度在90%以上。

  沙島於湖東北,海晏縣境內,曾是湖中最大的島嶼,長約13公里,最寬處約2.8公里,面積18平方公里,島上最高點海拔3252米,是湖中砂壟突出水面受風沙堆積形成。1980年沙島東北端與陸地相連而成為半島,並圍成33平方公里沙島湖,表面均由沙礫覆蓋,無植被,是魚鷗棲息繁殖地。

  三塊石又名孤插山,位於湖西南,是由7塊密集在一起的石灰石、礁石組成,高約17米,面積約0.056平方公里,距鳥島、海心山20公里。島上僅在碎石塊間隙生長有牛尾蒿等。植被覆蓋不到5%。

  鳥島又名小西山或蛋島***因鳥蛋遍地故名***。位於布哈河口以北4公里處,島的東頭大,西頭窄長,形似蝌蚪,全長1500米,1978年以後北、西、南三面湖底外露與陸地連在一起。鳥島坡度平緩,地表由沙土、石塊覆蓋,島的西南邊有幾處泉水湧流。主要植物有二裂季陵菜、白藜、冰草、鐮形棘豆、西伯利亞蓼、嵩草、早熟禾等。鳥島是亞洲特有的鳥禽繁殖所,是中國八大鳥類保護區之首,是青海省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地點。

  傳說故事:

  1000多年前,唐蕃聯姻,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王松贊干布。臨行前,唐王賜給她能夠照出家鄉景象的日月寶鏡。途中,公主思念起家鄉,便拿出日月寶鏡,果然看見了久違的家鄉長安。她淚如泉湧。然而,公主突然記起了自己的使命,便毅然決然的將日月寶鏡扔出手去,沒想到那寶鏡落地時閃出一道金光,變成了青海湖。還有的說,是當年東海龍王最小的兒子引來一百零八條湖水,匯成這浩瀚的西海,因此他成了西海龍王。還有說是當年孫悟空大鬧天宮,被二郎神追趕到這裡,二郎神非常口渴,就發現了這個神湖。

  “海怪”在環湖土著牧民中流傳了幾百年。清乾隆初年編修的《西寧府新志》中具體記載稱有:“青海住牧蒙古,見海中有物,牛身豹首,白質黑文,毛雜赤綠,躍浪騰波,迅如驚鵲,近岸見人,即潛入水中,不知其為何獸也”。水怪的出現地點都是在海星山與湖的東岸之間,曾目擊湖中怪物者尚有數十人,據稱其特徵是:形體較大,顏色呈黑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