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山寨文化的原因是什麼
社會學家、民俗學家艾君分析說,“山寨文化”是我國民間的偉大創舉。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一直都倡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原則的“反其意而行之”那麼?
“山寨”一詞,出自粵語,原指那些沒有牌照、難入正規渠道的小廠家、小作坊。隨著“山寨手機”大規模地“攻城略地”,“山寨”這個有些江湖氣的詞彙也漸漸被人們所熟知。不過,如今提到“山寨”一詞,已經不僅僅侷限於“山寨手機”了:“山寨數碼相機”、“山寨電影”、“山寨T恤”就連春晚也出現了山寨版,甚至“山寨明星”紛紛出爐,甚至衍生出了“山寨文化”。
山寨文化一路被哄炒起來,且不斷地蔓延其在生活中的落腳領域,令人不能小覷。如今的“山寨”,已儼然發展為市場經濟現實下一支野蠻生長的文化異軍。
對於這種現象眾說紛紜,好壞各抒己見. 對於山寨、山寨產品、山寨文化等概念以及在我國形成的社會原因,社會上的看法各異。山寨研究學家、社會學家艾君在其的“山寨觀”中認為,山寨現象理解為市場經濟培育期的必然現象,民間俗稱的“山寨文化”為一種民間的智慧和創新,“山寨模式”為發展中國家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山寨現象實際為一種“山寨產業”。他認為,社會上對山寨的認識走入一些誤區。在對待“山寨”概念問題,社會上將“山寨”原義理解成是代表那些佔山為王的勢力範圍而導致的與“黑工廠”、“地下工廠”生產的“三無”產品相聯絡。而艾君的觀點,山寨就是山裡的村莊的意思,指的是具有弱小、隱蔽、容易被社會忽視的特點。
這從根本上區分開了人們將山寨誤解成霸道的匪性。 在山寨產品問題上,他不贊成將一些假冒偽劣產品歸為山寨。山寨之所以成為產品也是由商標品牌的,只不過它並非名牌產品。所以,艾君對山寨產品的定義就是,山寨產品實際上是處在市場培育期的發展中國家,由一些有智慧頭腦型的民間人士,為滿足那些受消費能力限制、無法滿足生活需求品的群體對某種欣賞的產品***包括文化產品***的消費慾望,或者因為市場存在著的一種固有的產品因為長久沒有創新和換代,而通過“複製、模仿、學習、借鑑和創新改良”的方法,推向市場的一種“快速、滿足平民、適銷對路、具有多功能性低價位”的品牌產品***但不是名牌產品***。 他認為,當山寨產品從策劃、創意到加工製造,以及推向市場過程中,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以及社會上引起爭議自然形成了一種被社會廣泛關注,或者褒貶的社會現象,這就是山寨文化。
山寨是一種經濟現象
其實、山寨文化在現實生活中早已存在。說白拉就是冒牌、仿製、東拼西湊。在現實生活中,免不了此類事情的發生,假如一篇文章東拼西湊的現象太多啦。手機、碼相機等....
對於這種現象能維持到現在,是社會不得不承認滴現實,而且生活中比比皆是。現在有很多很有才滴人,把什麼都稱作是文化。山寨文化就一路被哄炒被起來啦。
我覺得不咋樣,但現實總歸是現實。
對新事務的包容程度是社會進步的一個體現,很欣慰地在CCTV《我的今日之最》和《新聞聯播》看到了對“山寨”現象的中性解讀。雖然不太認同“非主流”,但也及其不希望社會像看待“非主流”那樣看待“山寨”現象如何淪落至時髦。百度百科對“非主流”有句解釋很經典:原本有活力的事務一旦失去了其特定的歷史創造力,不能與時俱進的發展自己的理念,也就逐漸淪落到一種時尚了。
“山寨”在中國早已有之,不僅僅侷限於手機。那英剛剛出道時以“蘇丙”的名字發行翻唱蘇芮歌曲的專輯;蘇-27國產化的產品叫殲-11;WPS之於OFFICE;華為之於思科;還有我們的和諧鐵路等等,若不離開手機,早期的國產機走的都是一種類似山寨的路線,只不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成功地迴避或者解決的法律的約束,發展的都還不錯。“山寨”的形式早有,只不過在一個娛樂的年代,被人們嬉謔地加了個名字,似乎搖身一變成為一種文化,是文化就容易招致批評。
我覺得“山寨”更是一種經濟現象,恰恰說明了競爭多元性的合理性。當某種技術壁壘隨著時間以及技術普及被突破後,壟斷便千瘡百孔不攻自破,價格自然迴歸合理,這種合理催生了一個巨大的市場。大多數購買者其實知道山寨的東西不如正品東西質量可靠,價格優勢極大提升了其價效比,吸引了受眾,甚至不僅具有正品類似的外形,還有更多的附加功能,有時更會和時尚這些詞彙聯絡起來,它的受眾也並不侷限於中低收入“草根”人群。但是,任何事物不會永遠保持現狀,“山寨”的兩個極端是滅亡和發展。如果一味只追求利益,這個領域將來必定魚龍混雜,演變成盜版、水貨、翻新機等等卑劣手段,直至自取滅亡;在時下這樣一個經濟下滑的契機下,主流的大經濟實體都承受著不小壓力,山寨如果能保持不觸及法律底線,適當的政策引導,突出其創新、學習、DIY的因素,將早期“來路不明”的資金投入到光明的領域,取自身之發展,謀自主之品牌,或許能洗淨身上的汙點,締造一個成功的企業。
暴雪和EA創始之初,遊戲還並不風行如今天,兩位斯坦福和哈佛的畢業生也只是在為早期的作業系統和任天堂遊戲機設計今天看來簡單可笑的遊戲,那時的蘋果也不過只有50個員工,然而今天,10個斯坦福學生也不敢輕言締造這樣的IT傳奇。今天,芬蘭諾基亞佔領著全球4成的個人通訊產品市場份額,它釋出的新產品好似服裝釋出會一樣形成了一種特有的文化,價格自然也不菲,打破這樣的壟斷堅冰,常規的手段顯然難以奏效。恰恰,“山寨”思路創造了一種合理合法的“學習”“臨摹”的迂迴突破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