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飼養技術

  小龍蝦為淡水蝦類中個體較大的品種。它廣泛分佈於各類水體,以靜水溝渠、淺水湖泊和池塘中較多。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選擇靠近水源、水量充足、周圍沒有汙染源的田塊養殖小龍蝦。稻田以壤土為好,要求田埂比較厚實,田面平整,稻田周圍沒有高大樹木,橋涵閘站配套,通水、通電、通路。沿稻田田埂內側四周開挖養蝦溝,溝寬4~6米,深0.8~1米,坡比1∶2.5。田塊面積較大的,還要在田中開挖田間溝,溝寬1米,深0.5~0.6米。養殖溝和田間溝面積佔稻田面積20%左右。利用開養蝦溝挖出的土加固加高田埂,平整田面。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進水渠道建在田埂上,排水口安排在稻田的最低處,保證灌得進,排得出。田四周用塑料薄膜或鈣塑板建防逃牆,最好再用塑料網布覆蓋田埂內坡,以防龍蝦打洞。

  清溝消毒每畝稻田養蝦溝用生石灰75公斤或其他藥物,徹底清溝消毒。

  施足基肥每畝養蝦溝施腐熟畜禽糞肥500~800公斤培肥水質。

  移栽水生植物蝦溝內栽植輪葉黑藻、馬來眼子菜等水生植物,或在溝邊種植蕹菜。

  過濾進水進水用篩網過濾,嚴防敵害生物進入,蝦溝水深保持0.6~0.8米即可。

  放養技巧7~9月份,以當年人工繁殖的稚蝦為主,每畝養蝦溝放養稚蝦1.5~2萬尾。保證蝦苗蝦種質量,同一田塊放養同一規格的蝦苗蝦種,一次放足。若在晴天早晨或陰雨天放養,放養蝦種時用3%~4%的食鹽水浴洗10分鐘消毒。

  飼養管理8~9月份以投喂植物性飼料為主,日投喂量按在田蝦體重的6%~8%安排。8~9月份高溫季節,每10天換1次水,每次換水1/3;每20天潑灑1次生石灰水調節水質。每天巡田檢查一次,做好防汛防逃工作。維持蝦溝內有較多的水生植物,數量不足要及時補放。大批蝦蛻殼時不要衝水,不要干擾,蛻殼後增喂優質動物性飼料。

  小龍蝦飼養技巧

  1、捕撈

  捕撈前3天禁止向池中沖水,防止幼蝦大量蛻殼,捕撈時造成傷害。小龍蝦蝦苗採用地籠網捕撈,根據需求選擇適當網目的地籠網。地籠網下水後,籠梢應高出水面,便於進籠的小龍蝦透氣。地籠網下好後要經常觀察,地籠網中的小龍蝦數量較多時,要及時收捕,否則會造成小龍蝦窒息死亡。每天收蝦數次。地籠網使用7-10天后必須進行徹底沖洗、曝晒。

  2、暫養

  小龍蝦苗種從養殖池或繁殖池中捕出後,放在清潔水體中停食暫養4-6小時,讓其排空腸胃內的汙物。暫養時密度不宜過大。

  3、運輸

  要求苗種體長3.5釐米以上,體色純正,體表無附著物,附肢齊全,無病無傷,活動能力強。採用聚乙烯網布鋼筋網隔箱分層運輸,用鋼筋做成長 80釐米、寬40釐米、高15釐米的框架,選擇網目大小適當的聚乙烯網片覆蓋四周。鋼筋框架外包裹塑料軟管,防止運輸中相互摩擦造成網片損壞。網隔箱底部鋪一層水草後放入小龍蝦苗種,然後再覆蓋少量溼潤水草,一隻一隻地壘疊,每隻網隔箱可放小龍蝦苗種6-8公斤。運輸途中注意保持蝦體潮溼,每隔2小時噴灑清水1次。炎熱夏天運輸小龍蝦苗種需採用空調車,降低運輸溫度,但不可在運輸箱中放冰塊降溫。此法運輸量大,對蝦的傷害小,運輸時間可長達5-8小時,成活率達90%以上。

  4、放養

  抵達目的地後,先將小龍蝦苗種連同箱子放入水中浸泡1-2分鐘,提起靜放1-2分鐘再浸泡,反覆3-4次,使蝦體充分吸水、徹底排出鰓中的空氣後再開箱分散放養在養殖池中,不可堆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