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企業戰略風險成因及對策

  1.企業戰略風險概述

  戰略風險就是戰略性決策所帶來的風險。戰略風險是企業收益受巨集觀產業經濟波動影響而發生損失的可能性,戰略風險主要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它是組織在市場競爭中為實現目標而呈現出的不可避免的風險。在管理學研究領域眾多學者分別從管理決策、行業競爭排名、公司業績、戰略實施能力的不確定性等角度對戰略風險的概念進行了界定。戰略風險雖然是由內外部環境因素引發的,但不能簡單地把戰略風險與內外部環境因素聯絡在一起。戰略風險主要與企業的戰略管理能力特別是戰略風險管理能力有關,從這個意義上講,戰略風險可以定義為企業戰略管理過程中由於戰略行為不當而使企業遭受巨大損失的不確定性。

  2.企業戰略風險的形成因素

  2.1企業的戰略環境

  企業戰略環境是指對企業戰略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外部環境因素。環境是適應性因素, 環境的變化不僅要求與其相適應, 同時也會引起關鍵資源和競爭能力的變化。企業戰略環境包括政治經濟環境、技術環境、行業市場環境等。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對企業的發展戰略和總體目標產生的影響, 可能會使企業的戰略的發展方向, 戰略的方針和戰略重點的調整。相關的技術環境的發展、變化的程度, 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戰略目標和業績的實現, 影響企業的競爭優勢、發展模式和戰略的重點。行業的總體發展趨勢、產業的結構、及競爭結構的發展方向的變化趨勢, 整個行業的盈利水平和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的變化, 都會對戰略的定位, 戰略的重點、業績和競爭優勢產生影響。此外, 競爭對手的戰略與戰略的調整, 也會給企業的戰略帶來影響。環境因素的變化會制約企業的行為, 影響到企業的機會和威脅程度。

  2.2企業的戰略資源

  企業的戰略資源一般包括管理資源、技術資源、市場資源、資產資源、人力資源等。作為支援戰略的要素, 企業的戰略資源是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結合。企業的執行模式、專利智慧財產權及組織結構等都是企業的有效執行不可缺少的資源。管理資源是指有助於組織實施, 調控企業達到其所確定戰略目標的管理性資源。管理資源的短缺可能會導致戰略執行的不統一, 以及資訊流動不暢, 從而影響企業決策質量能及資源的分配, 給戰略的實施帶來風險。市場資源是保證企業價值鏈傳輸實現的最重要資源。市場資源的弱化, 會導致企業產品競爭力的下降,銷售業績降低和市場開發落後,喪失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產品優勢,從而形成企業戰略風險。技術資源是保持企業技術優勢和競爭優勢的基礎。技術資源能否支援企業戰略的要求和市場需求並建立起競爭的優勢,是企業的戰略風險需要考慮的重要方面。資金、資產對企業戰略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資金資源對企業戰略目標的支援性程度及資金資源的短缺對企業戰略目標的發展可能帶來的戰略風險。

  2.3企業的競爭能力

  企業的競爭能力包括管理控制能力、技術創新能力, 市場營銷能力、戰略管理能力等。企業的戰略資源和戰略能力之間存在著對應關係。企業的戰略資源在一定的機制下會形成企業的競爭能力。企業的競爭能力在與市場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產生競爭優勢。企業的管理控制的能力和管理水平達不到企業的要求, 就會成為薄弱環節, 構成風險。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的能力則決定了企業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研發的能力若不能超過競爭對手, 將會導致產品銷售及市場佔有率的下降, 喪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資源, 形成企業的戰略風險。

  2.4戰略定位

  戰略定位是產生風險的一個重要因素。企業的戰略是經過戰略研究形成的企業的使命、發展方向、戰略目標、戰略方針和戰略指導思想。支援戰略的是企業的特殊資源、核心競爭優勢、企業能力和企業各個階段發展的狀況。戰略定位的風險就是戰略的發展方向是否正確、戰略的指導方針和指導思想是否符合企業的資源和能力情況以及行業的發展規律。

  3.企業戰略風險的管控策略

  企業戰略風險是不可避免的和無法根除的,防範和消除戰略風險需要耗費一定數量的資源並要求企業建立較強的風險管理能力。從增強企業安全和建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角度考慮,企業應持續對戰略加以監控,合理控制戰略風險水平,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為此,企業需要根據前述戰略風險型別及其成因,制定有針對性的戰略風險管控策略。

  3.1針對戰略假設風險的策略

  一是,企業要在與利益相關者充分溝通和討論的基礎上確立明確的使命願景和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從而為企業的戰略分析提供聚焦點和範圍;二是,企業戰略領導者要培養開闊的戰略視野、全面的戰略素養和敏感的戰略直覺,要深人研究和準確把握本企業的業務運作規律和組織管理規律,要能夠洞察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並動態調整自己的戰略假設;三是,對於大中型企業而言,條件具備時應建立一個專業的和結構合理的戰略管理團隊,持續地對企業的戰略環境進行掃描、監控、預測、評估並據此動態地修正企業的戰略假設;四是,要加速企業的資訊化程序,制定和實施正確的資訊化戰略,提升企業的資訊科技應用水平和知識管理水平,強化搜尋企業外部資訊的能力和促進企業內部的資訊資源共享,為企業戰略分析提供技術保障。

  3.2針對戰略治理風險的策略

  一是,平衡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建立能夠保護所有利益相關者正當權益的機制;二是,制定利益相關者管理策略,建立利益相關者資訊溝通制度,使利益相關者能夠適時瞭解企業戰略的制定和實施情況,在資訊透明的前提下參與企業決策;三是,要以弱化政治行為為目標,循序漸進地變革企業文化,通過培育多贏、合作、以人為本、持續發展、社會責任等有利於企業發展的價值觀來減少個體利益衝突,促進員工之間的互動式資訊交流,塑造團隊協作的氛圍,建設和諧的企業文化,減弱企業內政治行為的影響;四是,要不斷健全企業治理結構、完善企業的治理規則、倡導正確的治理倫理,確保企業戰略選擇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3.3針對戰略錯位風險的策略

  一是,企業要持續提高戰略執行力,在制定戰略時要以既定的戰略執行力為依據但又要超越已有的執行力,戰略一經確定,就要立刻採取行動,充分調動戰略執行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組織結構、人力資源、企業文化、薪酬激勵等要素漸次進行調整,對企業所需要的內外部資源進行充分整合,使企業的資源和能力與戰略目標的要求相匹配,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檢驗和提高企業的執行力併為下一個更高的戰略目標做準備;二是,企業要培養並持續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一方面,領導者要培育員工對新生事物的適應能力並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崇尚變革的企業文化,另一方面,企業要儘可能地預見這些變化並建立風險預警系統,制定應急策略,建立應急管理組織,預留應急資源,將突發事件的影響控制在最小限度;三是,企業要加強戰略控制,充分應用先進的資訊科技,實時獲取企業戰略實施過程中的各種資訊,加強績效考核,對照企業的戰略目標分析差距並制定和實施糾偏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