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風險管理有哪些方法

  企業的風險管理我們有時候會聽說了,這企業的風險管理是有哪些方法的呢?小編為你帶來了“企業風險管理方法”的相關知識,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企業風險管理的七種方法

  每個企業在經營中都有可能性發生風險,但如何化解和減少風險是企業經營者必須進行研究的,企業的風險管理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在企業家的頭腦中首先要明確有哪幾種風險,然後有的放矢地採取措施。只有加強風險意識,進行科學的管理和科學的決策,建立起相應的制度才能避免風險的發生。從目前市場環境來看大致有七種風險,相應採取的措施有:

  第一為投資風險。

  投資風險是指因投資不當造成投產企業經營的效益不好,投資資本下跌。企業對此應採取:在專案投資前,一定要各職能部門和專案評審組一起進行嚴格的、科學的審查和論證,不能盲目運作。對外資專案更不能作風險承諾,也不能作差額擔保和許諾固定回報率。

  第二為經濟合同風險。

  經濟合同風險是指企業在履行經濟合同過程中,對方違反合同規定或遇到不可抗力影響,造成本企業的經濟損失。因此,企業在進行經營和產品合同簽訂後的履約及賠償責任問題。合同簽訂後還應密切注視其執行情況,要有遠見地處理隨時發生的變化。

  第三為產品市場風險。

  產品市場風險是指因市場變化、產品滯銷等原因導致跌價或不能及時賣出自己的產品。產生市場風險的原因有三個:***1***市場銷售不景氣,包括市場疲軟和產品產銷不對路;***2***商品更新換代快,新產品不能及時投放市場;***3***國外進口產品擠佔國內市場。

  第四為存貨風險。

  存貨風險是指因價格變動或過時、自然損耗等損失引起存貨價值減少。這時企業應馬上清理存貨,生產時要控制投入、控制採購、按時產出,加強保管。有些觀念保守的企業擔心存貨貶值,怕影響當前效益,長期不處理,結果造成產品積壓,損失越來越大。

  第五為債務風險。

  債務風險是指企業舉債不當或舉債後資金使用不當致使企業遭受損失。為了避免企業資產負債,企業應控制負債比率。許多企業因股東投資強度不夠,便以舉債擴大生產經營或盲目擴大徵稅,結果提高資產負債率,造成資金週轉不靈,還會影響正常地還本付息。最有可能導致企業資不抵債而破產。

  第六為擔保風險。

  擔保風險是指為其他企業的貸款提供擔保,最後因其他企業無力還款而代其償還債務。企業應謹慎辦理擔保業務,嚴格審批手續,一定要完善反擔保手續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第七為匯率風險。

  匯率風險是指企業在經營進出口及其他對外經濟活動時,因本國與外國匯率變動,使企業在兌換過程中遭受的損失。企業平時就要隨時注意其外幣債務。密切注視各種貨幣的匯率變化,以便採取相應措施。特別是在銀行有外幣貸款的企業更應如此。

  來源:中華會計視野

  風險管理方式:稅務審計+稅務稽查

  近日,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瞭解到,2014年針對部分總局定點聯絡企業的全流程風險管理工作***以下簡稱風險管理工作***於今年7月啟動,年底結束。據悉,今年的風險管理工作將採取“稅務審計+稅務稽查”的模式,全面排查8戶大企業的稅務風險。

  記者瞭解到,全流程稅收風險管理,是按照資訊收集與風險評估、風險自查、案頭審計、分類應對和反饋提高等工作流程,採取稅務總局和省局統籌、系統聯動、國地稅局聯合、部門協作、稅企合作的方式開展。據瞭解,這也是落實總局提出的稅收管理全國一盤棋思路的具體體現。

  據瞭解,今年風險管理工作的目標,是促使大企業建立健全稅務風險內控體系,提高稅法遵從度;推動全系統瞭解掌握相關集團企業及其所處行業的生產經營特點、稅收政策和稅務風險,建立完善的大企業基礎資訊庫和分行業稅收風險特徵庫,創新風險應對方式,提高風險應對能力,完善大企業稅收專業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大企業稅收管理部門和稽查部門通力協作的風險管理工作機制。

  在組織方式上,風險管理工作以總局和省局統籌為主,各地稅務機關協調聯動。總局層面,分管局領導召集大企業稅收管理司和稽查局,成立風險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統一規劃、組織和督導此次風險管理工作。省及省以下稅務機關成立風險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下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其主要職責是:按照稅務總局統一部署制訂工作計劃,組織大企業稅收管理部門和稽查部門共同開展工作、共享工作成果;定期召開協調會議,落實各項工作內容。

  在工作分工上,總局負責風險管理工作的統籌規劃和總體方案制定,與企業集團總部協調溝通,統籌採集企業集團資料資訊,選取8戶企業集團的部分成員企業進行稅收風險解剖,整理、釋出稅收風險特徵庫等。總局從各地抽調業務骨幹,組建行業管理團隊,進行專業培訓。省局負責本地區範圍內的風險管理工作組織、團隊組建和培訓、人員集中辦公等執行層面工作。市局及主管稅務機關落實總局、省局推送的各項工作任務,及時反饋工作結果,根據要求加強後續跟蹤管理。北京市國稅局第五直屬稅務分局***大企業稅收管理局***負責落實8戶企業集團中總部在京的企業集團總部的稅收風險管理工作,承接稅務總局推送的各項工作任務。

  在部門配合上,大企業稅收管理部門和稽查部門將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合作開展各項工作。在資訊收集與風險評估、風險自查、案頭審計和現場審計環節,大企業稅收管理部門牽頭,稽查部門配合;稅務檢查環節,稽查部門牽頭,大企業稅收管理部門配合。

  記者瞭解到,各地國稅局、地稅局在案頭審計基礎上,需要對8戶企業集團在本地區的成員企業分類開展風險應對。對部分涉稅金額大、稅收風險高的成員企業,總局稽查局和大企業稅收管理司共同確定開展稅務檢查的企業名單,各地稽查部門牽頭,大企業稅收管理部門配合,承接稅務總局推送的工作任務,在稅務總局確定的企業名單和案頭審計重大風險事項範圍內,按照稅務稽查工作規程開展稅務檢查。各地稅務機關不得另行選擇開展稅務檢查的企業名單。

企業風險管理方法