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動力谷公司簡介相關內容

  隨著中國動力谷的閃亮登場,株洲工業又將翻開升級發展的嶄新一頁。那麼大家想知道株洲動力谷公司的簡介嗎?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株洲動力谷公司的內容,謝謝閱讀參考。

  株洲動力谷公司簡介

  株洲高新區成立於1992年5月,同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00年,經科技部批准同意並不斷完善,株洲高新區實行“一區四園”的發展格局。“一區”,即株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四園”,即河西示範園、田心高科園、董家塅高科園、金山科技工業園。

  2013年3月,根據科技部發布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新驅動戰略提升行動實施方案》要求,株洲高新區管委會由分管科技和產業的副主任馬立恆同志負責組織制定“株洲高新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十年行動方案”。經學習調研先進高新區成功經驗和結合株洲高新區軌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車三大動力產業優勢,2013年5月8日,馬立恆副主任首次提出將株洲高新區打造成為“中國動力谷”這一戰略構想,並組織制定了《打造中國動力谷--株洲高新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十年行動方案》。同年7月,經株洲高新區工委、天元區區委會議審議通過。8月,株洲市委將“打造中國動力谷”上升為全市發展戰略。9月,《打造中國動力谷——株洲高新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十年行動方案》***2013—2022年***通過科技部火炬中心的論證評審,得到高度認可。同年底,打造“中國動力谷”納入部省共建專案,上升為湖南省發展戰略。2014年,株洲大力發展軌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車三大動力產業,以打造“中國動力谷”為核心內容,與長沙、湘潭一起申報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獲得國務院批覆同意。

  株洲高新區響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制定“中國動力谷十年行動方案”。圍繞建設創新型特色園區、創新型科技園區的任務,立足株洲高新區基礎和優勢,以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為宗旨,以軌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車產業為重點,以著力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努力把株洲高新區建設成為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區域輻射帶動能力的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打造“中國動力谷”和未來的“世界動力谷”。

  株洲動力谷公司三大動力產業

  軌道交通

  株洲是“中國電力機車的搖籃”,也是聞名於世的“中國軌道交通之都”,是全球最大的軌道交通裝備生產基地。株洲的軌道交通裝備製造產業有近80年的發展歷史,是國內產業規模最大、集聚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品牌聲譽最響的軌道交通產業基地。

  2014年,全國首個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聚發展試點花落株洲,株洲電力機車、城軌等產品出口世界四大洲70多個國家和地區,株洲生產的電力機車產品佔據全球市場的27%,株洲軌道交通產業的“旗艦”企業,迅速搶佔電力機車、高鐵、地鐵等核心技術的全球制高點,從電力機車到磁懸浮列車,株洲搶佔全國40%市場份額。2015年,以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等行業領軍的大型骨幹企業為龍頭,株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叢集已經擁有規模以上企業62家,配套中小微企業達100多家,總產值突破千億,成為株洲首個千億產業叢集。

  株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發展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層面,是湖南省對接“中國製造2025”的第一個產業。中國動力谷將圍繞建設世界一流的軌道交通裝備創造基地的目標,以解決軌道交通產業的發展空間、功能配套、市場開拓等問題為導向,實現軌道交通產業從“做強做大”向“做強做優”的調整。在產業基地建設、集聚發展、科技創新、保障服務等方面全力扶持,大力推動智慧製造與軌道交通深度融合,打造世界一流的軌道交通裝備研發中心、製造中心和全國最大的軌道交通產業服務中心,力爭到2025年全市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產值超過2000億元。

  通用航空

  株洲是新中國“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六大航空工業基地之一,擁有60年航空軍工的生產經驗,在中小型航空發動機、中小微型燃氣輪機、航空機械傳動等領域居國內領先地位,是全國唯一的中小型航空發動機特色產業基地。

  目前我國在役的中小型飛機,60%以上的航空發動機均產自株洲。由中國航空動力機械研究所、中國南方航空工業集團自主研發,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玉龍”發動機中小航空發動機,獲得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近年來,株洲航空產業體系日趨完善,整機制造、航空配套和衍生產業已經起步。加拿大普惠、法國透博梅卡、北航小蜜蜂等,已陸續加盟中航湖南通用航空發動機公司;中航動力零部件製造、山河科技、美國羅特威、南方宇航高精傳動等企業紛紛落戶株洲;高精傳動、中航發動機維修中心建成投產;機場大道、航空大道等專案加快建設。目前,株洲擁有航空產業企業30多家,年產值過百億元,相繼獲評“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中小航空發動機特色產業基地”、“最具投資價值的通航產業園”榮譽稱號。通用航空產業的興起,為株洲航空業的發展注入全新的活力。2015年,株洲航空產業產值增長達62%。

  隨著低空的開放,中國通用航空產業即將迎來“井噴”,通用航空產業迎來黃金時代。面對規模達上萬億的市場,中國動力谷將以國家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重大科技專項落戶為契機,大力發展中小型直升機整機制造和航空傳動系統零部件,打造集研發、生產、孵化於一體的航空產業園,努力建設國內一流通用航空基地,完善“中小航空發動機+通用飛機整機制造+通航運營+配套產業+衍生產業”的航空產業鏈。到2025年,使通用航空產業年實現直接產值870億元,叢集年產值達到千億目標。

  新能源汽車

  株洲是中國首批電動汽車專業化製造基地之一,也是中國最早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運營的城市之一。2004年便開通中國第二條、湖南第一條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運營線。2011年,株洲627輛公交車全部被置換成純電動或混合動力車,成為中國首個實現城市公交電動化的城市。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株洲高新區動力產業的後起之秀,近年來發展迅猛。成立於2007年的時代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第一家集電動汽車整車、關鍵零部件於一體,具備研發、製造和試驗檢測能力的電動汽車製造企業,其生產的增程插電式新能源客車2013年入選國家戰略性新產品。2008年,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株洲高新區佈局了北汽第一個自主品牌乘用車基地;2015年6月,由北汽自主研發的新能源汽車EV200在株洲基地下線;2016年3月,國內首款量產純電動SUV——EX200在株洲基地成功下線。2015年底,北汽株洲分公司整車生產突破50萬輛,中車時代電動具備年生產新能源客車整車1萬輛、動力系統總成及關鍵零部件2萬套的能力。以北汽株洲分公司、時代電動為骨幹,株洲汽車產業集聚了160多家汽車整車、零部件及機械加工企業,年產值突破200億元。

  根據“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達到汽車市場需求總量的20%。中國動力谷將通過加快搭建新能源汽車檢測平臺及產學研合作平臺、鼓勵汽車企業整合國內外資源建立自主創新體系,大力促進新能源汽車企業進一步加快科技創新的步伐,著力構建汽車整車、零部件、現代服務業、文化展示四大體系,打造全國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城。力爭到2025年,汽車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800億元,叢集年產值達到千億規模。

  株洲動力谷公司的現狀

  中國動力谷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視人才動能,打造創新產業鏈條,全面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目前,中國動力谷已擁有各類專業人才30餘萬人,其中包括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友梅、尹澤勇、丁榮軍等為代表的國家級高階人才433人,已建成25家國家級、6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中心、重點實驗室,7個博士後工作站,正在從事國家火炬計劃專案74個,國家重點新產品專案90個,國家創新基金專案195項。

  中國動力谷加快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創新創業扶持政策,聚集科技創新資源,優化創新創業服務體系,著力構建六大服務平臺,打造獨具特色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株洲市萬名人才計劃》、《加強企業研發機構建設意見》、《5211人才計劃》等配套政策體系日益完善,中國動力谷專項扶持資金、投資引導基金、科技銀行、股權交易等提供金融支撐,更有中科院副院長譚鐵牛等十位院士受聘為創業導師,為創新創業提供頂尖指導。這一集創新平臺、創新孵化、科技金融、科技中介服務四大功能為一體的創新創業體系日趨完善,中國動力谷正逐步構建起極具活力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