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時勢做品牌

  中國也有一句古話,就是“時勢造英雄”。為什麼時勢能造就英雄?品牌是給擁有者帶來溢價、產生增值的一種無形的資產,那今天來談一下?

  什麼只有小米、蒙牛、小肥羊、蒙草實現快成長,這也是我們今天探討的關鍵問題,也就是說颱風來了,我們怎樣把自己放到颱風口上,這才是關鍵。

  這就涉及到一個勢能聚集和轉化的過程,中小企業多屬於創業階段,面臨的問題就是市場不知道,消費者不瞭解,沒有人敢於嘗試的認知問題,所以品牌策劃專家林海亮一直說做品牌就是建認知,鬧信任,一切品牌活動都是圍繞這點為始終才對,那麼如何快速建立認知,如何快速建立信任,品牌策劃人林海亮又說不懂得借勢你將寸步難行,為什麼?

  因為市場很難接受新事物,人們很難改變原有的認知,人們接受新鮮事物的模式是從比較開始的,也就是和原有認知的事物作參照,作比較來認識新事物,到了新產品這就更加關鍵了,這樣就是第一輛車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會說:一輛不用馬拉的車,來說明便捷的作用,如果沒有馬車的認知,乳業巨頭蒙牛是特別善於借勢的典型,剛出來就說自己要打造乳業第二品牌,實際上是1160名,就是靠著全國人民都知道第一是同城的伊利,但是全國人民還沒有一個公認的乳業第二,蒙牛就是藉助伊利的第一認知,來建立自己的第二認知,從而快速整合了全國的經銷商,把自己的蒙牛冰櫃用很少的錢的鋪到大街小巷。

  人們很難快的建立新的認知,一個新的產品,新的品牌如果不借助人們已知的力量,很難快速的確立自己的屬性,甚至根本無法存活和發展下去,因為人們更願意相信已有認知,那麼對於創業者,新產品如果開啟局面,善於借用已有認知來確立品牌屬性就顯得至關重要,我們再來看看這些廣告,你就會更加相信這一點:

  請到我們草原來---蒙牛第一句廣告語***藉助大草原的天然認知,草原的牛奶更香醇,開啟認知的局面***;

  不佔小料涮肥羊---小肥羊的差異化認知***與其說是差異化認知,還不如說小肥羊也是藉助草原的羊更好的來的直接,小肥羊也是藉助草原的大認知,打贏了與調味火鍋的行業仗***;

  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中國人自古認為核桃有補腦功能***;

  深圳的電子產品和內蒙古生產的電子產品,不用說品牌,基本上一看產地銷售結果就已經定型了,肯定是購買深圳的多,當然反過來說內蒙古的食品和深圳的食品,結果也是肯定的,因為內蒙古的感覺更天然……

  一個好的廣告,一個好的策劃,其實更多的都是善於找到市場認知的感知點。用市場已有的認知勢能,在實現快速溝通、快速建立認知信任的目的,可以說,生活中到處都是“勢能”。

  網傳的段子:

  北京人說他風沙多,內蒙人就笑了;內蒙人說他面積大,新疆人就笑了;

  新疆人說他民族多,雲南人就笑了;雲南人說他地勢高,西藏人就笑了;

  西藏人說他文物多,陝西人就笑了;陝西人說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

  江西人說他能吃辣;湖南人就笑了;湖南人說他美女多,四川人就笑了;

  四川人說他膽子大,東北人就笑了;東北人說他性子直,山東人就笑了;

  山東人說他經濟好,上海人就笑了;上海人說他民工多,廣東人就笑了;#

  廣東人說他大款多,香港人就笑了;香港人說他二奶多,臺灣人就笑了;

  臺灣人說他想獨立,全中國人民都笑了。

  這就是認知,這就是勢能,也是我們做產品,做品牌,做策劃必須要關注的重中之重,作品牌是要達到讓消費者更快的相信,用熟悉的環境和手段來溝通,順勢而為,借勢造勢,比如王老吉,找到怕上火之後,就開始從火鍋店,燒烤店開始推廣,這也是在借勢。

  那麼勢能,在自然界和社會中普遍存在,我們要把他運用在我們的營銷過程當中。同時檢查自己,有沒有在營銷執行中犯錯,從而避免造成一種損失。由於人們用已知推導未知,當你是一個新人、新產品的時候,你就是人們眼裡的未知。在這個時候,你說什麼,做什麼,一點也不重要,你就是那個人群中的1%,當99%的人認為天空是紅色的時候,你所謂的“堅持真理”毫無意義。

  作為新產品,新企業,新品牌,成長的過程,就像是一個不斷努力獲取話語權的登山人,只有當你爬過一座座高山,你才有機會讓別人聽見你的聲音,好比馬雲在沒有影響力時一直在講的一個段子“比爾蓋茨說,網際網路將會改變人類的方方面面”,通過比爾蓋茨的影響力來達到社會,媒體和大眾關注網際網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